編輯導語:你都使用過哪些億級用戶平臺產品呢?這些產品在設計方面又有怎么樣的獨特之處?本文作者分析了互聯網大平臺的困局與出路,總結了破局的三個關鍵要素以及億級用戶平臺產品的設計之道。
上篇文章《億級用戶平臺產品的設計之道(上)》,我用東方財富的“三級火箭”為樣本,拆解了它背后的增長邏輯。
這其實也是一種探索和反思,去尋找用戶產品和業務產品結合點,去挖掘那些在過去十年很管用、并且在未來十年也很管用的原則和方法,就像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說的——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未來十年,會有什么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未來十年,什么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在我看來,高可讀性的資訊、強動機的互動和超便利的交易這三個要素,正是搭建金融科技平臺產品的基石。無論是過去的十年,還是未來的十年,都不會變。
搭建金融科技平臺產品的三塊基石
對于今天的X財通、XX財富、X東金融們等一眾大平臺來說,上面三件事都做了嗎?
答案是都做了,但方向可能卻全都錯了,很可惜。
五、互聯網大平臺的困局與出路
讓我們回到上文的那個問題:我們是否可以像PC時代的東方財富那樣,再復制下一個“三級火箭”?
還是老規矩,我先說結論,然后展開分析——未來有可能,但現在還沒出現。其實先不說其他平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即便是東方財富,也未必能復制自己在PC時代曾經的輝煌。
移動時代的天天基金和PC時代的天天基金,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互聯網產品。兩者的差別,就像雖然QQ和微信雖然看起來都是聊天工具,但卻分別屬于兩個時代一樣。
時代變了,玩法也變了,先來看看大平臺們的思路和打法。
大平臺面臨的問題從來不是流量,它們的MAU往往動輒就是好幾億甚至上10億,而目前大平臺們的打法也出奇地一致,都是在流量思維指導下的交易轉化策略。
下面以X財通為例來展開看看:
第一步:基于海量社交用戶,搭建用戶進階路徑:社交支付->商業支付->金融應用。
戰略-圖一
第二步:在用戶關鍵進階路徑上,創造和挖掘多樣化的場景,逐步引導用戶成長,最終在金融應用上變現:或者借錢,或者投資。
戰略-圖二
第三步:在金融應用內部持續進階。這個沒有在圖上細化展示出來,簡言之基本的模式是“流量灌入->多少買一點吧->再多買一點吧->再買點別的吧”。
- 通過營銷活動、早期的寶寶類產品、爆款固收產品等方式,讓用戶“多少買一點”;
- 通過營銷活動、各種攢錢場景、理財紅包,讓用戶“再多買一點”;
- 通過營銷活動、產品到期提醒、市場熱點變化等方式,讓用戶“再買點別的”。
其實這并不是金融應用的獨創,也不是某一個巨頭的獨創,而是當一個平臺同時擁有海量用戶和大量產品時的必然選擇。電商、本地生活、視頻等行業,其實也是同樣的邏輯。
馬克吐溫曾說:
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
同樣地,拿著流量自然而然想的也都是“轉化”。在這個邏輯的支配下,所有的用戶都有自己的進階轉化路徑的。用戶不是已經轉化,就是正在轉化的路上。電商萬能公式統治一切:銷售額=UV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于是,產品經理、運營和算法專家們,絞盡腦汁設計各種策略引導用戶進階,希望能把上文圖中人群C(那些被“交易”那個點打中的用戶):
- 規模做得大大的,同時簡化交易鏈路、提高交易動力,把UV規模、轉化率提得高高的;
- 開發他們的看資訊(類似東財網站)、互動(類似股吧)等需求,進而引導交易進階。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上文“流量思維”悖謬的地方:用戶因交易而來,平臺卻希望這些用戶因為其他原因而繼續交易。為了更形象一點,在這里用顧客買衣服的例子來對照分析一下:
- 【確定用戶增長目標】你是一個商場里服裝店的營業員,要多賣衣服多拿提成;
- 【推出活動】站在門口大聲喊著“名牌女裝打七折,進來看看呀”;
- 【營銷帶來的交易轉化】有人聽聲就進來了,買了件打折的衣服;
- 【推薦服務場景,進行投教,引導復購】這時你不放她走,接著說,“小姐姐,買好衣服還得講究穿搭的。我們有個穿搭達人的群,你要不要加入群聊多多學習呀。來,掃這個碼就可以……”;
- 【服務場景推薦失敗】這時小姐姐不耐煩了,轉身準備要走;
- 【算法推薦下一個場景,從而促成新的復購】你說,我們公司還跟婚戀網站有合作,看您應該還是單身,我們可以給您贈送一次高富帥的相親機會。我們這里有特別適合您的都市白領套裝A,您要不要看一看?哎喲,小姐,您不喜歡可以說呀,可不能打人啊。快放下你手里的棍子,救命啊……
再回到金融的場景,讓我們認真想一想:有沒有一部分人,比如住在某個四五線城市的張三,其實只是想看看資訊,只是想薅羊毛領個紅包就走,他只是想簡單攢個錢而已,要論投資,就是要去銀行或是證券公司?
會不會還有一部分人,比如今年23歲的李四,在外地城市打工,每個月工資5000塊,付完房租、生活費和談戀愛的資金后,只能剩下不到1000塊錢。真金白銀的投資是玩不起的,但是他每天都登錄,甚至需要操作六七步,只為了進入藏得很深的模擬炒股的模塊,玩一玩炒股游戲,看看自己的虛擬投資收益,然后就心滿意足地離開?
會不會還有一部分人,比如今年35歲的王五,他只是在公司受氣又不敢辭職,上有老下有小。想著一夜發橫財可膽子太小又不敢干違法犯罪的事,于是就來這里看看那些牛人大V基金經理們是怎么吹牛X的,聽幾個“投資十年翻十倍”的故事,然后再YY一下自己大富大貴的未來,于是就可以安心睡個好覺了?
這樣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前文圖中的那些人群A(資訊偏好用戶)、人群B(互動偏好用戶),你給他們套上七情六欲,還原一下真實的生活場景,就會發現,人們其實就像做布朗運動的分子,沒有明確的目的明確的方向,所謂的進階,所謂的在某個平臺上持續成長,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你的錯覺而已。
這種情況下,大平臺們雖然每年都還有規模可觀的MAU和AUM增長,但在事實上其實都是人群C(交易偏好用戶)和人群D(泛支付/社交類用戶)的底盤上,一頓操作猛如虎而已。
他們很難發現,規模更加龐大的人群A和人群B,就這么默默地被忽略了。他們可能只想簡單看個輕松的資訊,他們可能只想在一條新聞的下面簡單地罵一句“XX的”,然后安靜地走開。
說到這里相信你應該明白了,流量思維核心的問題在于,希望從投資交易系統中,長出資訊和互動社區來——結果,方向徹底反了。于是努力越大,損失越大。
真正理解了問題,那么解法自然也就浮出水面了:讓交易的歸交易、資訊的歸資訊、互動的歸互動,把這三個場景作為三個獨立的業務各自發展,滿足這些用戶在這三個場景下的需求,至于從信息參考決策到交易的完整閉環,你放心,用戶自己會搭建起來的。
畢竟,那么多用戶甚至都可以不厭其煩地打開小紅書看博主的投資技巧,打開雪球看大V的實盤組合,然后再打開某寶去交易。
看到這里,相信你也已經找到了上篇文章末尾兩個問題的答案了。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把上文東財的三級火箭模型拆解后重新組合,就得到下圖的破局出路:
- 人群A:是資訊偏好的用戶:他們就像蜜蜂,愛采蜜,喜歡看各種新聞資訊,可以是純文字的、圖文結合的、短視頻的,甚至是直播的;
- 人群B:是互動偏好的用戶:他們就像企鵝,經常群體出現,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溝通心得,天冷了就彼此靠近,到了開闊的海面就撲通撲通地跳進水里。賺錢了就炫耀;虧錢了就罵娘,還會看看別人是不是虧得更多來找點兒心理平衡;
- 人群C:是交易偏好的用戶:他們就像鱷魚,平時趴著不動,目標出現時行動。對資訊和互動沒啥興趣,有空就看看收益,必要時操作一下買入或是賣出,然后果斷離開,絕不閑逛,絕不瞎聊;
- 人群D:是弱金融屬性的用戶:他們就像狐獴,烏壓壓一片地站在一起,雙手放在胸前,一雙大眼睛好奇地東張西望。他們因為支付或社交而來,對金融不懂,也未必想懂;談不上很感興趣,也不能說完全不感興趣。
一個用戶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平臺上,會表現出不同的屬性:他在小紅書上看資訊和博主技巧文章時,可能是一只蜜蜂,到了支付寶/理財通交易時,可能就成了鱷魚,而在微博的基金超話里,可能就成了企鵝。
還記得俞軍的那句話嗎?——
大部分人都覺得用戶就是人,其實用戶不是人,不能簡單的把用戶比做成人。用戶就是需求。用戶是自然人的某一類需求的集合。用戶(需求)隨著內外部場景的變化而變化。
互聯網產品,本質上就是“解決特定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需求”。資訊(獲取交易信號,做出決策依據)、互動(心理按摩、抄作業),在線下時代,都是巨大獨立場景,到了今天,依舊如此。
所以,無論是資訊還是互動,都要不考慮交易或轉化地獨立運營。而有趣的是,當你真的這么做時,用戶反而會更容易在你這里交易或是轉化,比如若干年前PC時代的東財。
真的很有意思。
六、破局的三個關鍵要素
上文提到,高可讀性的資訊、強動機的互動和超便利的交易這三個要素,是搭建金融科技平臺產品的基石,怎么理解?
高可讀性的資訊,嚴格來說應該是高可讀性的內容,新華社微信公眾號字越少事越大的突發事件報道、公眾號混子曰漫畫體的推文形式、抖音財經大V直男財經的簡單直白說人話等,都有極強的可讀性。
此外,文字稿、圖文結合文章、短視頻、直播等等,各種各樣的內容形式,無論你在辦公室還是地鐵站,無論在開會還是等車,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同的形式匹配不同的用戶場景和心情,也同時提高了相應內容的可讀性。
新華社報道截圖
強動機的互動,這一點可能會有一些費解,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雪球的前身是i美股社區,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美股投資交流平臺,因為投資對象極其細分,于是篩掉了大部分只有粗淺興趣、探索能力不強、缺乏投資資金的人,這就導致平臺上用戶極其活躍。后來i美股轉型綜合性的投資社區,這部分初始用戶的貢獻不小。
還有東財的股吧,在東財接入基金和股票交易之前,大量用戶會在突發大新聞或是自己持倉股票的下面留言互動。尤其是有時候出臺監管新規(比如征收印花稅),或是新華社發表點評股市的文章,都會在網站頭條置頂(下圖中紅色虛線框出來的位置),文章末尾的留言常常會有幾十頁甚至幾百頁。
東方財富網站截圖
超便利的交易,這一點在今天再拿出來談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通過覆蓋水電煤民生繳費、打車大戰、紅包大戰等一系列戰役,支付寶和微信成為全中國綁卡率最高、性能最穩定、裝機率最高的兩款國民級支付產品,除了這兩家之外,其他的平臺在交易便利程度這個方面,只要做好跟隨就足夠了——其實做到跟隨就已經很難了。
也許你會問交易難道就等于支付嗎?難道接入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投資的服務不重要嗎?我的答案是,不好意思,在這里交易就可以等同于支付,其他因素一律可以忽略。
數據來自易觀
理解了這三個基石之后,我們又該怎么做?上解法!此處應敲黑板:
- 可讀性資訊的要點:時效性、相關性、多樣性;
- 強動機互動的要點:理由充分、內容相關、人群同感;
- 超便利交易的要點:你是支付寶/微信、你不是支付寶/微信。
上面這段話看著挺費解對不對?沒關系,下面來展開說明。
1. 可讀性資訊的要點:時效性、相關性、多樣性
1)時效性
在去年的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上,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提到:
我們也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內容,它就像熱刀插黃油一樣,可以輕易穿透不同用戶的興趣壁壘,那就是熱點。就像新冠疫情這個持續了一年的熱點,無論你是阿森納足球隊的球迷,還是papi醬的粉絲,無論你是游戲玩家,還是旅游達人,你都會密切關注它,愿意消費這方面的內容。所以,現在在我的認知里,什么是熱點?——是可以穿透兩個及以上興趣圈層用戶的內容。
除了頭條熱榜,我們也推出了本地熱榜,入口是熱榜頻道和本地頻道。這個產品的核心思路,基本與頭條熱榜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加強了本地屬性。新聞教科書里描述的傳播規律,仍在起作用,受眾對接近性高的內容非常敏感。某個新建的社區公園、本地人口普查的進度,常常會登上本地熱榜。
新京報,2020-11-26,《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除了推薦和搜索,頭條還有熱點分發》
我自己是新聞系出身,也混跡互聯網產品圈多年,上面這個熱刀插黃油的比喻,是我見過的有關“時效性”最形象和貼切的說明。
重大熱點新聞自帶“出圈”和“破圈”屬性,世界杯、上證指數、自然災害美國總統換屆、周杰倫發行新歌,都屬于此類,用戶關注度、轉發度和評論參與度都會非常高。
2)相關性
在空間位置上、心理感受上、金錢/時間/情感投入上相關的內容,往往會引起用戶極大的興趣。
當年東財網站一戰成名的作品,就是全網第一時間發布了股改的文章,從此打出“新聞不過夜”的口號,逐漸樹立了財經資訊網站霸主的地位——畢竟,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發布跟自己最相關內容的網站,誰不愛呢?
3)多樣性
這一點是由用戶內容消費場景的多樣性決定的。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消費方式:
- 在早高峰擁擠的地鐵上,用戶需要的是一條投資早報,大概了解昨夜今晨的大事,我的老東家萬得做了多年的《陸家嘴早餐》滿足的就是這種需求;
- 到了公司在開會時,斜著眼睛瞟一眼手機,看看自己股票的行情走勢,這時一條50字以內的文字推送就足以滿足需求;
- 晚上回到家癱在沙發上刷抖音,看到某財經大V在介紹投資技巧,這時能花個五六分鐘看完一條短視頻。
資訊多樣性滿足的是用戶多場景內容消費的需求,一個平臺只有穿透2個以上場景的資訊內容陪伴,才可以算得上是基本滿足了用戶的資訊需求。
2. 強動機互動的要點:人群同感、內容相關、理由充分
1)人群同感
在2021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經解釋過他對社交的理解:
我一直認為,社交的本質是找到同類。狀態,是用來給人看到的,最好還是給同類的人看到。
對于金融類用戶來說,購買了同一支產品、關心同樣的問題、都進行了證券投資的用戶,都算是自己的同類。很多時候,你說一句“我能理解你的感受”,遠不如一起在討論區里,曬出自己同一只產品持倉截圖來得直接。
持有同一支產品的用戶感受的共鳴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年初時有些基金投資者在社區里玩起了相親梗,因為大家覺得都買了同一支產品,雖然都沒賺到錢,但“也算志同道合”了。
基金討論區相親角截圖
2)內容相關
我們永遠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內容,而內容與自己越相關,你就越想說點啥,越想看點啥。
- 從交易來看,自選/持倉產品是與自己相關的。目前有些平臺的社區組織邏輯也正是這樣的:在持倉產品頁面中提供互動入口,用戶可以直接留言,并看到對同一支產品感興趣/購買了同一支產品的其他用戶留言。這一類內容,點擊率和回復率往往都會比較高。
- 從資訊來看,影響全市場的信息、影響自己關注產品的信息是與自己相關的。當年我在財經網站做內容運營時,每天晚上都會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動態更新一條《晚間重大證券信息快報與公告提示》的新聞匯編,將當晚有公告更新的上市公司信息放到一起。現在回想起來,閱讀體驗極差,分頁又很多,但就是這樣的內容,因為跟用戶關注的產品高度相關,閱讀量往往都能在全天新聞的點擊率中排名top3。
這個原則落到產品設計上,你就可以看到(參見下圖),討論區的組織邏輯,是以基金產品為中心的;當用戶要選擇準備討論的產品時,出來頁面的排序也是“當前產品>持有產品>自選產品”,這個排序邏輯本質上其實就是相關性從強到弱的順序。
螞蟻財富基金討論區
3)理由充分
前面提到的人群同感、內容相關只是互動的必要條件,而真正踢出臨門一腳的,則是當下撥動用戶心弦的某個觸點:
- 市場突然大漲或是大跌,帶來了悲痛或是狂喜;
- 監管新規或是流動性調控措施出臺,給后市帶來強烈的影響,比如2007年的印花稅、比如加息/降息、降準/升準;
- 國家通訊社發文,對股民信息形成提振;
- 看到持有跟自己相同產品的其他用戶,發起求助,或是提出了自己很不認同的觀點等等。
在從前,這些因素的判斷依賴于編輯或運營的經驗判斷,而到了今天,算法和推薦策略則可以在判斷和推送上實現效率的最大化:確保你看到自己關切的內容,確保你看到內容后最想說點什么。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發現,資訊和互動的內在關聯度其實是非常高的,二者常常互為因果、互相推動,正如之前張一鳴提到的:
社交就是一場信息交互運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與社交是不可分割的兩個主題——張一鳴,圖書《當社交遇到移動互聯網》序言
3. 超便利交易的要點:你是支付寶/微信、你不是支付寶/微信
這一點我不想多說,因為說了也沒用。
七、兩個關鍵指標
說指標之前,先看個有趣的數據。2021年極光發布的《2021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給我們展示了移動網民APP使用時長的分布情況——
極光,《2021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
根據極光的報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國的互聯網用戶:
- 每天用接近一半的時間進行內容消費(短視頻+在線視頻+綜合新聞+在線閱讀,共計47.6%);
- 每天用20%左右的時間在互動和聊天。
而投資交易時間所占的比重,只能歸入“其他”,勉強跟交易掛鉤的“綜合商城”這個類目,也只能占據用戶4.6%的時間。看到這個數據,我不知道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但我心里最強烈的感受只有一個:我們的用戶是多么地愛看內容、愛聊天呀。看內容和聊天,才是主流用戶的主流需求。
好,現在我們回到大平臺的產品設計,前面說了那么多思路和方法,那么最終我們該如何判斷這么做的效果呢?
其實說破了也挺簡單,就看兩個指標:滲透場景數、訪問時長。有關場景滲透數,在前面“可讀性資訊的要點”這部分已經說過了,在此不再贅述。尤其是結合極光的數據統計,你會發現,如果沒有滲透到看內容和聊天相關的場景中,你所能占據的用戶時長將會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現在來看下訪問時長這個指標,東財董事長其實曾經提到——
用戶數*時長,就是決定公司的價值,有些公司用戶數很大,但是僅僅是平臺,但是只是一個工具,30秒鐘之后就走了,沒有時長——東財董事長 其實
如果你仔細看了我前面的分析就會明白,作為大平臺你要做的,并不是在交易場景下機械疊加資訊、互動、投顧、直播等等之類的內容,事實上你做了效果也不會太好——用戶因交易而來,平臺卻希望這些用戶因為其他原因而繼續交易。被交易篩選進來的用戶,天然傾向于屏蔽掉與交易無關的內容。
還記得我在上篇中提到的用戶信息獲取和交易鏈路嗎?我再規整一下——
用戶的完整思考和決策閉環
=外部社區(雪球/B站/小紅書)了解資訊和方法
+親戚/朋友/大V推薦產品和交流心得
+根據內心偏好作出決策
+在某寶/某財通的交易買入賣出
說到底,用戶是不會在沙縣小吃里點豪華的烤牛排套餐的:吃沙縣10分鐘就夠了,牛排套餐至少要2個小時。
在沙縣的食材、服務和環境條件下,你把時間從10分鐘提高到15分鐘,就已經是提升了50%的巨大進步了,可對用戶來說,卻是極其痛苦和煎熬的。交易平臺的優勢就是短平快,如果要看資訊要互動,用戶永遠傾向于去別的“正確的”地方。
因此在交易場景下,用戶停留時長的天花板是很低的,你投入10分努力可能只能換來1分時長的增加。
如果你在這里強行增加內容供給,用戶只會感覺到被跟一個話癆關在同一間小屋子里,他們會拼盡一切逃離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金融類的平臺做信息流總是失敗的原因。
反過來,你把資訊、互動、交易各自作為獨立的場景運作,不強行做轉化,各個場景的時長自然可以增長,同時,公司價值的天花板也就自然增高了。
在基于流量思維的平臺邏輯中(下圖左邊的圓),通過社交/支付卷入用戶,然后通過各種場景、服務、營銷活動推送用戶的交易進階和轉化。
在交易導向的基礎上,不斷疊加各種資訊、互動和服務,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社交/支付這些外圍用戶的規模最大,然后交易導向的用戶規模其次,最后規模更小的資訊和互動用戶。
最終形成的是加法效應,通過疊加功能做用戶轉化和用戶規模。
在基于場景思維的平臺邏輯中(下圖右邊的圓),大平臺基于現有的社交/支付用戶底盤,交易、資訊、互動是各自獨立的場景,各自做好交易轉化、資訊服務和互動服務。各自從社交/支付這個大圓里,來切分交易、資訊和互動的小圓——兄弟登山,各自努力,都讓自己的圓面積最大化。
最終形成的是乘法效應,理想的終態,是三個小圓逐漸擴大重疊、面積無限逼近大圓。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同時平臺的場景滲透數和使用時長也得到極大提升。
大平臺-各業務的人群關系
資訊或是互動,不應該像藤一樣依附于交易這棵大樹,而是應該分別作為獨立的大樹,讓資訊大樹、互動大樹與交易大樹并肩而立。畢竟,獨木不成林啊。
你讓交易這棵樹從10米長高到15米,難度非常巨大。可如果另外栽種兩棵樹,讓這兩棵樹叢0米長高到10米,卻是非常容易的。這就是提升用戶使用時長的底層邏輯。
在具體的操作上,不管是在平臺現有的交易體系中豐富場景,增加資訊、互動和服務,還是在現有平臺之外,通過獨立的APP、小程序、H5頁面來額外搭建資訊產品和互動產品——方法都可以嘗試,但最終都要用上面這兩個指標來衡量實際效果:場景滲透數、使用時長。
當然,這事兒做起來比說起來可難多了。比如,你立刻就可能碰到下面的問題:
- 市面上已經有做得很好的資訊和互動平臺了,大平臺現在來做,做得過它們嗎?論資訊和內容,能做得過抖音快手嗎?論社區氛圍,能做得過小紅書和雪球嗎?
- 在現在已經很龐雜的產品體系中,如何做出新的資訊和互動場景?強行與現有的交易場景揉在一起肯定會變成縫合怪;強行拎出來,比如通過小程序/獨立的APP來做資訊或社區,又擔心在分散資源的同時,無法吸引用戶前來。
實話實說,我沒有答案,這事兒得嘗試。邁出這一步,重新制定KPI,設計新的產品,拿到用戶數據和用戶反饋,才能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八、有關心智,一個有趣的思路
寫到這里,我想往平臺產品邏輯的底層再下探一下,重新思考“理財心智”這個概念——它是構建金融科技平臺產品最重要的框架。
我要從一個看似與金融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說起——醫學,有一位名叫特魯多的美國醫生,他本人在國內不算有名,但是他墓志銘上的一句話卻流傳廣泛。
特魯多醫生(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
特魯多醫生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美】特魯多醫生(1833-1915)
翻譯成中文,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醫學三金句:偶爾治愈,經常緩解,總是安慰。這金句看起來很有道理,那到底有沒有數據證明呢?
當然有。我嘗試去搜索醫院門急診各種疾病的出診量排名,看看人們去醫院到底都是看什么病:是那種可以被治愈的多,還是只能緩解和控制的多,或是沒法治愈或是不需要治愈的多。
很可惜,我沒找到這樣的數據。后來換了個思路,去查找了下各種藥品的銷售額排名,針對銷售額排名靠前藥品對應的疾病,再去看看它們是究竟是“治愈-緩解-安慰”中的哪一類,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近似的數據和結論了。
于是就找到了下面的這個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TOP20品牌
來源:米內網終端格局數據庫,以平均零售價統計
TOP20品牌合計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主要集中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等慢病用藥及抗腫瘤、抗感染等用藥領域。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輝瑞的立普妥、諾和諾德的諾和銳位列前三——江蘇省醫藥聯盟
通過以上數據和描述可以看出,排名最靠前的藥品以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壓為主,這些藥品對應的基本都是無法被徹底治愈,只能通過藥品緩解和控制病癥的。看到這里起碼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在醫院里,緩解的比重是大于治愈的。
再來說“安慰”,其實不需要看數據,你肯定知道醫院里“安慰”是被使用最多的醫療輔助手段:
- 對于不需要治療的病,安慰手段是告訴你多喝熱水多休息,好好鍛煉身體,少去人多的地方;
- 對于能治療的病,安慰手段是告訴你問題不大不用擔心,按時服藥就好,忌葷腥忌海鮮忌辣;
- 對于無法治療的病,安慰手段是各種關懷和撫慰。
對普通人來說,需要樹立的是“有病就去醫院”的觀念,至于是采用治愈、緩解還是安慰的手段,自然有醫生來決策。
對于金融科技平臺來說,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資訊-互動-交易”的需求結構中,有強烈交易動機和足夠交易能力的用戶是少數,這就像上面醫療的例子里一樣,真正需要被治愈和能夠被治愈的患者其實也是少數。醫院有足夠的緩解和安慰工具,那么金融科技平臺呢?
是不是可以讓用戶樹立起“理財就上XXX”的觀念,不管是消費財經資訊、進行同好之間的互動、進行買賣操作的交易,都在XXX的某個或某幾個產品中完成?
就如同PC時代的東方財富,看資訊有東財網站、要互動有東財的股吧、要交易有天天基金。總之,要投資理財,去東財就對了。又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今日頭條。頭條一直打的是“新聞“的心智,但現在提供給用戶的更多是泛娛樂化的內容,而內容供給者,則大多是頭條號的眾多博主。
今日頭條APP
可以看一下今日頭條APP底部TAB的設計,從左到右分別是:首頁->西瓜視頻->放映廳->我的;首頁頂部的推薦欄目也是各種泛娛樂休閑信息的分組與集合。
再說一個我自己身邊的例子:你一定想不到,早年我在財經網站的時候,訪問量排到TOP3的頻道中,竟然有一個用戶基數很少、而且跟財經幾乎沒有什么關系的頻道。
你能猜出是哪個頻道嗎?
不賣關子了,它是汽車頻道。汽車頻道貢獻的熱帖數量,僅次于第一二名的財經頻道和股票頻道。
當時的汽車頻道編輯小姐姐是個成都妹紙,平時端莊賢淑,但是一旦開口或是出文章,必定讓十級猛男都要虎軀一震。她做內容就是三板斧:“極具吸引力的標題+穿著清涼奔放的美女+豪車”。當時我一度都在想,那些打開汽車頻道圖片的用戶,點擊鏈接之前肯定要先確定是否四下無人吧。
放到今天,這位小姐姐如果開個抖音賬號,估計也是人中龍鳳了。
你看,當時的我們,做的是“財經”的心智,但是側翼有包括汽車、保險、黃金、銀行、外匯在內的一眾頻道匯集流量、聚集人氣。我們走偏了嗎,應該是沒有的。在用戶的心目中,我們肯定是一個“有趣的財經網站”——這個心智挺好的。
當年如此“有趣”的我們,在財經網站中排名第3;那時同樣“有趣”的東財,排名第1。
九、結尾
這篇文章快寫完的時候,我看到了5月12日東方財富召開機構投資者調研會議的會議紀要。看完東財董事長其實的發言,恰好與我上文的分析思路異曲同工:
好的商業模式不是賺不賺錢,而是有沒有給用戶創造價值,在04年做網站,因為當時財經市場沒有信息和咨詢,沒有考慮賺很多錢,到現在為止,幾乎是沒有預算的,沒有KPI。
公司的月活里面,有一半是非交易客戶,可能是開了3戶,也可能暫時不需要。
天天基金網產生的收入增長都是凈利潤,這就是公司很核心的競爭,對用戶而言體驗又好費用又低。利潤率高,因為只有服務器的成本,沒有額外的成本。
財聯社 《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東財與其他券商有何本質不同?財富管理有何規劃?券商基金業務如何協同?提升市占率有何打法?》
作為一個大平臺,在做財經網站,不考慮賺錢,不設KPI;公司月活用戶,有一半不交易,而且一點也不慌——乍一看是不是有一點懵。如果你結合我前面的分析就會明白:金融平臺搭建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你按用戶的方式滿足了他們的要求,自然可以拿到你想要的回報。
資訊、互動、交易這樣相互獨立的大場景,在各自的場景里滿足好用戶需求,用戶是會自己串起一個整個完整的交易鏈路的,并不需要你在交易場景下去額外新增資訊或是互動的服務,驅趕用戶不斷地進階轉化。
在其實的分享里,有一句很簡單的話,我很喜歡——
關于(做)產品,用戶喜歡什么東西,什么就容易成功——東方財富董事長 其實
做產品經理,別忘了服務用戶的初心。平時一口一個的“流量”,說到底,其實都是懷抱各種誘惑和問題的用戶,他們是真實的人。
注:
- 在PC時代,東財“三級火箭”結構中的“資訊”,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其實更多地表現為“內容”:文字信息、數據、圖文信息、直播、短視頻等。但為了保證行文概念的一致性,我大部分時候都會用“資訊”這個詞來指代。
- 以上內容與我的任職機構無關,不代表任職機構意見,也不涉及投資建議。
- 我熱愛我司,我尊重友商,以上內容對兩者都沒有任何營銷或是貶低的含義,純工作探討(手動狗頭保命)。
#專欄作家#
張德春,微信公眾號:道是無,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A廠產品,前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與技術負責人、平安壹錢包產品總監、Wind資訊移動產品負責人,專研(互聯網+金融)逾11年。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