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那點事兒:我在疫情期間跳槽了

編輯導讀:職業生涯幾十年,很少有人能夠對同一份工作從一而終,不少人都會選擇跳槽。但是,如何選擇一家好公司,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呢?本文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圍繞“換工作那點事”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人產品經理,工作年限3+,跳槽2次,在幾家不錯的大中型企業待過。因近期有好多朋友來咨詢換工作相關的事情,故將經驗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避免采坑。

一、什么情況下,你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JakeMa說員工離職最真實的原因有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如果你贊同這個觀點并感同身受,那么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做出最理性的決策。

1. 工作因素

從行業大環境和公司內部小環境綜合分析工作崗位是否有前景。

1)行業大環境

首先要看清楚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否為互聯網、金融保險、物聯網等新興熱門行業,是否處于受疫情影響而呈現大爆發趨勢的互聯網醫療、遠程辦公、線上教育領域等等。或者雖然是一般的傳統行業,但正在努力向互聯網轉型,那么這種環境對產品經理的成長非常有利,意味著挑戰和機會。如果平時有定期關注熱點時事,對行業趨勢的發展會很容易判斷。

其次,了解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僅以我之前的工作經歷來看,即使處于較好的行業中,如果公司的市場份額低,且競爭壓力大,企業對功能的規劃會非常謹慎,多數情況下會以參考競品為目標,所以相對來說,產品經理實踐和創新機會較少。如果企業是行業標桿,通常會在科技創新上投入更多的資源,對產品的前景相對較好。

2)內部小環境

老板對你所在項目的重視程度,意味著你能獲取的資源有多少,以及在有限資源下高質量完成產品功能搭建的可能性。例如:立項時能申請到的人力、物力資源,項目過程中別的部門、團隊對該項目的支持程度等。有老板的重視,等于有令牌去號召和管理相關人員。

項目在公司的競爭力。大企業通常會同時立項幾十個項目,項目之間難免有交叉、類似的地方,因此競爭非常激烈。

誰的項目先做出成績,誰就可以繼續在公司活下去,沒有做出成績的項目成員只得另尋他路。

我之前所在的toB項目,因為立項較早,產品迭代非常迅速,并且在雛形階段便不遺余力向用戶推廣,雖然初期問題較多,但很好的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導致競爭部門在推廣他們的類似產品時,用戶學習成本和遷移難度非常大,最終因為其功能無人使用而項目進展緩慢。

2. 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個人能力是否在項目中持續提升。這里可以對照《幕后產品》書中對產品經理核心能力劃分的三個階段來評估:1-3年是基礎期,需練好用戶、數據、市場、行業分析等基本功;3-7年資深期,重點強調邏輯、思維、業務等綜合能力的培養;7年以上頂級期,從深度洞察、戰略制定、商業嗅覺方面進一步深入學習。

是否在項目中獲得正向評價。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工作也如學習一樣,在充滿鼓勵的環境中,能增強自信心和工作動力,激發更多的創造力。

企業環境是否與個人職業規劃所匹配。

我之前所在的五百強企業,處于傳統行業向互聯網轉型階段,前景非常好。但傳統業務部門話語權很重,又對公司的營收負責,對于想往業務管理方向發展的toB產品經理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對于想往產品專業領域深耕,傳統行業的弊端是極大的阻礙,例如:非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導致在領導面前不敢暢所欲言,不能反駁領導提出的產品想法等。

薪資是否達到行業水平。漲薪基本靠兩種方式,一是有杰出貢獻,晉升職級獲得;二是跳槽獲得。市場上常會出現被應屆生倒掛、基本薪資多年不漲等情況,如果相差太大,必然會導致心理不平衡。

anyway,換工作是重大決定,并不是以上某一因素就能直接決定的。需要在每項因素前加權重去綜合判斷,而權重的比列會因個人所處的環境而不同。

二、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換工作?

工作年限:從市場上對產品的經驗需求來看,1-3年、3-5年、5-10年為幾個關鍵階段,因此大多數人會選擇在滿3年、5年的節點去換工作。但hr私下跟我聊到,實際上3年工作經驗的同學會比較尷尬,因為以1-3年的要求去看,雖然面試成功率會高,但最后給到的薪資比較低;以3-5年的標準去要求,除非候選人非常優秀,不然和4、5年工作經驗的比,又比較吃虧。所以建議以4年、7年為節點。

月份:很多人會被“金三銀四”誤導,的確這個時間段的工作機會非常多,是跳槽的高峰期。但以我的了解,人力部門一般會在年底規劃招聘,如果有新的項目,或者重要崗位空缺,年底就會放出崗位。在三四月放出的崗位,大多數是別人挪出來的坑,發展前景不一定會很好。另外,很多人處于在職試水、觀望狀態,有好的機會才走,所以競爭也非常激烈。機會都是給準備充分的早鳥的。

三、新工作,換到哪里去呢?

我找工作時,總結出幾個趨勢:

  • 產品門檻低,薪資相對樂觀,競爭激烈。拿校招舉例,能畢業就做產品的同學幾乎都是萬里挑一;
  • 互聯網行業的產品趨于成熟,需要的產品崗位數量減少;
  • 金融保險、房地產、醫療等傳統行業都在向互聯網轉型,對產品崗位有一定需求;
  • 產品細分領域劃分越來越明顯,招聘對于產品的經驗和崗位匹配度要求極高;所以看似崗位需求很多,真正可投遞的崗位屈指可數。

在尋找過程中,一定會有困惑:要不要換行業?傳統行業、互聯網?ToB、ToC?大公司、小公司?應該如何選擇?

《俞軍產品方法論》中提到,產品經理的學習,讀書、思考、實踐,任何一個短板將是產品職業生涯的上限。從產品新手到資深,需要發展這6個方面的能力:做寬作雜、從0到1、做深做透、大用戶量、商業閉環、團隊建設。上述,缺什么補什么。

以我自身情況為例,我的職業規劃是往產品管理方向發展,初期在大企業從0到1搭建過toB產品,并且很好的形成了商業閉環。做的事情很雜,實踐經驗充足,但缺少系統的思考。因此換工作時會重點考慮大用戶量,且能夠把產品做深做透的機會。

很多人在糾結行業問題,曾經有前輩建議我不要換行業,換行窮三年。的確,對業務的理解是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也傾向于招經驗匹配的人。但我因為之前行業機會太少的緣故,換了行業,好處是可以通過實踐經驗驗證自己總結的方法論是否具體普適性,熟練掌握產品專業技能后,再選擇一個喜歡的行業深耕。

四、面試有什么注意點?

我最近一次換工作是在疫情期間,面試場數不多,但通過率較高,約80%。一方面因為結合上述因素綜合考慮,縮少了投遞范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面試前的充足準備。關于如何準備面試,知乎上有很多解答,我在這里僅總結出幾個當時體驗最為深刻的點:

面試前:

  • 關于簡歷攥寫,要換位思考,假如我是面試官,什么樣的簡歷吸引我。可以結合JD,在符合客觀事實的情況下突出JD里要求的重點特質,提高初篩的通過率。所以不要偷懶,面試每一個崗位都應該有一份有針對性的簡歷。之前有幫一些朋友修改簡歷,有對自己簡歷不自信的同學,可以私下溝通。
  • 關于項目準備:從背景、實施、成果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總結,不是自己負責的部分,盡可能去了解。面試官會問得很細,切記不能撒謊。另外,用數據說話!
  • 關于開放性問答準備:一般會針對面試的崗位內容、崗位所在行業、或者熱門時事展開,考察你對于用戶模型和商業模型的掌握程度。可以看下JD的要求,預演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 簡歷投遞:鎖定想去的幾家公司,定向投遞。找熟人內推,簡歷通過率會高很多。千萬不要海投,浪費時間精力。另外,可以優先投遞意向度不是那么高的企業,作為面試演練。
  • 面試方式的選擇:因為疫情,我經歷了電話面、視頻面、現場面三種形式。總結來看,盡量不要電話面,通過率很低,因為沒有肢體語言,信息傳遞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爭取不到現場面試,視頻面也OK,需要注意提前測試軟件、網絡的穩定性。吐槽一下,之前經歷過視頻面試某知名企業時,遇到我開攝像頭,對方不開的情況,感覺很不受尊重。

面試中:

  • 面試緊張怎么辦?事前演練,不打無準備之仗,是最能避免緊張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個人的小妙招是,不戴眼鏡,這樣就注意不到面試官臉上的細微變化,能持續保持自信的狀態。我見過很多程序員小哥哥,剛開始在眾人面前發言就哆嗦,多練習幾次后,在會議上撕逼完全沒有問題。
  • 對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如果回答“沒有”,那涼涼了。這是反客為主的絕佳機會,我一般會問面試崗位工作內容的背景、進展、數據表現情況,所在團隊領導的背景、團隊成員的背景等,因為是我決策入職的重要因素。

面試后:

  • 面試結果:通常一個星期內會反饋結果,如果沒有消息,說明你當備胎了,不要再傻等,可以聯系hr確認下。如果非常優秀,面完隔天可能就會有通知。
  • offer選擇:對于急招、薪資上畫大餅的崗位,建議慎重。拿到offer后,和hr商量盡可能為其他在途面試多留一點時間。
  • 入職后,拿到別家offer,應該怎么辦?假設已入職這家和剛發offer這家同時邀請你,如果猶豫,則不要換了,一方面有沉沒成本,另一方面你也會成為一個失信的人。如果毫不猶豫的選擇另外一家,那一定要跟現在公司的hr說清楚原因,并且給他留充足的時間找到接替人后再走,將對方的損失降到最低。

以上,是我暫時想到的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疑問,也歡迎留言~

 

本文由 @Holl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換工作那點事兒:我在疫情期間跳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