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我們在打開一個剛下載好的軟件或者注冊時,總會遇到一種情況,勾選“用戶服務協議”,大部分用戶是沒有閱讀就點了同意;本文作者就此情況進行了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APP UI結構系列文章好久沒更新了,今天來說說平常不太會被注意到的“用戶服務協議和隱私保護”(以下統稱“用戶協議”)的一些設計細節。
一、“用戶協議”是什么?有什么價值?
不知你還有沒有印象,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頁面下面有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且已經幫用戶選擇好“同意”了;意思是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結果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隨后芝麻信用道歉到:初衷沒錯,但方式愚蠢至極。
《網絡安全法》中,對隱私條款最直接的要求是第41條第一款:“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總結起來,就是公開、明示、同意三個具體要求。
“用戶協議”作為一種格式合同,是產品用來和用戶簽約授權的方式,在原則上基本可以認為它具備法律效力。
產品提供“用戶協議”完成的是對用戶的“提前告知”動作,但用戶信息的獲取和使用,應該嚴格遵守《網絡安全法》,做到讓用戶知情和同意,不能過度采集,更不可濫用數據;“用戶協議”中重要的條款要以加粗、標色、下劃線等方式提醒用戶,盡到提示和說明的義務。
但相信95%以上的用戶都不會去具體看里面的內容,不了解自己擁有什么權利和需要承擔什么義務,大部分用戶對于這樣的“用戶協議”是否有效存在疑問;如果沒有仔細閱讀用戶協議,發生糾紛,會被認為是自身的疏忽問題,想要維權是非常麻煩的。
國內外違規搜集用戶信息的產品雖然是數不勝數,但我們也沒必要對于“用戶協議”產生抗拒;用戶不看并不代表產品可以打擦邊球侵害用戶權益,不然等著的就是產品的下架和整改,更嚴重的甚至是巨額罰款,昨天還看見工信部通報下架了60多款產品。
還有一點就是,產品如果不提供“用戶協議”,應用市場可能會因此不會讓過審,所以每個獨立APP都需要提供;內容消費類產品中的“用戶舉報/投訴”的功能亦是同理(順嘴說一下)。
二、它出現的場景和時機
1. 閃屏/登錄之前
很多產品選擇在閃屏/登錄之前彈出此類彈窗。如果沒有網絡授權的情況下,會在授權網絡后再彈出。
點擊“不同意”的話代表放棄使用產品,自動退出(想用就必須同意);點擊同意則進入閃屏/登錄。
注意:在設計的時候最好可以將品牌LOGO露出(類似上面左圖豆瓣)。
點擊“用戶服務協議”或是“隱私保護”會進入相應的詳情頁面,可以是在產品內、也可以跳轉到瀏覽器瀏覽,但是不建議跳出產品。
2. 在登錄頁面
在登錄頁面有的話,在閃屏/登錄之前就沒必要出現了,二選一即可;不過這種方式會對“用戶協議”的重要性產生弱化。
另外,有的產品會默認勾選狀態、有的則需要用戶手動點擊勾選同意,建議最好是用戶自己點擊勾選,用戶如果忘記勾選,點擊“登錄”后可以使用彈窗提醒勾選。
3. 進入產品后
有的產品選擇在進入首頁后再彈出“用戶協議”,優勢是可以減少用戶進入首頁體驗產品的步驟和時間,缺點是會打斷用戶的操作和瀏覽行為。
三、它有哪些常見展現形式?
1. 彈窗樣式
這是最常見的樣式,不論是從頁面底部彈出還是頁面居中,以上的配圖都是這類樣式。
2. 整屏頁面樣式
這類樣式相對比較少見,因為產品一般不會放整屏的篇幅來這么設計,這么做可能是產品對用戶的權益比較尊重,或是希望能夠引起用戶足夠的重視;但可能用戶根本不會去細看,所以第一種的設計樣式還是居多。
四、用戶還能在哪里找到它?
用戶后期如果還想再查詢“用戶協議”里的內容,通常可在產品的“設置-關于產品”內找到。
如今產品都“以用戶為中心”自居,設計時就更需要多注意時機和方式,從而讓用戶真切地感受到產品的真誠和溫度。
以上,如有幫助歡迎轉發分享,也歡迎底部留言一起討論。
系列文章 To be continued…
作者:Eason張UED,公眾號:Eason張UED(ID:EasonZhangUED)
本文由 @Eason張UED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