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到底有多重要?

編輯導語:復盤,最開始是圍棋術語,即把下過棋的步驟重新演練一遍,分析當時下棋時的思考過程和優劣勢。而現在,這個詞語被用到各個領域。在工作中復盤,是一種有效的將工作的思考、總結、反思、提高整合于一身的工作方式。你與我,都應該學會復盤。

最近Netflix新劇《后翼棄兵》火到不行。

復盤,到底有多重要?

(最喜歡的一劇照)

故事發生在20 世紀 50 年代末的美國,主人公貝絲·哈蒙 (Beth) 在數學家母親自殺后被送進了孤兒院。在那里,她偶然接觸到了國際象棋,在黑白棋盤上找到了任意馳騁的自由感。

小姑娘有驚人的天賦,但又對小藥丸上癮。她會在頭腦中下棋,但對現實棋局的推演、對殘局的分析卻不屑一顧。

經歷過挫折和迷失,當她真正的懂得「復盤」,并在特級大師團隊集體智慧的支持下,最終成為國際象棋界的The Queen。

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復盤」。實際上,這個話題我之前一直有思考,但始終感覺沒想透。復盤到底是什么?是互聯網時代「總結」的換湯不換藥嗎?為什么大家都在提復盤,實用價值是什么?

這部劇倒是給了我非常多的啟發,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復盤和總結有什么不同?

「復盤」在工作、生活中被頻繁使用,有以項目為單位的贏單復盤,產品復盤;也有以時間為單位的年度復盤、月度復盤;還用在個人成長發展中,比如競賽復盤、投資股票復盤…

說真的,這個詞也快被用濫了。好些年前首次聽到這個詞,感覺就是review和總結的時髦叫法。

果然,參加了不少復盤會,一般的流程大致都是:回顧目標->對照結果->分析差距->制定action plan,跟之前的總結過程沒差。

有時候到了找原因階段,部門之間還會互相撕逼推卸責任。執行計劃也是隨意應付,畢竟項目都做完了,誰還關心下一步。還會常常聽到“我們快速復盤一下”,翻譯過來就是“簡單說幾句“,感覺好像連總結都算不上…

那么,復盤是不是又是一個新的“舊詞”?

我們先從這個詞的來源來“官方說說”,復盤這個詞在棋類上也稱“復局”。意思是雙方對局完畢后,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

對于棋手來說,通過復盤可以不斷尋找自身的漏洞以及弱點,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探索新招式來提升棋藝。《后翼棄兵》中Beth真正的開始學習復盤是養母病逝后,Harry來家里鼓勵她推演跟大師交手的中局戰術,并做殘局分析。

回到商業中,「復盤」是總結、反思、提煉和持續提高的思維方式。我們以營銷人最常見的活動復盤為例,大致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從活動策劃到執行整個過程回顧中,有哪些方面做的好的?原因是什么?
  2. 這些做的好的下次哪些還能復制到其他活動中?
  3. 有哪些做的不足的地方?原因是什么?如果重新做一次,可以怎樣優化?

相比于傳統的總結,更強調“如果時光倒流,重新再來一次,哪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而不是通過一份報告把一段經歷“封存”。

所以,復盤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二、復盤有什么效果?

在《后翼棄兵》的第六集中,Beth在巴黎的比賽中開始分析對手的殘局,研究大師曾經的棋譜。這個場景也許是她棋藝提升、個人成長的重要一幕。

復盤,到底有多重要?

(喜歡的另外一張劇照)

復盤讓Beth從更多的角度思考,這是最快的拓寬思維,提升自己的方法。

而在我們的工作領域,深入和客觀的復盤同樣會帶來很多的收獲:

1. 從多個角度思考

復盤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像過電影一般重新思考整個項目。跳出自己的角色,看問題的角度會更加多,也更容易發現問題。

如果還能從客戶的角度、競爭對手的角度、合作伙伴的角度把一些焦點問題過一遍,收獲會更加大。

2. 深度客觀的分析問題

復盤的另外一個關鍵詞是“客觀”,也就是說在思考各種可能性的時候的時候,先考慮“為什么”,不斷的追問直到挖掘到本質,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法。

3. 更好的關注細節

好的復盤是對整個流程的回顧,不容易漏掉每個環節。越是關注細節,越有機會找到差異化,提升競爭力。

4. 團隊競爭力提升,成員不斷成長

在不斷的思考各種可能性的時候,團隊的整體戰斗能力毋庸置疑是提升了。這種討論和思考如果能夠提煉成方法論,也將大大提升未來執行的效率。

再從每一個成員的角度來看,復盤思維更是一種Growth mindset(成長思維),有助于個人能力的提升。

5. 針對性提出落地計劃,快速執行

復盤是一種共創的的過程,大家在探討中發現問題,并針對性的集思廣益出解決方法。這樣的計劃更有針對性,更有適用場景,可操作性也必然更高。

因此,復盤是從過去汲取養分,用于未來的成長。

三、關鍵點的分析與推演

劇中,Beth在紐約地下室訓練的時候,Benny的一段話非常讓我印象深刻:

“復盤博戈夫的棋局,思考他為什么不出馬,為什要保護車,如果棄兵會有什么下場?這些都需要思考,而復盤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他的那股勝利。”

是的,深入挖掘為什么,并推演下一步的各種可能性,充滿樂趣。

當然,復盤不可能把整件事情的每個細節都分析一遍,太花時間,也沒有那個必要。我猜下棋也是一樣的,有些是固定走法或者靠肌肉/思維慣性,但是有些是非常關鍵的幾步,必須格外重視。

我嘗試以一個軟件產品推向市場的Campaign來簡單示意理想的復盤過程:

1. 找出影響結果的幾個關鍵節點

從結果出發來看,整合的營銷推廣帶來了公司產品的關注,網站平均每天的瀏覽量達到1萬次,每天大概有50個客戶留下了聯系方式…

通過分析,大家認為活動幾個成功點在于:召開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發布會,網站設計的很炫酷。但是也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比如第一個月商機的轉化率很低。

那么發布會、網站設計、線索轉化成商機這幾個關鍵工作成為復盤的重點。

2. 分析成功或是失敗的原因

不斷的通過問「為什么」,層層分解,找到做的好和不好的內在原因,盡量跳出來看問題,不帶原來的角色。

比如發布會做的很好,具體好的三個方面是什么?分別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是因為內容很吸引,那么再問下去,為什么內容很吸引?假如原因是邀請視頻做的很酷,再然后再問,為什么能做的這么酷?

一步步挖掘原因,提煉方法論或者未來可以復制的做法。同樣,如果做的不夠好的,一層層撥開問為什么,然后進入下一步。

3. 思考還有可能的其他方法

如果回到當時,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哪些想法可以試試?(注意,不要馬后炮的說,我當時就這么說,你們沒做吧)客觀的分析當時各種可能性,過去的失誤責任先拋開。

可以使用「然后呢」一步步推演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比如商機轉化率低,經過分析原因可能是業務層面的人沒聽明白。那么也許可以做的是在內容上需要更加業務化,然后呢?嘗試著內容要更加貼業務場景;然后呢?用動畫的形式表達….思路是不是更加開拓了,想法也多了起來?

當然,做得好的地方也需要思考還可不可以更好。當思考得越深入越全面,收獲也越大。

4. 模擬結果,綜合評估

針對可選擇的路徑做出預估,查看可能的效果,討論最優方案。也許有的選擇僅僅是看起來更好,但是操作性不強,投入產出比反而低了。

比如投放在專業媒體上的文章,經過查看同行的分析后發現,實際上效果并不好,這個方向也許就被叉掉了。

5. 列出可行的執行計劃,現在就行動

通過前四步,可執行的計劃已經形成,那么就是具體到個人、時間點,開始行動了。

總結一下,「復盤」的關鍵做法就是:分析更深入問「為什么」、推演下一步問「然后呢」,最后是制定關鍵行動計劃。

最后,來說說個人成長復盤。

我們的人生,也常常被比喻為下一場很大的棋。因此,我們每個人也可以以天、月、年來復盤與推演自己的成長之路。

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具體的方法,上面的步驟同樣適用。通過回看關鍵事件,思考有沒有更好視角和做法,擴寬自己的知識邊界,不斷進步,最終成為高手。

#專欄作家#

Hanni;公眾號:時光筆記簿,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終身學習者,樂于思考與分享,關注成長型公司的營銷戰略、產品營銷、用戶運營等相關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復盤,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