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職場中,想要提升自己的重要點之一就是復盤,不斷的復盤,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是進步的一大方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工作很久卻沒有提升的一個思考,以及對工作復盤重要性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最近在思考個人成長的問題,有個問題挺困惑的,同樣3年工作時間,有的人已經成長的很優秀,有的人可能沒什么成長,為什么會有這些差異,影響的關鍵因素又是什么?
初步思考的結論是個人成長是一件邊際收益遞減的事情,我們在做所有的工作時,都會經歷這么幾個階段:緩慢爬坡>快速提升>趨于平緩,熟練處理。
當我們進入熟練處理階段的時候,基本可以半自動,甚至可以無意識的去完成很多事情。
比如在學車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從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輕車熟路,對于老司機而言,基本可以進入半自動開車的模式,一邊開車一邊處理其他事情。這其實就進入了無意識處理階段,不用費什么力氣就能做的差不多。
這個時候,其實是我們最該警惕的,當做的事情絲毫不費力的時候,可能也是絲毫沒有什么提升的時候,這只是在簡單低效的重復,錯誤的動作重復1000遍也不會自己變成正確的動作。
我理解個人成長主要有這么幾個關鍵要素:學習能力+實踐機會+成長動機。
學習能力主要是學習的數量和質量,實踐機會是動手去做的機會,成長動機是對成長的渴望,它會影響著個人的行為,這三者共同影響著個人的成長速度。
實踐機會取決于個人所在的環境,成長動機也有個體差異,為了控制變量,假定實踐機會和成長動機一樣的情況下,個人成長的速度,其實主要就取決于學習能力。
假定團隊中有這么三個人,對于同一個項目,他們是這樣處理的:
- A:做完項目,上線就完了;
- B:做完項目,和最初的目標進行比對,數據分析,用戶研究,進行后續的迭代;
- C:做完項目,進行目標回顧、對比分析,總結經驗、教訓、規律。
那誰的成長速度會更快一些呢,A、B還是C?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果感覺自己過了很久都沒有提升,是不是可以從學習能力+實踐機會+成長動機這幾個方向思考下呢。
是不是可以嘗試主動去挑戰一些難度更高的任務,或者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讓自己每次做相同的事情,都能比之前做的更好,又或者是要不要提升自己成長的動機?
實踐機會和動機這兩點和個人、環境有太大相關性,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怎么能讓自己每次做相同的事情,都比之前做的更好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去翻閱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復盤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后面主要是為什么要復盤以及如何復盤,便于大家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一、為什么要復盤
在如何復盤之前,先來簡單的看下什么是復盤,以及為什么要復盤。
1. 什么是復盤
“復盤”這個詞最早來源于棋類術語,也稱“復局”,指對局完畢后,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對弈者的優劣與得失關鍵,復盤被認為是圍棋選手增長棋力的最重要方法。
復盤其實就是我們從自己過去經歷過的事情中進行總結反思,從中學到經驗教訓,最后指導自己未來行動改進的一種學習方法。
復盤方法論是被柳傳志先生引入聯想并發揚光大的,是聯想三大方法論中最重要的方法,順便說一下另外兩個方法論是想清楚目標以及做事的階段論。
2. 為什么要復盤
個人認為復盤至少有以下這些好處:
- 幫助我們跳出無意識的循環,找到問題;
- 幫助我們總結經驗+規律,指導后續行動;
- 獲得更快的成長速度。
先說第一個好處,幫助我們跳出無意識的循環,找到問題。
在心理學著作《影響力》中,作者西奧迪尼提過一個觀點:“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
嗯,也就是那句話”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
回想一下,每天早上醒來之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關鬧鐘?拿手機?喝水?洗臉刷牙?
還是先睜開眼睛?
我們會不斷重復之前行為,重復到甚至我們已經完全意識不到這個行為的存在,如果我們重復的是一個正確的行為還好,如果一直重復一個錯誤的行為,而且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呢。
復盤有助于讓我們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跳出這些無意識的循環,讓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問題,然后在之后的動作中改掉這些問題,避免一直重復錯誤的行為。
再說第二點,幫助我們總結經驗+規律,指導后續行動;只有我們知道為什么會成功以及為什么會失敗之后,后續才能繼續成功,以及避免失敗。
比如這段時間產品的數據漲了,為什么會漲?知道漲的原因,才能重現這種漲幅,跌了也是一樣的道理,知道跌的原因才能避免一直跌下去。
最后是第三點,獲得更快的成長速度,這個就不需要多說了。
實踐機會本來就很有限,相同的實踐機會,你能比別人學到更多,也能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學到東西,這不就是更快的成長速度么。
二、如何復盤
其實復盤主要就是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規律,具體來說就是:
- 評估結果;
- 敘述過程;
- 分析原因;
- 優化行動;
- 后續計劃;
- 經驗+規律。
評估結果,主要是評估現狀-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它的前提條件是目標要清晰,沒有預期目標或者目標不清晰,現狀和預期之間也沒辦法評估。
敘述過程,主要是為了還原事情,對事情還原的越真實、越細致,越容易從中找到真實的原因,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情境重現,一種是關鍵要素分析。
情境重現主要是基于時間的前后順序,還原事情發生的經過,當時發生了什么,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和別人是怎么思考的,自己的情緒變化是怎樣的。
關鍵要素是進行關鍵點分析,在關鍵的時間節點或者關鍵的事件上發生了什么,是否和預期相符,影響這個事情的關鍵要素有哪些,我們是怎么做的,有沒有緊緊的抓住這些關鍵要素。
分析原因主要是通過目標對比,過程敘述,找到導致現在結果發生的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成功了多找找客觀原因,也就是多往外看,避免錯誤歸因,失敗了多找找主觀原因,也就是多往內看,避免把過錯都推給別人。
優化行動是假定按照現在的信息、認知,重新做這件事的話,有什么可以優化的,如何能夠做到更好?
后續計劃是針對這件事情的后續打算,有哪些是需要開始做的事情,有哪些是做的不好需要改進的,有哪些是做的不錯需要繼續保持的。
經驗+規律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演,通過這樣一個案例,我們能學到什么,能不能應用到更多的場景,更廣闊的范圍?
以經驗教訓為例,上線踩了很多坑,沒有復盤的時候可能一直丟三落四的,復盤之后能不能總結出來一份上線的SOP和操作手冊,然后所有人按照SOP和操作手冊來?
以規律為例,看到盲盒這么火,那為什么這么火呢?我們買的是盲盒本身么,還是這種隨機性和收集過程的樂趣呢?那這種隨機性能不能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呢,比如隨機抽取折扣券、虛擬物品的盲盒?這種圖鑒收集能不能做到產品中?
三、萬物皆可復盤
復盤不僅僅可以復盤自己,也能復盤他人,復盤團隊。
復盤他人,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一些東西,觀摩別人踩的坑,然后避免自己掉進去,復盤團隊,總結大家的經驗教訓,沉淀成文檔、組織能力。
可以說復盤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做事方式,一種思維方式,萬物皆可復盤,大事階段復盤,事后全面復盤,小事隨時復盤。
附贈自己最近打算用的復盤模版,雖然不一定完善,先跑起來吧,后續再迭代。
不負責任的說,絕大多數人看完這篇文章都沒用,就好像《后悔無期》里的這句臺詞——“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么這么說,按照我們學到的東西對我們行為影響程度來看,可以分為這么幾類,信息,知識,技能:
- 信息:知道的東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知識:能夠對我們行為產生影響的東西;
- 技能:需要練習才能掌握的,比如做飯、游泳、開車,只知道理論完全不夠,還需要大量的練習。
在知道和做到之間,有一條很大的鴻溝,僅僅聽說過很多道理,并沒有什么用,大概率你還是會不斷重復之前的行為,沒有任何改變。
要打破這種重復,你需要在你的行為、你的思考里,有意的把它們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到最后甚至會養成無意識的習慣。
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刻意練習,然后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2020年是挺不容易的一年,各種事情,種種,大家也都挺一言難盡的,好在還有幾天它就過去了。
Life’s a struggle,日子還要過,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勝意。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歡迎斧正、指點、拍磚…
寫作過程參考資料:
《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
#專欄作家#
王家郴 ,公眾號:產品經理從0到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喜歡網球和騎行的產品汪,目前奔走在產品的道路上,漫漫產品路,與君共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