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有輸入就會有輸出,而演講、分享會就是最好的輸出方式之一。每一次站在臺前分享,總覺得自己準備充足,等結束時復盤,就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本文作者復盤了自己在演講中存在的問題和閃光點,總結了一些經驗,與你分享。
2周前,筆者以分享者的身份上臺和大家聊了聊職業規劃&選擇的相關內容,這也是筆者人生中第一次面對面做分享,而此前更多地都是在以聽眾的角度去參加一些線下的產品分享。這次雖然是以分享者的身份出發,但自己卻從中受益頗多,故寫一篇沉淀復盤,希望今后可以在演講層面做得更好一些。
在此前陸陸續續參加過為數不多的分享會中,我只對2個分享者有極深的印象,一位是某公眾號作者Mandy,一位是來自于前支付寶技術總監David。
這兩位的分享都是在2018年,為什么過去了快3年,筆者還能仍舊對他們印象頗深呢?
其實就是因為相對于其他分享者,這兩位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切入點,而大多數人的分享都或多或少存在假大空、專業詞堆砌、自說自話的問題。
Mandy是我第一次參加產品相關分享會上的一位女產品嘉賓,相較于其他假大空和專業技術詞匯堆砌的分享者,她選擇了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即如何收集日常的產品靈感。其實會聽分享的大多數都是產品小白,講太多專業的詞匯很難去消化和吸收,但是Mandy所講對于小白既容易理解掌握,又很干貨很實用,她收集產品靈感的方法直至3年后的今日,我都記憶猶新。簡而言之,她演講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切入點和選材,是非常適合聽眾的。
另一位David,是來自于前支付寶的技術總監,他的演講主題是《當產品經理遇上互聯網》。為什么對他印象如此深刻呢?就是因為在一眾技術流中,他的演講風趣而接地氣,沒有太多堆砌的專業詞匯、沒有高高在上的指點態度,他的演講就仿佛你學有所成的表哥在和你講故事,這種親和的對話姿態讓聽眾在輕松而有趣的氛圍中引發了對產品經理的思考。總結來說,他演講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親和的姿態和有趣的語言風格。
聊完自己聽過的分享,再回歸到自己第一次的演講,整體而言發揮平平,有一些亮點,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那么下面也就整體做一個復盤,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一些。
遺憾和問題總是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就先捋捋問題所在吧。
一、問題
1. 價值描述過于抽象、缺乏吸引力
這里本身比較好的一點就是自己希望在傳遞方法論之前,能夠先講述該方法論的價值,即通過“學了這個有好處”來吸引受眾。但是價值描述內容過于抽象,有點無關痛癢地告訴對方“學這個對你是有好處的、能夠提升自我認知等”,但卻缺乏實實在在的吸引力、沒有切中受眾的痛點。
就像家長命令我們做事都通過一句“為你好”的借口來敷衍一樣,就算分享者是真的“為你好”去做了這次分享,但如若不能通過好的價值描述讓你對這件事產生學習的動力和欲望,通篇講得再多也只是徒然。
而如果我們能夠將價值描述部分設計地更為具體、落地和易感知,例如學了這個能直接幫助你業績翻倍、薪資有漲幅等等,也許能更容易吊到聽眾的胃口、吸引他們繼續往下看。
2. 設計互動環節時,未考慮參與難度及意愿度
參加分享會時,聽眾的預期本身就是以演講者為主展開,故都是抱著輕松的學習心態前往;但是聽眾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表達欲,不希望全程都被演講者“孜孜不倦地教誨”,本著互相尊重鼓勵發聲的觀點,所以筆者在演講中插入了2個互動小環節。
(互動一是自我剖析式的填空題)
(互動二是案例分析式的半開放選擇題)
整體而言,第一個互動稍顯冷清,第二個互動整體的參與度還是不錯的。初衷是好的,但為什么2個互動的效果差異這么大呢?
有2個主要原因:一是題型問題;二是隱私性問題。
首先第一點,選擇題框定了答案范圍,而填空題幾乎是完全開放式回答,那么相較于選擇題,填空題自然就難以在有限時間內給出答案。這讓我聯想到了用戶調研中的提問技巧,面對用戶提問時,如果問題本身是是或否、A或B的選擇題,用戶更容易做出選擇給出答案;而問題如果是開放式的問答題,那么用戶就需要仔細梳理思路、框定答案范圍、組織語言后再給出答案。2者之間的難度顯然易見。
如果要改進的話,這里第一個自我剖析式的互動就可以由問答填空題優化為一份選擇題表單(類似于心理測試),這樣也許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了。
其次第二點,涉及到自我剖析式的內容涉及到個人隱私,參與者愿意公布分享的意愿自然會比較低。其實在開始分享之前,就有朋友提醒過我這里隱私性的問題,但是個人還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分享稍稍施壓、希望聽眾能夠通過這次分享開始形成自我剖析的意識。
因為我們很多人的自我認知都來源于外界的評價,當我們太過于依賴這些評價的時候,往往就丟掉了最本真的自己。很多人可能直到成年了很久之后,才逐漸開始建立自己對自己的的認知和評價。因此,當時即使有涉及到隱私性的問題,個人還是執意保留了這一環節。
現場來看,大家幾乎都有在思考和落筆,從希望引發自我認知的目的來看,已經初步達到了預期;但是愿意互動和分享出來的表現卻不甚理想,這本身還是和答案的隱私性和私密性有關。
針對這一點,有位朋友在會后提出了一個很妙的優化點:輪流讓每個人去選擇說出自我剖析中的某一個小部分。輪流機制給互動賦予了一個“略顯強迫性”的保障,但人人都要說,也有效地保證了公平;只選擇說自己某一小部分答案,也能夠有效保證個人隱私性,讓大家更愿意參與進來暢所欲言。在這樣暢所欲言的輕松氛圍下,也能夠加深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之間的了解和關系。
3. 演講節奏較為平緩,缺乏張弛節奏
以前開會最多的就是需求評審會,只用踏踏實實地過需求就好;但是演講不太一樣,他就像你一個人在臺上說單口相聲,大家都在看你“演出”,當你整場演出節奏平緩、缺少張弛和高潮時,聽眾很容易就會跑神或是覺得無趣。
很明顯,我的這場“演出”中除了互動環節有一點點氣氛之外,剩余的部分都是內容分布很平均、演講節奏比較平緩的狀態。當然自己也不好意思去問大家是不是有些地方覺得無聊,但是換作自己是聽眾的話,可能就會有一種“你講的都對,但是我可能沒有太多記憶點“的感覺。
反思下來,這里還是需要根據受眾的注意力和思緒來設計演講節奏,而不是填鴨式地自說自話。
例如,人類能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的最長時間在15分鐘左右,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15分鐘為一個小節點?前面10分鐘以難度較高、需要仔細傾聽和理解的內容為主,后面的5分鐘就設計一個截止當前節點的總結和提煉,以此前出現過的結論歸納為主,既能讓受眾在這5分鐘內精力可以有所輕松和放緩,也能給受眾創造一個熟悉而頗具收獲的感覺。
這里就突然聯想到說唱音樂中定期會拋出的點睛之筆punchline,定期給予聽眾一個小高潮,讓疲倦的聆聽產生新的刺激和興奮感,這樣可能會讓你的演講更具節奏感和記憶點。
除了調整整體設計來優化節奏之外,還可以考慮通過在演講中有意識的留白來提升節奏感,即講完一個較難理解概念之后,需要進行短暫的停頓并進行反問式的交流。
為什么這種方式可以提升演講中的節奏感呢?這是因為對于聽眾而言,一次演講中肯定有一部分內容熟悉易懂,而另外一部分內容較為晦澀難懂。熟悉易懂的內容可以整場念稿、一筆帶過,但晦澀難懂的部分就需要給予聽眾足夠的思考和回味空間。這樣從聽眾聆聽和消化的角度而言,就能做到松緊結合,張弛有度。
最后提一個小故事,也是我想到通過這種留白的方式來優化節奏感的來源。
從初中高中開始,我就喜歡發現別人的口頭禪、喜歡給老師起外號=。=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時,就隨口講了講自己發現的一些其他同事的口頭禪,沒想到等自己這次演講之后,那位同事就私下和我說也發現了我的口頭禪(長這么大,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口頭禪是什么)。于是就興沖沖地問了她,得到的結果就是我特別喜歡說“舉個例子”和“比如說”(吃鯨.jpg)。
后來,仔細想了想為什么自己在演講中總會把這兩句話掛在嘴邊,其本質是認為自己所表述的內容對方可能沒有理解,這里可能是低估了對方的理解能力亦或是低估了自己的表述能力,從而導致自己習慣性地想通過舉例的方式輔以說明。本身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忽略了聽眾的接受程度。如果對方沒有理解,舉例說明自然是能夠有所幫助;但若對方已經領會,再頻繁舉例反倒會顯得畫蛇添足、啰啰嗦嗦。同時,舉例也可能存在不匹配、難以準確體現論點的風險,反而更容易讓聽者云里霧里。
所以,適當的進行留白后,再通過神情等表現去判斷聽者的理解程度。如果對方不甚理解,再考慮舉例加以說明;如果無法判斷聽者是否已經消化理解,那么可以反問一下“這里有沒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若答案反饋出確實存在疑惑,再考慮去進行舉例。
總結完比較明顯的3大問題之后,下面來簡單說說本次分享中的一些小亮點。
二、亮點
1. 設立了互動環節
互動環節的設計其實是借鑒了此前一位同事的分享會。在他整個分享過程中,互動環節可以算作點睛之筆,整個分享都因為互動環節而變得有趣而輕松。在當時聽完之后,我就決定了輪到自己上臺時也要對應去增設一些互動環節。
2. 結構層次清晰
1、2個小時的演講,內容其實還是不少。在這么多新知識的前提下,保證聽眾能夠理解主題和快速消化,這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整個PPT中,筆者通過視覺效果對內容結構進行了較為明顯的劃分;同時,為了實現金字塔原理中“先入為主”的理念,在PPT標題、目錄和論點歸納之處,都先清晰地列出總論點,再敘述子論點和論據。
這樣,聽眾能更容易get到內容之間的關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更容易跟著演講者的思路去思考。
3. PPT模版樣式簡潔有設計感
肯定有人會說:內容更重要,整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雖然PPT樣式好看不算一個很大的亮點,但是筆者認為人人都喜歡美的東西,在符合自身風格和演講基調之上,盡量讓自己的PPT更好看一些,也是一個視覺上的加分項。當然,如果每次都花大量的時間在模版上,那自然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未來有可能的話,可以找朋友幫忙設計一個自用的固定PPT模版,既能符合喜好、形成自己的風格,也能減少在視覺樣式上的時間投入。
分享,從形式上來看似乎是演講者在單方面輸出,但分享前,演講者需要系統而深入地再次整理既有知識和經驗,分享過程中,也會通過聽眾的提問和疑惑再次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二次咀嚼和重新審視。由此來看,演講者本身也成為了這次分享收獲最多的人員之一,那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冰冰醬;公眾號:setmefree
本文由 @冰冰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