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一定處于劣勢么?

編輯導讀:內向的童鞋是不是總是聽見父母嘮叨:“你要外向一點,不然在職場上很容易吃虧的。”內向與外向只是不同性格的表現,沒有優劣之分。內向性格的人應該如何在職場上“升級打怪”呢?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刻板印象,會溝通的人都是性格外向、能言善辯的;而性格內向的,不善言辭的是做不了成功溝通的。

我曾經也有這樣的想法,因此也一度懷疑自己適不適合做產品經理,畢竟產品人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溝通、協作中完成的。

再回首我的職場初期,由于自己性格內向,也不夠自信,對自己職場生活充滿著擔憂和恐懼,被下面這些情況所牽絆著:

  • 在公眾場合害怕做自我介紹。
  • 日常不知道跟同事聊什么,很難融入到團隊。
  • 自己遇到了問題,不懂得向外求助。
  • 每次需求宣講就像是進戰場一樣,瑟瑟發抖。
  • 第一次給領導匯報,自己緊張到說話嘴瓢。
  • 害怕跟別人沖突,溝通中屬于妥協方。
  • 很少去其他辦公室交流,甚至有點抵觸跨部門溝通。

以上這些溝通阻礙和害怕,都是因為在自己的掌控外,自然選擇的自我封印。

我在無意識中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隱形透明人,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自己變得唯唯諾諾,經常被人忽視,大家都會默認我可以,我沒意見。而產品經理工作本身就帶有著思辨性,我必須要突破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

我內心還是渴望改變的,經過我的不斷嘗試和跌倒,我終于從一個溝通隱形人轉變成一個職場溝通達人。現在的自己,幾乎每次都可以高效達成自己的溝通目標。

我的轉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用文字代替正面溝通;第二個階段,多去傾聽,充分尊重對方的表達;第三個階段,學會針對性反饋,有效達成溝通目標。

發生這樣的轉變,具體經歷了哪些心路歷程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01 文字溝通,讓溝通有呼吸感

我曾經是一個害怕溝通的人,擔心溝通沖突、也擔心自己無法應對,這樣的心理狀態也加重了我的職業不自信。

不擅長對話溝通,我就先文字梳理,用訓練自己文字溝通能力的方式,幫助自己表達想法。

這樣相比直接對話溝通,多給了自己一些思考緩沖時間,也給對話創建了一個有呼吸感的環境。我們可以根據目標設計好每一次溝通內容,在文字溝通中,顯示出尊重的同時,不斷傳遞自己的專業性和職業操守,這也是樹立形象很好的表達方式。

比如,『和業務方確認需求』這個溝通場景,我會將文字記錄下客戶的反饋,整理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在聊天中進行逐步確認,最終形成一個溝通后的完整需求方案給到客戶,這樣減少客戶思考時間,也能達到需求確認的目的。

再比如,『和開發人員探討需求』這個溝通場景,開發人員對需求有異議,需要和我進行探討,我們在文字溝通中,你一句,我一句,我會特別覺察出開發人員的實現思維和我的思維差別,這個溝通過程也能成為后續學習的資料,最終達成的需求結果也會記錄在項目組溝通群,達成溝通閉環、信息同步。

結合一個產品人的日常溝通,從工作環節角度大致可以劃分幾大類:

  1. 調研、需求分析階段:和業務方確認需求、和領導匯報、確認方案
  2. 項目開發階段:和開發、設計、測試等人員溝通需求、給項目組成員分配任務、同步項目進度
  3. 上線培訓階段:預約培訓溝通、培訓反饋溝通
  4. 系統運維階段:接收客戶反饋訴求的溝通、向客戶反饋功能更新

產品經理日常溝通案例

溝通反饋案例

以上的日常工作溝通場景,我們能采用文字溝通輔助我們完成溝通目的,有3點好處:

  1. 溝通結果確認,可追溯源頭。
  2. 溝通痕跡留存,后續查找溝通內容。
  3. 溝通做到及時反饋,達成溝通閉環。

文字溝通幫助我養成了很好的工作習慣,也沉淀了我大量的思考內容,后續讓我有了可以對話溝通的思考基礎。

02 學會傾聽,有效獲取溝通信息

文字溝通本身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我們有時候感受不到對方真實的情緒和狀態;有時候得不到對方的及時回復而內心焦灼;有時候也會因為字詞表達理解不一致,在無意識中冒犯了他人而不自知等。

況且在很多時候,主動發起溝通的一方會決定溝通的方式。

這時候,學會傾聽很重要。

職場的溝通,都是圍繞解決問題為核心的。而聽懂對方的意圖是溝通的起點,這里學習了花不脫老師的「結構化傾聽」公式,這一招我屢試不爽,我也是在學了這個課程后發現自己在無形中一直在應用。

結構化傾聽=接受事實+感受情緒+理解對方期待的行動

我們運用這個公式將我們頭腦中聽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合,就知道問題的重點是什么了。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溝通場景:

客戶反饋給產品經理系統出Bug了,自己辛辛苦苦上傳上去的文件都不見了,導致客戶非常的生氣和著急,表達了很多暴跳如雷的情緒。問我該怎么辦?

我會先在頭腦中快速將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結構化分類:

  • 事實:客戶上傳的文件不見了
  • 情緒:客戶很氣憤和著急
  • 期待行動:快速解決問題,找到文件。

因為客戶更多表達的是情緒的內容,我需要剝開情緒找到事實和期待的行動。

我的溝通順序是這樣的:

  1. 請放心,我們會全力協助解決,讓客戶心安;
  2. 詢問問題,將問題定義清晰,比如比如客戶如何操作的,是否出現了什么報錯的提示等。
  3. 給客戶傳達解決方案和解決時間。最終給到客戶期望的行動方案。

由于工作任務安排,我開始和更多的同事合作,開始多次向領導匯報、開始跨部門溝通等,這些促使我要進一步打開自己,突破自己的內心屏障。

走出自己原有的舒適圈,突破“恐懼”的情緒,讓自己勇敢面對更多挑戰。

我發現第一次和領導溝通很緊張,第二次就好一些,第三次、第四次就很穩了…突破自己就是一次次嘗試,經歷了青澀、窘迫后的自我蛻變。

當我們和客戶、同事、領導進行溝通時,一定要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表達出他們的想法,盡量不去做打斷。在聽的過程中,是你獲取關鍵信息的時刻,你能聽清楚對方的意圖,就能更好地做針對性的反饋了,距離成功溝通就完成了一半。

03 針對性反饋,積極應對溝通對象

我們公司有個前端工程師,跟他合作過的人都說好。我也合作過幾回,果然是真香。我仔細觀察,發現了他身上優秀的特質,便是做到了積極溝通。

每次我找他修改前端問題,他都是一種很積極地姿態響應,先評估出解決時長給到我,在過程中有疑問都會找我確認,有更優的解決方案也會給我溝通探討,然后解決完之后會把結果告知我,完成溝通閉環。

這看似簡單的工作習慣,給大家傳遞的印象就打上了「靠譜」「追求質量」「積極解決」這些標簽。

我便嘗試向他學習,現在的自己雖說算不上職場交際花,也讓我的職場溝通更加順暢了,至少每天上班的心情都是愉悅且充滿激情的。

用花老師積極回應的公式法,也是非常的貼切和具有實踐性。

積極回應=確認需求+需求的合理性+不超過三項行動計劃+開放性結尾

具體如何去理解呢?我們將積極回應分為四個步驟:

1)第一步,確認對方需求

比如“我理解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2)肯定對方需求的合理性

比如“感謝你有這么高的期待,我覺得很受激勵”。

3)我怎么行動

你的行動不用太復雜,抓最重要的告訴對方就可以。最好是立即能做的,不超過3件。

4)設計一個開放性的結尾

比如“我現在是這樣想的,您有什么建議?”這樣就能讓對方把你的話接過去,像傳球一樣,互動起來。

我們回應的第一句,永遠給對方傳遞一個肯定。這樣溝通的基調會是和諧的,而不是沖突,切忌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身上,尊重不同的聲音。

前兩天,我就遇到這樣的一個溝通場景:領導說,系統新需求的功能最好能在年前上線,這個功能過年后就開始要使用了,比較緊急,趕緊安排開發,看看有什么困難不?

我的思考方式和回復如下:

第一步,確認對方需求,我們年前上線的功能范圍是不是XXX,梳理功能清單。

第二步,肯定對方的合理性,年后在做工作的時候是需要用到這個功能,確實是比較緊急。

第三步,我想這塊功能需要:①先找開發人員評估時間;②我梳理一個項目開發方案;③我將開發人員協調進組。

第四步,設計一個開發性結尾,領導,您看我先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完,再找您匯報可以嗎?

最后評估和探討的結果是年后第一周完成,項目方案里都把所有難點和項目進度一覽表都描述的很清晰,有這樣一份依據,領導很難說不同意了。

在我看來,職場溝通的本質是方案力,是通過溝通獲取結果。所以自我情緒、事件的困難度、工作偏好,這都可能阻礙我們的溝通結果。一個內向的產品經理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帶著方案力去溝通,依然可以在職場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04 寫在最后

我是一個內向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不斷通過產品思維優化自己的產品經理。內向的我在多觀察、多思考、多學習中,逐漸擁有了洞察力。從文字溝通的訓練中獲得溝通思考,在傾聽結構中快速獲取溝通信息,在積極回應中收獲溝通目的。在溝通中不斷優化自己,和同事間處于舒服的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也是充滿愉悅的。

關于職場溝通,你有什么心得呢?歡迎留言分享,也希望我的文字對你有所啟發~

 

作者:美玉姐姐,一枚成長中的B端產品經理。公眾號:Beryl的產品世界

本文由 @美玉姐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一定處于劣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