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若想更好地洞察用戶需求、提升用戶的產品體驗感受,產品設計可能需要結合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來進行設計規劃,從而做出成功的用戶體驗設計。本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一些與產品設計相關的心理學設計原則,一起來看一下吧。
眾所周知,一個成功的用戶體驗設計秘訣在于理解用戶想要什么,并且讓用戶擁有一種意識,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因此,心理學成為了產品設計系統、界面和體驗的關鍵考量因素。
面對心理學龐大的知識范疇,最佳的切入方式就是從基礎概念開始。讓我們來看一些產品設計師應該稔熟于心的心理學原則吧。
一、錨定偏見 Anchoring Bias
讓我們來舉個例子,當你去買手表時,第一款手表標價 150 美元,這超出了你的預算。之后你又看到一款 125 美元的手表,同樣超出了你的預算,但這個新價格看起來更加合理。同第一款手表價格相比,這個價格讓人感覺更好。
這就是錨定偏見:我們會對獲取到的第一個信息產生很大的依賴,在做決策時會將其作為參考點。
因此,后續判斷會受到第一條信息的影響。
在設計產品時,頁面頂部的輪播圖就應用了這個原理,通過展示它的核心信息來影響用戶。用戶首先看的內容,就像錨一樣被固定在大腦中。之后,用戶會根據第一印象,掃描更多內容,更快速地理解和使用該產品。
錨定偏見會對談判和產品定價產生巨大影響,進而影響用戶愿意支付的金額。不僅如此,它甚至還會影響法庭的審判結果。
二、生存偏見 Survivorship Bias
讀過比爾蓋茨和馬斯克的人生經歷后,人們似乎迷上了成功輟學的神話。如果他們可以做到,為什么我不行呢?
這些故事可能掩蓋了錯誤的判斷。在現實中,一個成功的故事背后有成百上千個失敗的故事,這些失敗的故事可能由于生存偏見而沒有被人關注到。
而只關注成功故事會導致生存偏見,它扭曲了人們的判斷,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因為我們傾向關注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忽略那些沒有幸免的人。
生存偏見最著名的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武裝部隊打算用防護裝甲加固受損的飛機。于是,他們決定檢查那些已經返回基地的飛機,以確定飛機最容易受損的部位。他們發現飛機的尾巴、翅膀和身體布滿彈孔,便決定保護這些區域。
但是,美國統計學家亞伯拉罕·瓦爾德注意到,他們只觀察了那些返回基地的飛機,沒有觀察未返回的。而事實上,后類飛機的損壞才是最致命的,尤其是對發動機的保護。后來,基于他的這點思考,挽救了很多生命。
生存偏見是無處不在的。不論是工作,日常生活還是產品設計的決策中,都應刻意避免這種偏見。
當工作方面,你需要針對業務特性采取獨特的方法,并且把所有可能的角度、變量考慮進去。從成功故事中獲取靈感固然重要,但是吸取失敗的經驗也同樣關鍵。
產品設計師或許認為,在產品中添加對某些人群有用的新功能,便會帶來積極的結果。但是結果可能是反向的。因為在此之前,你只看了用戶的正面反饋,忽略了所有負面反饋。
永遠要考慮那些看不到的東西。
三、誘餌效應 Decoy Effect
誘餌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在兩個選項之間抉擇時,新引入的第三個選項很容易被拋棄。
誘餌選項的引入是為了將用戶推向那些預期的選項,這些預期選項通常超出了他們的實際需求。但這些微妙的 “推動” 并不意味著操縱或者限制用戶的選擇。
誘餌效應的好處在于,它使我們感覺自己做出了一個獨立且知情的決定。這也是誘餌效應如此有效的原因 —— 它讓人們感到理性和自主。
國家地理雜志進行了一項實驗來證明這種效應。當人們只能選擇 3 美元的小份爆米花和 7 美元的大份爆米花時,人們大多數會購買小爆米花。但是,當推出 6.5 美元的中份爆米花時,大份爆米花的銷量會顯著增長。新選項使用戶購買了比原本更加昂貴的替代品。
四、知識鴻溝 Curse of Knowledge
知識鴻溝是一種認知偏見,當人們沒有意識到與其他人存在背景和信息差時,就會發生這種偏見。
深入研究某一領域的人會發現,當他們在向別人解釋一個基礎概念時,很難把自己代入一個初學者(或對該內容零認知者)的角度。
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往往會被忽略掉。
可以借助具體的事實或生活中的故事,來避免模糊的表達,消除知識詛咒。舉個例子,聯邦快遞為了避免向消費者傳達抽象的信息,通過一個真實故事,來講述他們如何按時交付包裹,無論遇到什么阻礙,他們都在踐行品牌“守時世界”的口號。
這些真實的故事更容易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增強品牌的信賴感。
在設計產品或向消費者介紹新功能時,設計師必須謹慎對待這一鴻溝。把用戶的背景刻在腦中,可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甚至會對產品體驗產生負面影響。
每當產品更新時,你都需要站在新用戶的視角,就像第一次使用該產品一樣。從而更好地了解你的用戶,并且獲得全新的認知視角。
五、識別勝過回憶 Recognition over Recall
你是否認為多選題比開放式問題更易回答?或者,當你嘗試回憶某個人時,發現自己很難從記憶中找到他們,但是可以輕易從照片中辨認出來。
這些情景說明了識別勝過回憶。對人們來說,識別過去經歷的事情比從記憶中喚回更加簡單,后者導致了認知負荷的增加。而設計師的目標就是減少用戶被動記憶的次數。
舉個例子,某用戶經常早上 7 點使用 Uber 去公司。基于用戶行為習慣,Uber 會建議他把目的地設定為公司,從而節省完成任務的精力。
踐行這個原則最好的方法,是沿用那些已有的且符合用戶習慣的優秀設計慣例。不要浪費時間重新設計,還是選擇去優化設計。
六、總結 Key Takeaways
- 人們非常依賴他們所看到的第一條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作出后續判斷。設計師應該在 Banner 上 展現產品的核心信息,利用錨定效應,增強用戶對產品的感知。
- 人們傾向關注那些成功的故事,忽視周圍數以萬計的失敗案例,從而導致生存偏見,并產生錯誤的結論。因此,在業務或設計決策前,必須衡量各個維度和變量,避免產生認知偏見。
- 引入第三選擇,即放出一個誘餌,會影響人們對之前兩個選項的偏好。
- 人們通常很難理解與他人之間的信息差。因此,把他們放在一個初學者的角度來解釋基礎問題是困難的。
- 面對過去的事件,識別比回憶更容易,所需的精力也更少。
本文翻譯已獲得作者的正式授權(授權截圖如下)。
作者:Canvs Editorial
原文:https://uxdesign.cc/psychological-principles-every-product-designer-should-know-ddf051e8f6d8
譯者:王英睿;審核:張小璽、李澤慧、張聿彤;編輯:孫淑雅
本文由@TCC翻譯情報局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