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嗶哩嗶哩,是國內最大的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社區,活躍用戶超過1.5億,每天視頻播放量超過1億。其最大的特色是“彈幕”,獨特的視頻體驗超越了時空限制,讓B站成為互動分享和二次創造的潮流文化娛樂社區。本篇文章中,作者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對嗶哩嗶哩進行了分析。
一、為什么要寫這片文章?
自己入行交互一年多,最近從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30講》和《增長思維30講》獲得了兩套思維框架,并從中銘記了兩句話:“世界如此精彩,當然不能置身局外”,“愿你向世界交付你的價值”,于是想通過運用這兩套思維框架,重新審視各類產品,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客觀的人,并向世界交付我自己的價值。
嗶哩嗶哩,俗稱“B站”,從最早的二次元社區,到現在的PUGC(專業用戶產生內容)社區,以其新穎的彈幕形式、有趣的內容就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成為了當下國內規模最大的年輕人興趣聚集地。
隨著近年來大量新用戶的涌入,老一批B站的用戶都說B站變了,二次元的內容沒以前受歡迎了,生活區、舞蹈區、游戲區視頻成了b站的主流;也有人覺得B站沒以前有人情味了,早期那種和諧的氛圍不再;也有人說b站的低齡化越來越嚴重,水軍、帶節奏、跟節奏的風氣日漸嚴重。
人們總是在失去后懷念過往的美好,我本人是從2016年高考后開始接觸B站,一度成為了我生活中最主要的消磨時間的工具之一,一晃過了五年,也確實能感覺到B站變了,我很好奇當中的原因,因此想試著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分析B站,于此我把第三期的思維框架分析對象確定在了B站身上。
愿讀完這篇文章,你能獲得我所希望交付的價值~
二、B站是一款什么軟件?
先說結論,我認為,B站是一個以用戶增長為核心的信息流平臺。如果你以為B站是一個只看視頻的工具,那你就錯了。
主要是三個關鍵詞:用戶增長,信息流,平臺。分析一款產品,我更喜歡從長時間緯度上去分析,而不是針對當下特定版本的產品進行分析。
因為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其實是由各種外部和內部的因素所塑造的。B站成為現在的樣子,從最初的二次元社區到現在的潮流年輕人社區,其實是由企業基因、年輕人思維觀念的變化、市場大局所決定的。
1. 信息流
什么是信息流?字節跳動的張一鳴認為世界是由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組成。比如文字,語音,視頻,支付、都是信息流的一個分類。
你可以把互聯網想象成一條大江大河,無數的企業將大江大河中的水引入自己的支流中,使自己變得強大;所以互聯網的的競爭,本質上是流量的競爭,流量指的其實就是信息流。
張一鳴有一張世界版圖,就是一橫一縱。橫軸是信息流的各種品類:比如圖片是信息流,文本是信息流的另外一種,長視頻、短視頻、3分鐘視頻、15秒視頻都是信息流的一個品類。縱軸是人群:年齡、性別、各種標簽屬性劃分的人群。
這樣,橫軸和縱軸就劃分出了無窮多的格子。這就是字節跳動的世界版圖,所有格子的空白處,他們都在練兵,都在等待機會的信號,隨時推出新品。
我在下方試著畫了這張圖的一部分,從圖中你能看到B站主要占據在年輕人的視頻這一塊版圖,競爭對手有字節跳動、騰訊、優酷、愛奇藝等旗下產品,而為了確保用戶不流失,B站正在往動態、直播、短視頻方向做出嘗試,不斷擴品類來接住其他平臺離開的用戶。
2. 平臺和用戶增長
什么是平臺?美團副總裁張川的理解是:平臺首先是動態不平衡,你不知道你能在這里遇到誰;第二條,用戶彼此之間要產生網絡效應;第三條,用戶之間永遠有彼此的需求,無法握手,需要平臺從中撮合。
B站是一個興趣社區,里面有官方資源(番劇、劇集)、PUGC內容(up主生產的內容),用戶不知道會在B站里的哪個區遇到誰;視頻內容的傳播分享、up主作為流量源本身與普通用戶之間能夠產生網絡效應;用戶需要在B站獲得消磨時間的資源,up主和廣告主需要流量,彼此之間有需求,無法握手,需要平臺從中撮合。
一個社區如果符合“三近一反”,很容易就能熱起來,就是興趣相近、年齡相近、地區相近、性別相反;用B站的大多是年輕人,都喜歡酷酷的、新奇的內容,近年來大量由于B站從二次元宅社區開始轉變成年輕人興趣社區,大量女性用戶涌入,這三個特點加在一起,使得B站社區持續保持活性,新用戶不斷增多,保持持續增長,直至由最初的社區逐漸轉變成了平臺。
所以,如果你以為B站是一個只看視頻的工具,那你就錯了;視頻的本質是信息流的一種,把B站看成信息流平臺,你才能清楚看到B站除了我們認知中的最早的中長視頻和二次元番劇,還擴展了直播、短視頻、長視頻、文章、動態等品類,其實都是為了不斷整合信息流,以不斷擴大自身勢能,擴充自己的體量。
信息流整合是一方面,保住信息流是另一方面,這幾年B站百大up主儀式感越來越強,不少up主已經簽約B站獨家,很多番劇、影視版權也開始被官方簽獨家,這說明B站正在創建自己的信息流壁壘,以保住自己的核心資源不丟失。
三、B站解決了用戶什么樣的痛點、癢點、爽點?
什么是痛點?我們的底層情緒有愉悅、不爽、恐懼、憤怒。痛點來源于恐懼,人內心恐懼什么,什么就是人的痛點。要特別注意難受不是痛點,不能拿用戶的難受點當作痛點。
比如在知乎上搜索為什么喜歡上b站,有人說是因為在B站看視頻沒有開屏廣告,但是看廣告只會讓用戶感到難受,而不會讓用戶感到恐懼。
也有人說來B站是為了消磨時間,但是消磨時間這個點太寬泛了,有太多的游戲、視頻、音樂類應用都在幫助用戶消磨時間,而且消磨時間的背后也沒有讓太多讓用戶感到恐懼的點,在消磨時間這個點上B站其實沒有什么競爭力。
“消磨時間”其實更適合去做爽點,比如王者榮耀的激烈對決過程中帶來的持續爽感,刷抖音短視頻全屏、快節奏、娛樂化的沉浸式體驗,愛奇藝、騰訊視頻大量的獨家版權影視、獨家綜藝都能給用戶帶來爽感。
我覺得,B站用戶的恐懼來源于失去認同感,一個人的內核是存在感,而存在感需要確定的依賴來滿足。
人其實是群居動物,需要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在B站,能與很多有相同興趣的人在不同的時間維度進入同一個視頻,能夠在彈幕和評論中即時看到與自己相同想法的反饋,把觀眾的情緒調到一個維度上,帶來群體的認同感。
早期B站是以二次元內容作為切入點的,圈子本來就小眾,“宅用戶”們能在B站找到群體來安放自己的存在感,保持距離和隱私的同時還能通過彈幕評論來交流,營造了很好的社區氛圍。
隨著用戶不斷增長,B站開始破圈,二次元內容其實并不能覆蓋快速增長的用戶群體的需求,于是B站拓展了科技、游戲、生活、娛樂等視頻品類,鼓勵用戶自發生產內容,最重要的是為用戶帶來群體認同感的初衷始終保持不變,于是B站就成為了你現在所看到的的樣子。
什么是癢點?
癢點滿足的是內心的虛擬自我,虛擬自我就是:想象中的那個理想的自己。你情不自禁投入、關注的內容,是你的虛擬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個投射。
很多網紅產品利用的就是癢點,網紅產品賣的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要滿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認為只要用上網紅推薦的產品就會變成網紅所營造的生活。
B站的游戲區、數碼區、特別是生活區的崛起都是迎合了用戶的癢點,游戲區、數碼區里主播高超的技術、不低的價格門檻、高質量的產品、特色的解說風格等都滿足了年輕用戶心中虛擬自我對新鮮的、酷的事物的癢點。
生活區的Volg、寵物、跳舞類視頻更是如此,up主們的穿衣打扮、妝容、發型、生活場景、語言談吐都能讓用戶的虛擬自我進行投射,這對于近年來B站大量涌入的年輕女性用戶來說及其有效,所以能觀察到生活類up主漲粉是很快的。
打開首頁熱門,你會發現二次元類視頻上榜的數量早不如從前了,相反游戲區、數碼區、生活區的視頻正成為熱門中的常駐品類,2020年百大up主名單中不小的一部分都是生活區的up主。
什么是爽點?
一種崩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滿足的感覺就叫爽。看視頻,不斷有彈幕飄過,到了一個小高潮點,立即有大量與自己情緒相同的彈幕涌入,爽感油然而生。
一個好的視頻內容懂得引導用戶情緒,B站電腦端能看到各個節點的彈幕數量,彈幕數量最多的點往往就是視頻的高潮點,是觀眾情緒被調整至高度一致的時候。
四、B站為什么留存高?
我們都知道B站用戶留存率高,可是為什么呢?
相比其他視頻網站,抖音、快手、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都標準地符合“用完即走”的理念,總感覺B站給了我一種更親近的感覺;情感來自共同記憶,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共情的情緒共振。你跟一個人的關系好不好,其實在于你了解對方多少信息,什么是朋友?
朋友就是在交流后你們對于某些話題某些事有了共同記憶,聊的投機,自然就成為了朋友。什么是親人,親人見證了你的出生,為你作為新生命誕生而感動,伴隨著你成長,親人是與你在你的生命旅程中擁有最多記憶的產生最多共情的人。
為什么B站留存率高?其實是因為你和B站中的群體有了共同記憶,產生了情感,于是留下來了。
在B站有各種區的視頻up主,在視頻下你能找到與自己共同興趣的群體,在彈幕和評論中看到相同想法的內容,情緒被一齊調動,這些都是用戶在B站的共同記憶。
為什么很多老用戶說B站變了?
其實是因為新用戶其實沒有過去二次元社區內的共同記憶,無法產生情緒共振;但這其實問題不大,因為二次元文化在現在仍然是屬于小眾文化,在大局上看二次元也只是一塊覆蓋面大點的地罷了,而其他區的群體在B站也有了一席之地,新用戶一樣能夠在B站擴充的其他品類區中尋找共同記憶,只要這個確定感沒變,B站的留存就不會低。
五、B站的盈利模式?
很多app,視頻類網站的收入的核心來源都是廣告收入,老牌的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廣告時長越來越長,開屏廣告、中間插播廣告、貼片廣告,視頻兩側都是廣告,恨不得在整個網站都放滿廣告。
B站依然保持著當初的傳統,開屏沒有設置任何廣告,app首頁中也盡量少量地投放廣告,這一做法使得B站在最初的幾年持續虧損,但也幫助B站吸引了大量用戶,反而使B站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
在知乎上搜索B站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大會員、游戲運營、直播、周邊商城、推薦廣告位、線下漫展等,這里我用了梁寧老師交付我的三級火箭模型。
三級火箭架構是:第一級:頭部流量,第二級:沉淀某類用戶的商業場景;第三級:完成商業閉環。
第一級火箭一定是高頻應用,三級遞推一定是高頻推低頻。嗶哩嗶哩app是第一級火箭,是頭部流量,大量年輕的精準用戶在上面聚集;早期二次元信息流的頻率其實是低于年輕人的文化信息流的頻率的,根據高頻推低頻原理可以很容易理解B站為什么會從二次元社區轉型成年輕人的文化平臺。
正是因為年輕人文化平臺足夠高頻,所以B站除了中長視頻外,還可以推出更加低頻的游戲、直播、周邊、文字動態、短視頻(剛剛起步)等低頻板塊。
第二級火箭是B站的直播板塊、B站各種代運營的游戲、周邊商城、漫展、會員等沉淀年輕用戶的商業場景。第三級火箭是就是會員付費、用戶付費刷禮物,游戲充值,購買周邊商城、漫展門票等商業轉化。
六、B站的用戶畫像是什么?
梁寧老師交付了我兩套用戶畫像,一套是《羊群理論》,一套是《大明、笨笨、小閑》,羊群理論可以用于理清B站的社區運營,“大明、笨笨、小閑用戶”可以用于理清B站的盈利路徑。
1. 羊群理論
簡單講一下羊群理論,羊群理論講的是你有一片草地,首先你得引入第一只羊,你得為它提供你的資源讓它在你的草地上活下來,如果羊吃了一口草,死了,或者走了,再也不回來,就說明你提供的產品本身有問題;如果羊吃了草,留下來了,但是不快樂,就說明你的產品讓用戶感覺不夠爽,痛點解決得不夠徹底。
然后,草地上的羊多了,就有了頭羊;頭羊能夠幫助企業管理羊群,因為企業的資源有限,所以把羊群給到頭羊管理,能夠幫助企業節省資源。草地上的頭羊越多,就越能產生網絡效應。
羊多了,就引來了狼,企業靠把羊賣給狼來獲得盈利,幾乎所有的社區產品都可以用這套羊群理論來分析。
套在B站這個產品中就是:普通用戶是一只羊,B站中的資源就是喂養羊的草,普通用戶在視頻、彈幕、評論中獲得愉悅感和爽感。
up主則是這片草地上的頭羊,幫助B站管理自己的粉絲群體。B站的up主多了,就能產生網絡效應;網絡效應能讓圈子熱起來,最近B站經常能引爆出各種up主的大料,首頁能看到各種官方和up主的聯動,這些都能夠產生巨大的網絡效應。
草地上的羊多了,就會引來狼,B站就會把部分羊賣給狼,來獲得利益,狼是誰?
一般來說,B端商家是狼,他們通過買B站廣告推薦位來獲得流量。同時B站也會把一片比較貴的羊吃起來更爽的草地圈起來,羊得交門票錢才能進,這就是許多視頻網站都在做的會員系統,是靠剪羊毛得利。
有趣的是,B站中的頭羊也會做把羊賣給狼的買賣,許多up的營收中除了官方的視頻激勵,和商家合作的廣告收入占著很大一筆;更有趣的是,羊也體諒up主把自己賣給狼,甚至up主打廣告成了一種可接受的行為。
不同于優酷、愛奇藝的是,B站由于沒有開屏廣告,廣告的覆蓋率并沒有那么高;早期B站沒有廣告是吸引和區別其他視頻類app很重要的點,其實廣告并不是也成不了B站的主要收入來源,嗶哩嗶哩這家公司只把B站作為高頻流量入口,而將主要的變現手段放在了代理的游戲等其他業務上,這其實是B站的“三級火箭”策略。
2. 大明、笨笨、小閑
大明、笨笨、小閑是三種心態的用戶。大明是明確知道自己要買什么,笨笨是不知道自己要買什么,小閑是壓根沒有花錢購買的需求。
B站大部分玩家都是小閑用戶,大家來B站,其實只是為了消磨時間,突然跳出一個電商廣告讓你買轉化率其實不高。所以b站商城里幾乎只賣周邊、漫畫等利潤高,單量需求小的商品。
我一直很難理解商家會找up主接廣告這件事情。互聯網商業的本質是流量*轉化率,根據知乎上的信息,找一名B站up主合作接廣告的費用大概是粉絲量的10%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十萬粉絲的up主廣告費用是一萬元左右,百萬粉絲級的up主廣告費高達幾十萬。
就算B站不同區的up主擁有精準的興趣定位、年齡定位的用戶,但大多數來B站的用戶都是小閑用戶,他們本就沒有購買商品的欲望,up主的廣告方式大都是與商品不相關的文案主題+文末廣告,關聯度本就不高,而且B站官方會在up主投稿視頻明確區分是否有商業合作,再加上B站的推薦機制,帶有商業廣告的視頻流量一般不會高。
除非商家本身是大品牌,合作只是為了增加新的年輕用戶的認知而不追求轉化率(比如前陣子各大up主都在推廣的某某電動牙刷,其實是為了增加用傳統牙刷的年輕人對電動牙刷的認知,刻畫品牌印象),否則怎么想都是樁不太合算的生意,有這些錢去電商平臺燒直通車直接找笨笨用戶不好嘛?
由以上兩套用戶畫像我們能分析出b站的運營方式與盈利模式,從而可以根據這兩套用戶畫像中得到例如頭羊數、點擊率、轉化率、利潤、日活等數據。
但其實我們是無法從這兩套用戶畫像中得出b站的用戶具體是什么樣的,因為這兩套用戶畫像使用幾個標簽就高度概括所有用戶,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個體,不能將用戶視為簡單的沒有感情的標簽,也太角色化了,沒有看清真正的用戶得出的結論很容易以偏概全。
在行業內這種狀況就叫做“老鼠尾巴”,意思是你以為你看到了全部,其實你只看到了大局的一部分,所以我用上了梁寧老師交付給我的用戶故事。
七、B站的用戶故事是什么?
一個好產品,從一個好故事開始,你的產品服務的用戶有多廣,就得看你有多少個典型的用戶故事。用戶研究,重要的不是零散地收集數據,拿數據證明自己的對錯,而是建立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數據是常態和結果,細節體驗,不同場景的可能行,不同人群模式的不同體驗,故事比數據更重要。我列了幾個我所觀察到的用戶故事。
- 一個年輕人,生活中比較宅,喜歡上了二次元文化,在B站有大量的獨家免費番劇,帶著彈幕看很熱鬧,而且從中找到了自己興趣社區。
- 一個年輕人,只是想消磨時間,厭煩了其他視頻平臺120秒的開屏廣告,在B站看有趣搞笑的視頻,沒有廣告,立馬就能播放,感覺很方便。
- 一個年輕人,生活中喜歡制作一些視頻發到網上,結果在B站有了一定的關注度,還能帶來一定的收益,成為了某個區的up主。
- 一個年輕人,生活中感到孤獨,又恐懼社交,在B站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有滿足自己癢點的露臉up主,在彈幕和評論區中能找到群體的認同感。
- 一個年輕人,不會做視頻,但喜歡表達自我,展現自我,喜歡在視頻的彈幕評論區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偶爾還能獲得其他人的點贊,獲得了認同感。
從以上用戶故事,能看到B站聚集了宅、恐懼社交、孤獨、消磨時間、發布者等年輕人群體,很多用戶喜歡表達自己,樂于在彈幕、評論中發布自己的想法,或者發布視頻來獲得存在感。
B站為此提供了彈幕、評論區、獨家番劇、視頻投稿、視頻激勵、視頻推薦機制等特色功能,并且努力營造興趣社區的氛圍,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八、B站的用戶是一群什么樣的人
騰訊的馬化騰說過,年齡越大越怕自己會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年輕人都會被稱為”跨掉的一代“,但從我的觀察中發現,B站的用戶真的是有主見、有想法、有正義感的一群人。
B站中話題討論類視頻下的評論區常常會有不少有思考的高贊評論,在B站營銷號是很難存活下來的,它能被用戶在評論區下一眼識別,并且抨擊舉報他們。
但同時也是因為年輕,所以往往不那么客觀,容易被帶節奏,而且思維深度上有著年輕人特有的不成熟,情緒上容易激進;最近的小米高層稱“得屌絲者得天下”,千萬粉絲up主貶低粉絲被封,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反映了當代年輕人自卑的心理。
互聯網受歡迎,就是因為用戶能夠在這里找到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需要壓抑、要繃著和要撐著的東西,在互聯網所提供的這些服務中,可以得到安放。
B站在2019年發布了一段稱為《后浪》的宣傳視頻,當中演講者慷慨激昂,背景里一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在跳舞唱歌,滿臉洋溢著笑容,贊揚著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羨慕我們比過去有了選擇的權力,呼吁后浪們向前奔涌。
然而這一“美好”的幻想瞬間就被打破了,評論與彈幕中立馬就有人反映那不是自己的生活,其實b站的年輕人中更多的是每天為學業操勞的中學生,是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的大學生,是為了生活奔波加班的打工人,是在現實生活中渴望獲得認同感的一群孤獨的人。
這才是大部分當代年輕人真實的樣子,而視頻中所描述的美好,只不過是少數人才能擁有的生活罷了。
B站的年輕人真的是一群無比真實的人,我能從中感受到很多年輕人有自己的思考,普遍接受了教育,有審美,追求公平公正,不懼權威,內心充滿正義感,這真的很難得,我對當代年輕人充滿了夸贊之心,我相信我們其實是“崛起的一代人”。
九、結語
總的來說,bilibili俗稱小破站,今年剛好是十周年,經歷了視頻版權大戰,短視頻大戰后,仍然在互聯網中占據一席之位。
拋棄了視頻網站很重要的廣告收入,憑借著用戶自發生產內容,極強的社區運營,走出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成為了今天年輕人手機中留存率很高的品牌應用,真的是一段很勵志的故事。
B站能走到今天的地位,正是因為十年來始終帶給用戶確定的認同感;情感來源于共同記憶,B站留存高,來源于用戶在B站社區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群體,其特色的彈幕氛圍、社區氛圍使得年輕人生活中需要壓抑、要繃著和要撐著的東西得以安放;也有許多人因為成為了頭羊,成為了up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獲得了成就。
B站也許從來都不完美,在版權上從來沒有什么競爭力,但B站始終為用戶提供了確定的認同感,才讓用戶持續產生依賴留了下來;就好像我們對我們的父母,當我們不依賴他們,即使千恩萬謝,也是會離開,產品和用戶之間也是如此。
梁寧老師在《人生邏輯大于商業邏輯》中講到: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對方要的那個確定性你是否還能提供,對方是否還依賴你,這才是關系的關鍵。
本文由 @努力的橙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嗶哩嗶哩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