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內卷」似乎越來越嚴重的今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激烈的競爭。那么堅持什么樣的方法,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會具備長久的的競爭力呢?小付最近讀了老王的分享,深受啟發,整理分享給大家。
一、第一個故事:發現并堅持遵循規律
2005年前后,當時的主流看法是互聯網只能做陌生人社交,連QQ上都是陌生人為主,因為陌生人之間啥都敢說可以暢所欲言。
而校內網的團隊發現自己的網站沒什么功能卻依舊有用戶半個月訪問一次,團隊討論后猜測可能是因為這些用戶有朋友在校內網上,因此過來看看朋友的狀態,王興和王慧文進而判斷互聯網可以做熟人社交,這個認知和當時的主流看法是完全相悖的。
但他們依然堅持做,為了讓用戶使用真實身份,校內網的做法包括:
- 和清華電子系合作,在校內網上賣電子系的學生節的門票,這樣把電子系的同學實名拉上了校內網;
- 當時的交通沒那么方便,過年回家的時候從清華到火車站打車很貴,于是校內網搞了一個覆蓋清華、北大、人大3個學校的活動,實名報名湊夠50人校內網就可以包一輛大巴送站,這樣把實名用戶的范圍擴大到了清北人3個學校;
- 當時的后臺審核只要一個用戶的頭像和人名看起來像真的,就給星星認證,盡管一開始有很多人用假名字假頭像,但這種做法長期是無效的,因為熟人社交還是真名真頭像更方便,作假反而不方便。
后來校內網做到了用戶活躍度比Facebook還高,校內網100個用戶中有 26個日活,而Facebook不足20個。
后來由于沒錢被千橡網收購(千橡當時可以融資幾千萬美金,相當于現在融 20 億美金,一開始千橡開價 1000 萬人民幣,后面由于校內網越做越好而千橡做不好,千橡逐漸加價到幾千萬人民幣最終成交),但不懂行業規律的千橡網把校內網越做越差。
任何事物都有真理和規律,發現真理和規律,并堅持按規律做,不要管大眾是怎么想的,你會發現到最后大眾會被真理扭轉的,而這樣你就可以提前成為行業領導者。
二、第二個故事:成為π型人才
當時校內網人手有限,技術和產品水平也不夠,而千橡的硬實力很強但產品做得還沒有校內網好,所以校內網的團隊對此非常困惑。
后來去了千橡拜訪之后才發現千橡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雖然專業能力都很強,但兩個團隊之間互相不理解,要在產品評審會上浪費很多時間求取共識,這導致有些有效的產品功能被否掉了,而工程師把很多時間浪費在開發無效的功能上,摩擦成本很高,真正用在有效功能上的時間不足5%,所以產品做得還沒有校內網好。
校內網「半吊子工程師+半吊子產品經理」的單人復合打敗了「好工程師+好產品經理」的團隊組合,因為復合人才思維更開拓,團隊內部摩擦成本更低。這個社會最缺的是π型人才(復合型人才),一橫兩豎,思維開闊,更容易在復合能力的范圍內產生協同。
很多工程師都想轉產品經理,但 2/3轉型產品經理的工程師會失敗,主要是工程師的成就和進步顯而易見,容易感知,因此安全感很高,而產品經理的進步更加模糊,有時候過了兩年發現自己之前的認知都是錯的,會容易迷茫,但一旦轉型成功,通常成就會比較高。
產品經理什么專業都可以做,產品經理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種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放在其他行業也是適用的。
三、第三個故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只有2個
校內網一開始沒有核心競爭力,只有3個人,但是在賣掉校內網后,業內普遍認為校內網這個團隊的產品技術還不錯。
中國移動想做社交產品,覺得校內網的團隊產品技術不錯,就找王興和王慧文去交流,中國移動的人問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兩個人對視而尷尬了一會,王興反應很快地說“勇氣”。
后面在美團做團購的時候,業內普遍認為雖然美團的產品技術還不錯,但缺乏線下能力,做不了銷售,缺乏工作經驗,也管不了大型團隊,2013 年千團大戰基本結束的時候,業內已經認為美團的產品技術和銷售都比較強了。2014年開始做外賣的時候業內也不看好,覺得投入很大,美團沒有那么多錢,且餓了么已經有了很大的覆蓋,可后來也做成了。
所以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兩個:
- 發現機會的能力,真正的機會來的時候很容易做出成果,而機會沒有來的時候是怎么做都不容易出成果的,例如現在做基因科研就比較容易出成果,而楊振寧反對建造的大型對撞機就成本高且不容易出成果;
- 持續學習進步的能力,美團的團隊從社交到團購到外賣就是從什么都沒有開始,一點一點把能力培養起來的。
四、后記:關于「內卷」的問題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今天似乎是一個「內卷」越來越嚴重的時代,關于「內卷」老王也給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內卷這個概念的起源是農業社會里人口增加而生產力不增加所帶來的個體惡性競爭帶來的效率下降的現象,現在中國還遠遠沒到內卷的地步。
老王在去Uber考察的時候發現Uber失敗的地方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尼等市場,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人口基數足夠大可以養活一支像樣的研發團隊,且國民教育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具備這兩個特點的市場 Uber 就會輸掉。
中國是他們輸得最慘的,這說明中國內部激烈的競爭提高了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現在中國企業出海也很有競爭力,中國的產業鏈也是最完整的,所以能在控制住疫情后向世界提供產品,所以2020年8月出口創了新高,因此中國現在算不上內卷。
現在年輕人之所以感覺競爭激烈,是因為一個經濟體要經歷市場驅動→ 領導力驅動→創新驅動的 3 個階段:
- 市場驅動階段需求強烈供給不足, 供給方很容易做生意;
- 而領導力驅動就比較難,創新驅動是最難的,中國現在所處的是市場驅動階段基本結束的階段,所以大家會覺得競爭激烈了,市場驅動就是坐向上的扶梯往上走,領導力驅動就是走樓梯向上走;
- 創新驅動就是坐向下的扶梯往上走,只要往上走就還有機會。
本文主要內容整理自2020年9月16日王慧文清華產品課。
#專欄作家#
南村小付,微信公眾號:南村小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快手高級產品經理,曾任職阿里,歡聚時代,7年互聯網產品設計運營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