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活到老,學到老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老話,面對不斷進步的社會,以及在職場中不斷升級的我們,不斷地學習可以讓我們能夠更加穩步的進步,也能獲取知識充實自己;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進入職場后的一些學習經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想了很久,還是決定聊聊學習這件事,一方面它跟我現在的工作很相關,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在畢業之后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
在我看來,無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在工作中,談論到學習這個話題時,總是離不開三個問題:
- 知識在哪里
- 怎么學
- 學了可以干嘛
我還記得工作后的第一年,我忽然陷入了學習盲區。當時在一家互聯網大廠,每天都在做事情,每天都會有新的情況;雖然也會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一些經驗的積累,但完全沒有那種獲得了知識的感覺。
經驗的捕捉,是我知道了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做。
知識的獲取,是我通過自己的思考想通了一些事情,內心有一種滿滿的充盈感;如果這個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運用,那種驚喜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很遺憾,在工作的第一年,因為陷入了工作,幾乎沒有獲取到什么知識。
但后來,自己做了及時的調整,也算是養成了堅持學習的習慣,雖然這種習慣很難變現,但至少在想到工作之后的學習這個命題時,心里不再那么焦慮了。
在此也希望跟大家分享,依舊還是那三個問題吧。
一、知識在哪里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樣的知識。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你只要愿意付費,你就可以獲取到你想要的知識;他們的載體可以是任何形式,在線課程、電子書、講書、直播、線下訓練營等等。
難的是,想清楚你需要什么知識。
對我來說,我會從目的出發,倒推我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我將他們分為三類:了解、應用和內化。
需要去了解的知識,我希望可以用來拓展自己的視角和想象力。這一點與我當前的工作無關,甚至假使我沒有在工作,我仍然需要這些知識。
我在聽《天生有罪》這本書時,有一個細節很打動我。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一個非常著名的主持人,他出生在南非,從小在南非貧民窟生活。
作者的母親小時候對他說:
我會喂飽你的身體,然后是你的精神,然后是你的思想。即使我不能讓你離開南非的貧民窟,我也要讓你知道,貧民窟里的樣子,并不是全世界。
所以,學一點可以拓展視角和想象力的知識,也許不能讓我們看見更精彩的世界,但至少讓我們知道,眼前的這一切看似合理的存在,并不是全世界。
需要去應用的知識,我希望學完這些知識,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變得更專業;因此與互聯網產品相關的知識就是我需要的。例如我做C端、做B端、做增長時,都需要去看對應的有質量的書籍,能夠將他們用到我的工作中。
需要去內化的知識,我希望用來可以讓自己做出某種根本上的改變。我在跟公司CEO聊天的時候,聊到一個話題:產品經理如何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商業人。
合格的商業人,是可以充分理解公司的商業發展動態,能夠在變化中保證自己工作交付質量的人。他們的標簽是很“職業”,職業是一種態度和能力,說它是一種態度,主要指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職場里盡可能不被情緒左右;說它是一種能力,則是指有規范的工作流程,對于經手的任何工作可以保證,交付質量的下限也可以滿足老板的預期。
為了做到這些,我會去關注兩類知識,一類是工作方法和習慣的,比如《原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樣的書籍;另一類是商業人物傳記,比如《杰克·韋爾奇傳》。
所以,當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時,去哪里找到他們便不再是難事。難的是,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式。
二、怎么學
方式有很多,有人選擇看書,有人選擇聽課,有人選擇參加論壇聽分享,有人選擇找厲害的人當面請教。
再一次的,我覺得,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你當前所處的階段。無論學習的形式是哪一種,總離不開兩種底層邏輯:輸入型學習和輸出型學習。
在輸入型學習的邏輯下,用計算機的語言來說,我們處在存儲的狀態,更專業一點,叫做信息的寫入。
這種邏輯相對來說是比較被動的,但更容易。就像電腦上接入了一個外接硬盤,我們往里面移動啥,它都照單全收。
輸入型學習階段,決定學習效率的很多時候是信息輸入的效率。
例如在嘈雜的環境下和在安靜的書房里看一本書,即使都看完了,在腦海里留下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再比如很多人沒有時間去看書,他們就會選擇聽書,但這些都是輸入型學習。
回到那個話題,既然我們知道了,輸入型學習解決的是信息輸入的問題,那什么樣的階段適合走輸入型邏輯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某種知識你知道自己需要但此刻缺乏,就適合先通過輸入型邏輯快速獲取。了解、應用和內化,這三種知識,其實都要通過高效的輸入去獲取;比如,我們做產品經理的,如果不知道產品開發的基本流程,那就得先去知道。
在我看來,這是最幸福的階段,是最像我們在大學學習知識的階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
很多人覺得,在這個階段,自己像硬盤一樣存儲了大量的知識之后,就可以跑通整個系統了。但真正做事情的時候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非常大,真正要踩的坑,一個都跑不了。
這就不得不說到第二種邏輯,輸出型學習邏輯。當我們真正要應用甚至內化所學的知識時,必須要走一遍輸出型學習的流程。
在輸出型學習的邏輯下,我們處在對外輸出計算結果的狀態,更專業一點,叫做信息的讀取。這里有個關鍵詞,叫計算。
如果我們只是將學到的知識,原封不動的輸出,那這不叫輸出型學習。但如果我們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就像是一個函數將輸入的參數通過算法進行計算,得到一個新的結果一樣。如果能做到這些,那才叫輸出型學習。
對我來說,輸出型學習的方式有這么幾種:寫作;找對的人聊天;實踐。
寫作就不用多說了。老實說,每次寫文章都是一個艱難的旅程,一邊敲字,一邊要對邏輯和思維進行一遍遍的推敲和重組。為了保證文章的質量,每寫一篇文章,可能腦海里都需要對從框架到細節的每一點內容,都要過一遍。這樣一遍下來,想不產生新的認識都很難。
找人溝通很重要,但找對的人溝通其實更重要。
第一,這個人愿意聽你說。
在跟人溝通時,你需要有表達的機會,需要能夠將第一個階段學習到的知識,組織成想法表達出來。如果你能說的流暢,就代表你基本是思考過的,而思考的過程,就是函數運算的過程。
第二,這個人可以對你的輸出作出反饋。
所謂有效的溝通,在我看來,是雙方針對彼此的輸出,都能產生有效的反饋,并在這種互動下,不斷推進話題的深度。如果兩個人只是單純地說,各自表達觀點但無互動,就容易陷入每個人都在說“我覺得”這樣的無效溝通中。那什么樣的人可以給你的輸出作出反饋呢,很大概率上,他要么比你厲害,要么跨領域但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給到反饋。
而實踐,就是最終極的輸出型學習了,將我們在第一個階段獲取到的知識,代入到實踐中去檢驗。實踐中最難的是持續迭代。即從實踐的結果中獲取新的知識,再代入到下一次的實踐中繼續檢驗。
但也必須了解,能在實踐中進行通過輸出型學習的方式去掌握的知識,其實是比較窄的,大多數時候是跟我們工作相關的知識;即在職場中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知識,但這些知識的精進和提高,對于提高我們在這個崗位上的個人價值,至關重要。
三、學了可以干嘛
工作之后持續學習所獲得的知識,肉眼可見的在很多地方對我們有幫助。可能是更專業的技能培養,可能是更快的職場晉升,可能是更有高度的看問題的視角。
但我想額外說一點:我覺得這持續的學習,讓我在工作中的情緒變得更穩定了。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那一類人,在工作中可以有感情,但不能有情緒。感情讓我跟周圍同事的關系更好,協作更好;但情緒,卻很有可能讓我失去理智。
也許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我們在職場中的情緒變得更穩定,但對我來說,持續學習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持續學習讓我盡可能擺脫“比較陷阱”。在“比較陷阱”中,我們情緒的破壞來自于跟其他人的比較。
跟你一起畢業的人,現在混的比你好,這讓你覺得眼前的工作索然無味。跟你一個團隊的人,卻拿著比你高的多的工資,這讓你在合作中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炸毛。
對我來說,持續的學習能在一定程度上(雖然不是百分百)讓我更關注自己,更關注過程,更關注因為學習而帶來的滿足感,和這種滿足感最終帶來的價值。
另一方面,持續學習,讓我面臨相左的觀點時,可以更關注于事。想想,我們在什么時候最容易情緒失控;大概是被挑戰,被質疑時吧。
當這些發生時,我們會不自覺地去想:我的權威是不是被冒犯了,提出想法的人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但如果我們有更多的知識儲備,能夠將爭論變成輸出型學習的一個階段——仔細想想,是不是有點相似,一個愿意聽你說的人,一個對你的輸出作出反饋的人——而且是在實踐中的輸出型學習,如果能夠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爭論。
那面紅耳赤的臉龐,尖酸刻薄的語言,不屑一顧的表情,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說他們沒有侮辱性,但可能沒有那么重要——相比于眼下你們要解決的事情來說。
曾經我在開會的時候,很容易被這樣的爭論帶跑偏,總想著自己不能輸,氣勢上不能輸。但現在,我更關注的是,開會的目的是什么,達成的共識是什么,分歧在哪里,如何解決。
所有的這些,都是對這場會本身的關注和拆解,而不太讓自己受會議上不同人說話的語氣、表情、態度的影響。
我很難說這是學到了某一個知識后迎來的突然的轉變或者頓悟,但不斷看書、不斷學習、不斷交流,確實能夠讓我更關注事情本身,更關注情緒背后的一些東西。
四、最后
29歲,想寫點東西送給自己,做生日禮物。
在迎接而立之年時,很多人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做準備。比如攢夠多少錢,比如升到什么樣的職級,比如要做到管理。
但對我來說,那些準備都太不可控了。我越來越意識到,個人的命運在市場中是多么的不確定和不可控,在這樣的不穩定狀態下,堅持做確定的事情又是多么的寶貴。
于是我選擇聊聊學習這件事,也選擇繼續學習下去。
29歲,無積蓄,有積淀。
#專欄作家#
大力哥呀;微信公眾號:大力哥求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正年輕的產品經理,關注新零售、用戶體系,擅長問題抽象及拆解。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