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產品經理成為互聯網行業頗受歡迎的職位,雖然入門的門檻不高,但是想要做好卻并非易事。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總結了優秀的產品經理必備的三種特質,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產品這幾年,結識了不少產品人,有身邊的同事,也有加產品群聊了幾句發現志趣相投而成為朋友的。
見過了不少優秀的產品經理,其中不乏一些高學歷、高智商的、并就業于騰訊等一線大廠的高級產品;也有學歷相對普通,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荊斬棘并獲得認可,野蠻生長的野路子產品。
在跟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優秀的產品經理,往往具備共通的特質,他們沉穩、思路清晰、狀態良好、為人和善、勤于思考和總結:
- 沉穩:不論事情多緊急,情況多惡劣,也從不急躁,總是用清晰的思路和平靜的語氣跟你溝通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方案;
- 思路清晰:在分析時能通盤考慮,在表達時思路清晰,讓人一聽就能夠理解他在講什么;
- 狀態良好:不論工作多忙,事情多緊急,也很少抱怨,而且精力充沛。我領導就是那種即使不吃不喝開了一天的會,也好像不累的那種人;
- 為人和善:會幫助所有人解決問題,在反復溝通,甚至對方狀態不在線時,也不急躁,會一直耐心地跟你把問題說明白;
- 勤于思考:在生活中,就會去揣摩,思考問題背后的邏輯、使用場景和動機;
- 總結:在一件事做完之后,會從自己和團隊角度復盤整個方案落地的過程,并且提出優化后的方案;
以上這些特質,也是我希望具備的,所以,我常常向他們請教,學習他們的工作和成長的方法。
總結后,我發現,他們會刻意去培養和強化自己以下三種的能力:
一、修煉永不放棄的鈍感力
“鈍感力”這個詞來自于渡邊淳一《鈍感力》這本書。即我們在面對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依然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砥礪前行的能力。
雖然定義這3個字,不過多用了35個字,但真正要做到,對很多人來說卻非常艱難。
我在生活中也見過不少比我聰明的人,他們好像很容易做好一件事,可也恰恰因為成功來的過于輕松,反而無法承受自己失敗。
我之前待過的創業公司有個同事,是美團校招計劃出來的,他號稱自己當年僅復習了三個月,就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
我們對他的判斷也很一直: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而在這些背景的加持下,他也自然受到了老板和領導的重視,并在入職三個月的時間,就委以重任——負責APP的全面改版。
可他僅落地了一個版本的需求,產品初入市場后效果不佳,他就判斷自己不適合做產品,毅然決然提出了離職,并離開了互聯網行業。
我們都對他的離開感到非常惋惜,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屬于鈍感力修煉不足的人。
和他相比起來,我就會做的比較好。
主要是我在高中時,我就知道我并不屬于聰明人行列。
所以,我只能相信勤能補拙,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而也因此,我今天才能進入互聯網行業,和更多優秀的人一起共事。
就拿寫文章這件事來說,我經歷的失敗就遠比成功要多。
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我19年開始就有在投稿了,可到目前為止,我發出的文章數才剛超過被駁回的文章數。
我每次文章被駁回后,我在失落之余,會去是思考自己的不足,思考應該如何加深自己的文章的深度和表達方式。
所以在這里,大家能看到我的文章。
而當初和我約好一起寫文章的小伙伴,早已失去了身影。
他們和那些聰明人一樣,能在一開始就能成功發出文章,寫文章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好像輕而易舉一樣。
可當他們一旦遇到文章被打回的情況,就匆匆放棄了…
做產品也一樣,是一條布滿坎坷與失敗的道路,遠不像外界看起來那么光鮮。
每一款成功的產品,除了人之外,還有天時地利的因素。同樣,在經歷失敗的產品后,也并不能完全怪罪于自己,因為失敗包括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代表一個產品人的個人能力。
就連騰訊這種一線大廠,除了我們在市面上能看到的明星產品,更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默默無聞的產品。
所以,我們作為產品人,不僅要耐得住成功之前的黑暗,更要在失敗后,要保持平常心。
在總結和反思中,為自己和團隊提煉出有價值的經驗,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在下一個機會出現時,抓住機會。
二、獨立思考不唯上
我相信,其實看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即能夠在別人的觀點之間,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到解決路徑。
但我這里說的獨立思考,還需要包括在不平等地位之間的溝通,真正做到堅持自己。
我記得面試時,有些面試官問過我:當你的領導給你提出了一個你無法接受的需求時,你該怎么做?
我們也都知道正確的話術是什么,如平等溝通、要全面思考后再執行。
可在實際的工作中,真正能做到的,卻是少數。
我見過有很多產品,是盲目執行領導需求的,在執行過程中,也是缺乏思考的,他們推進領導需求的方式是“X總說要做的”。
這樣的話,真的能做好產品嗎?
產品,本質是為用戶服務的,如果一個需求你都無法說服自己,那這個需求大概率也做不好。
所以,我們在遇到領導提出需求時,可以分三步走:
1. 找到論據,證明論點
我們可以先嘗試從自己和領導的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需求要解決的問題。
在找到你的論點和領導可能提出論點的同時,給自己的準備論據,例如數據、市面上失敗的案例等去多角度論證。
如果發現這個需求還是無法說服自己,那就需要和領導溝通確認。
2. 拋開職級,平等溝通
其次,遇到問題,要和領導積極溝通。
在溝通過程中,要拋開偏見和職級,把自己處于平等溝通場景中,并勇于拋出自己的觀點,讓領導的觀點和你的觀點,自由地碰撞。
如果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或市面上還未驗證過的需求,領導態度又比較堅定的話,那我們可以先按領導的方式來執行,因為領導視角可能更高級些,思考可能更全面些。
而在執行過程中,我們要保持觀察,并及時總結和復盤。
3. 延伸需求
在領導提出方向,思考方案過程中,也要考慮還有哪些方向是可以考慮和延展的,并及時和領導同步方案。
這樣做出來的方案才能從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也滿足產品定位和產品發展的戰略要求。
最后再補充下,我見過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領導都是能夠平等溝通的。
但如果你發現你的領導無法和你實現平等溝通的話:首先,要先反思自己在溝通表達上,是否存在問題;其次,就要考慮這個領導,是否是你值得追隨的對象了。
三、相信自己強過他人好勝心
優秀的產品經理都是特別好勝的。應該說,每個產品經理都得是好勝的。
在互聯網工作,尤其是產品工作中,不好勝的人,其實是不太適合在這個行業中翻滾的。
這里說的好勝,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1. 說服他人的好勝心
世界上最偉大的產品經理,如喬布斯、張小龍、馬化騰等在產品推出市場之前,是無法證明自己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產品。
那他們是靠什么去落地想法,去讓別人相信,自己的產品就是最好的呢?
我認為,除了前面說的兩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好勝心。
這也是我為什么把好勝放在第三點來介紹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果缺少對市場的深刻認知、對戰全面思考之前,提出的觀點往往是站不住腳的。
這里說的好勝,不是體現溝通的音量上,渴望戰勝對方,證明自己的那種好勝。
而是針對于問題本身,體現在溝通的內容上,讓對方認可自己,相信自己,說服對方接受自己觀點的好勝。
在產品工作中,有很多需求其實是找不到論據方法的。就好比QQ、微信、蘋果三件套這些產品,在推出市場之前,都無法通過數據或驗證結果來論證自己的想法。
而此時,我們提出一個想法后,并要推動驗證我們的想法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去說服別人。
其中包括交互、開發、測試、甚至是你的直屬上司或更高級的上司。
2. 比他人更優秀的好勝心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具備自己優于其他產品人的好勝心。
我之前有個同事,是船舶工程師轉行過來的。由于沒有經驗,入職一段時間后,他一直在做打雜的事情。
后來,老板說要做我們要自己搭建個bi平臺,需要有個產品來主導。
而對數據非常感興趣的他,提出說想要主導這個項目。
老板當時覺得他沒什么經驗,并且想一個月之后就能夠落地,于是希望把這個項目給到更有經驗的另一個產品。
可他卻在會議上立下了“軍令狀”:
“請也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給大家輸出一個方案,到時候大家幫忙一起看下,哪個方案更合適”
于是他在這一個月內,啃了大幾本數據分析的書,還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bi產品都體驗了遍,每天都工作到11、12點。
他私下還一直跟我說“為什么不能是我,我做一定能比他做的更好”。
而最終,他輸出了一套讓我們都刮目相看的方案,并最終獲得了老板的認可。
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一年后,他離職了,并順利進入國內排名前五物流公司擔任產品負責人。
好勝的特質,其實會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所以我并不建議你在和朋友交往時,要注意控制,可在產品的工作中,確是我們非常優秀的推動力。
因為這個特質會讓我們無法忍受自己的不足,讓我們產生焦慮,讓我們感到難受,從而想要改變自己,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提出對自己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唐韌曾發布過的文章:《不適合做產品的人有什么特征?》
其中他羅列過幾點特質,包括洞察力、思辨力、執念等,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反而是最后一句,如果你自己相信別人說的,覺得自己不適合做產品的話,那你就真的不適合。
因為當你失去了做好一款產品的好勝心,那你就真的做不好了。
我在剛找工作的時候,由于學校背景不太好,在面試的過程中也被一些不良的產品經理pua過。
我到現在都記得,曾經有一位在線教育行業龍頭面試官跟我說過:
“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尤其是一線大廠的產品經理,學歷和能力都是非常優秀的,可我看你不僅是能力還是背景來說,都不具備,所以我勸你還是不要做這個行業了吧。”
要知道,對于剛畢業的應屆生來說,這句話對我造成的打擊有多大。
可是我并沒有就此離開,反而是更想要證明自己即使出身不好,也是可以做好產品的。
所以今天,我才有機會結識優秀的產品經理,并與他們共事。
四、寫在最后
其實這篇文章,我之前寫過,只是沒發出來。
而今天,我想發出來,不僅是想要給大家分享這些內容,激勵有需要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最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
所以,我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自己,這一路走來其實不容易。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依然能夠和過去一樣,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本文由 @豆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