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產品leader,我做對了三件事

編輯導語:當職場新人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難免會遇到困難或者產生困惑。在這個時候,個人就需要思考究竟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從哪些方面著手可以解決問題,進而實現自我管理和能力提升。本篇文章里,作者結合其自身經歷總結了一些產品經理路上的成長方法,也許會對進入這個行業不久的你有所啟發。

文章大綱

最近很忙,整個四月份自己的狀態都比較緊繃,有點跌宕起伏。周日索性忙里偷閑,拉兩三好友開車去了海邊。

每次去,大海總是那么慷慨,海風、浪花依舊洶涌,溜進嘴里的海水也一次比一次咸。海里游泳,任憑浪花拍打,游累了就坐在沙灘上吹著海風,喝冰過的飲料,聊著天。

我很喜歡這種時刻,雖然不及陶淵明那復得返自然般安定,但擺脫城市的后對生活的擁有感,會讓我很滿足。也讓我有了不少的思考時間,去回顧經歷。

仔細回想,也快畢業兩年,期間經歷過沒人帶的野蠻生長,經歷過低迷、毫無成就感的工作,更遇到過職業成長上的迷茫、焦慮。說實話,每一個問題,都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整個過程,我做的并不是很好,所以寫下這篇文章,一來看看自己做了那些事情,二來想著給朋友們一點參考。

一、沒人引導,如何讓自己變得專業

剛加入公司的時候,不優先了解業務和用戶,讓我吃了大虧。

記得接手第一個倉儲需求,慌亂、無從下手,整出來的需求文檔,沒解決問題還被開發吐槽。

受了委屈后,開始抱怨上級不靠譜,后來發現,自己不清楚需求的出發點在哪,問題也就沒辦法解決。

真正的需求應該和業務場景相結合,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得回歸真實的現場。為熟悉業務,我申請去倉庫實習一周。白天,我在倉庫幫業務人員搬貨,用本子記錄他們反饋的問題,到了晚上,我就坐在倉庫的辦公區,用 VISIO 梳理一個個流程圖。

一周實習下來,對現場有了一定熟悉度,繪制的流程圖,還伴隨我工作至今。并且,結合訂單到倉儲到物流到財務等系統的交互流程來處理問題,更有條理也更高效。

從處理小需求慢慢積累,大項目相繼而來,但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因缺乏從零到一的項目經驗,想干活,卻不知道范圍在哪。

但實際上,不管多復雜的問題,本質上是由眾多小問題組合而成。如果我能清楚項目目標,還能找到相似的案例,那不管多大的問題,都能有跡可循。于是,我把項目拆解成:項目目標+相似案例+具體任務,可以分階段去解決。

為了清楚目標,我需要知道項目給誰用,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比如通過「在行」,我尋找到相關領域前輩花錢請教、找用戶線下喝咖啡,交流過程中,還能和用戶成為朋友。

為了尋找案例,通過閱讀《決勝B端》和 SaaS 課程,定期總結從零到一規律,模仿其他產品的核心模塊,一點點產出產品架構和功能原型。

就這樣,三個月實踐下來,跌跌撞撞最終把項目推動上線。開心之余,我寫了一篇文章幫助自己復盤,至今,這篇文章依舊有朋友給我點贊。

現在看來,那半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半年,不僅升職加薪,領導還夸我足夠「專業」。其實,專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結合到自己身上,就是一股對問題專研的特質。

總的來說,剛加入公司,沒人帶是常事,初期要吸收足夠多的業務知識,盡量和用戶交上朋友。其次,接手大項目,學會按照:項目目標、相似案例、具體任務進行拆解,并想盡辦法找到身邊的資源,推動執行。

最后,把需求當成自己的作品,定期復盤,會讓我們成長更快。

二、基于目標,如何做出正確的事

工作一年,我轉去了開放業務線,給外部電商企業做供應鏈服務,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我發現日常處理的需求都是來自于業務,對需求缺乏自己的見解,一直在做執行,毫無成就感。

對需求說不出自己的觀點,我以為只要研究足夠多的競品,就能找到思路。可結果梳理出來的東西,被老大說不夠具體,看不到業務價值。

faint !意識到方向的錯誤,開始把重心放在公司現狀和目標上。

和往常一樣,我對業務目標進行了梳理。把它拆解為:目標背后的問題 + 解決路徑 + 關鍵且具體的任務。

對于當時的團隊來說,降低內部成本、提升業務營收,是團隊的目標,背后會有非常多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解決。

比如「降低成本」:給用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內部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可以提升效率的地方。又比如「業務營收」:用戶選擇我們的產品,他們想做哪些事情,如果做了,能否促進雙方的交易。

基于這種思考,我發現很多業務環節都耗費了大量的成本,于是把背后的大小問題全都列舉出來,整合這些問題制定核心的優化方向。比如我給「財務」模塊定的是應收應付的完整,還有一些財務數據可視化,然后再結合方向來梳理具體要做的事。

慶幸的是,團隊給予了支持,也有新的產品同學加入協作。記得那天有一個模塊上線,產品同事打趣的說:感覺你比同齡人成長得更快,我說:可能我比較幸運吧。

現在回頭想,其實是做事情思路轉變。以前想著如何執行、如何高效。后來慢慢學會站在團隊角度,去看業務目標是什么。并結合現有的業務,主動把目標背后的問題找出來。最后,大膽自信地去推動問題的解決。

三、職業瓶頸,用創業心態向上生長

年前的一次考核晉升通過后,我開始管理一個 7 人組成的小團隊。開心之余,也對未來職業發展感到焦慮。個人覺得,做產品需要入行先嘗試,保持做精做細的耐心,然后在業務側摸打滾爬,做大做強。

初期大家都是初學者,想要往上更好的發展,一定會面臨企業經營、賺錢上的問題,這就需要多業務的項目積累。基于這樣的思考,我想換一份工作,去接觸一些電商行業前端業務,比如運營、營銷、商業化等。

雖嘗試過后拿到 offer,但依然猶豫,因為給的 offer 還是在相同領域(tms/wms/oms)充當一個執行者,并沒有達到預期。

焦慮、迷茫、浮躁很長一段時間,我突然意識到:換工作并不是唯一的方法,畢業一年半,依舊要以沉淀為主。我現在要解決的是,我能否在現有團隊做好管理的同時,還能做好其他方向的業務。

于是,最近的五個月,我開始在現有團隊中,思考如何做一些現在缺少、但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起初我從業務入手,看看負責人做了哪些規劃、是如何做的。另外,通過研究跨境電商行業報告,看些前沿信息。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功而返找不到方向,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收獲。

首先,大多數業務負責人遇到問題,會站在經營的角度,結合業務鏈條來做方案。好比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果是小魚,就要想辦法吃飽,還不被天敵消滅。其次,負責人做項目規劃前,會優先思考業務規劃。得想清楚生意怎么做,遇到什么問題,才能知道具體準備什么。

此外,市場同行服務商多如牛毛,企業想要立足頭部,需要完善線上 + 線下的服務過程,把自身的產品做穩定,實現電商平臺和用戶的認可。

了解過后,基于現有業務,我想構建一個線上+線下服務的經營思路,并且基于這個思路去想內部要做哪些產品,他們之間是如何協同。

經歷漫長的一個半月,我把產品規劃進行文檔整理,和各個業務部門的老大多次溝通調整,最終產出一份可落地的方案。

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收獲也很大。它幫助我向更高的臺階跨越:以業務負責人的角色,幫助公司制定目標,并想辦法找資源落地。但我知道,我做的還只是皮毛,接下來還有更大的挑戰。

其實,很多職業瓶頸上的問題,都可以先嘗試,先做精細。再想辦法利用現有團隊資源,找到自身 / 團隊需要,且長期來看是有價值的事情。主動換一個方向,去拓展不同的領域。

有時候,好的機會就是這樣主動打磨出來的,而不是等別人來安排。

 

本文由 @Leam Grow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成為產品leader,我做對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