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產品行業中,“增長”是我們常見的一個話題。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都會希望其產品或項目可以獲得增長。然而在謀求增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一葉障目,忽略用戶需求而走向錯誤的路徑。本文作者便闡述了他關于“增長”的看法,也許讀完之后,你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突破增長瓶頸。
有人說:增長,是擊碎一個又一個天花板。我的親身感受是:增長,是穿越一個又一個迷茫期。
當我們行進到某處高地時,總會進入一段“增長迷茫期”,開始質疑之前的成功手段、開始懷疑大家公認的方法。
最近兩年,我和我服務的客戶都經歷了這樣的迷茫期,甚至我們還在這樣的周期里。我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穿越這些“增長迷茫期”的。
我觀察下來,大家在拼命謀求增長時,心態上都犯過三個錯誤:
- 專注于路徑,而不是專注于需求;
- 壓榨自己,而不是尋找下一個機會點;
- 做的都對,就是不夠狠。
一、錯誤一:專注于路徑,而不是專注于需求
設定一個增長目標,再把目標拆解成具體的路徑,然后逼迫自己嚴格執行……我想很多組織都是這樣謀求增長的。起初,我也用這種方法來壓榨自己,后來發現這種邏輯很容易把自己帶跑偏。
我拿“梁將軍”這個自媒體舉例。我發現,大部分公眾號實現爆發式增長,都是因為做出了10萬+。對于粉絲增長來說,高頻的日更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孵化出爆款。一個10萬+的增粉量,大于半年兢兢業業的日更。而10萬+雖然可遇不可求,卻是有跡可循的。對于一個粉絲量不高的初創公眾號,想獲得10萬,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文章轉發率。
而想讓讀者轉發你的文章,關鍵不是你寫得有多好,而是你能表達出他們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觀點。
比如說,我想寫一篇講品牌原理的文章,如果我的標題是《大品牌要有大視角》,這種表達不可能是10萬+。但如果標題改成《100億買下的教訓,不做品牌難逃敗亡!》,這種標題才有10萬+的基因。
因為競價、私域、直播等各類流量型廣告的崛起,很多品牌人的生意不好做,這種標題轉發到朋友圈,不僅是曬給客戶看、給員工提氣,也是給自己增強信念。
有一段時間,我不斷優化表達,希望制造出10萬+。文章轉發率有明顯的拉升,但沒有孵化出10萬+,而且公眾號脫粉相當嚴重。
某一刻我突然驚覺:我這哪是在幫助讀者消化有價值的信息,我這是在制造信息垃圾!讀者關注我,是想獲得有價值的啟發,而不是滿足他們的表達欲。
想成為頭部公眾號,關鍵是孵化出10萬+——想達成10萬+,關鍵是提高轉發率——想提高轉發率,關鍵是優化表達……路徑都沒錯,但如果只專注這些實現路徑,我就背離了真實的用戶需求。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有過一樣的經歷。當你以增長為目的,一步步拆解自己的運營目標時,就會做出違背用戶需求的事。
這個道理,我想用王明陽在《傳習錄》里的一段話來解釋。
有弟子問王明陽:“知識不長進,怎么辦?”
王陽明說:“立志用功,好比種樹。開始只有樹根,看不到樹干。有了樹干后,看不到樹枝;有了樹枝后,才有葉子。有了葉子之后,才有花、才有果實。
最初只有根時,你只管栽培灌溉就行,不能想枝、想葉、想花、想果實,空想這些有啥用呢?你只要一直栽培樹根,還怕看不到花和果實嗎?”
這個道理特別適合用在“增長”上。滿足用戶需求其實是增長的根,而樹干、樹枝、樹葉就是實現增長的路徑,而花果則是增長最終帶來的結果。
根是直挺挺向下長的,而干枝葉是朝向四面八方生長的,他們在生長方向上其實是不一樣的。干枝葉如果不加裁剪、任其壯大,就會爭搶樹根的營養,最終讓這棵樹開不出花、也結不出果。
我們為什么會遇到“增長迷茫期”?因為增長路徑變成了增長陷阱,我們開始背離用戶的最初需求去做事,我們越努力、結果就越糟糕。
比如,為了獲得高速增長,我們必須形成規模效應。而規模依賴的是可復制性,而可復制性的東西常常就成了套路。
比如,為了實現增長,我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營銷上。當企業出現增長放緩時,我們更習慣用營銷解決問題,而不是用產品解決問題。當銷售額下滑時,不是優化產品體驗,而是考慮是不是要買更多流量來帶貨。
只有我們清醒過來,放棄對增長路徑的依賴,回歸用戶的基本需求,我們才能實現長效的增長。
在一點上,做得比較好的是百度。百度的增長目標早已不是用戶量、用戶的停留時間,而是社會影響力這樣的高維指標。
但如果把這個增長目標進行路徑拆解,可能得到的答案是:百度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升社會話語權。
比如,為了提高娛樂影響力,百度應該每年發布《明星娛樂指數報告》,用百度搜索指數給娛樂明星排名,定義他們的行業影響力。
但這種“上帝”的姿態是社會需要的嗎?不是,真正的社會影響力不是“干預”公共事務,而是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想實現某個增長目標,就像打開一道有鎖的鐵門,關鍵不是要砸開鎖頭,而是反身去找鑰匙。
比如,今年的六一兒童節,百度的廣告是關心是“成年人的快樂”,這個創意是怎么來的呢?其實特別簡單,就是統計用戶在搜索框里搜了什么。比如,“為什么感受不到快樂?”、“怎么與不喜歡的人相處?”
幫成年人找回丟失的快樂,不正是大品牌該有社會責任感嗎?所以, 關鍵不是要盯著社會責任感使勁,而是回歸到用戶的基本需求上,社會責任感就成了附帶的結果。
當你陷入增長迷茫期時,請嘗試忘掉你的增長路徑、甚至忘掉你的增長目標,回到用戶最基本的需求上思考問題。
二、錯誤二:壓榨自己,而不是尋找下一個跳板
1998年,戰略家魯美爾特采訪了喬布斯。那個時候,喬布斯剛剛把瀕臨破產的蘋果從懸崖邊拉回來。
魯梅爾特問道:“史蒂夫,網絡效應太強大了,Windows和英特爾的標桿地位根本無法撼動。那么,你有什么長遠之計嗎?制定了什么戰略嗎?”
喬布斯沒有反駁魯梅爾特的觀點,他只是笑了笑,說:“我在等下一個大機遇。”
喬布斯沒有說簡單的增長目標,更沒有像其他CEO那樣說些冠冕堂皇的廢話。相反,他說了一句大實話。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增長不是來自于經營上的努力,而是發現下一個機會點。
我們很多人在謀求增長時,都會陷入一個慣性思維里:我們以為下一輪增長,來自上一輪的成功。其實,增長是不是一條連綿不斷的直線,而是一個又一個的跳板。
大家都知道,奈飛是靠租賃DVD起家的。但是因為互聯網的普及,租DVD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少,在線觀看影視劇的人肯定越來越多。于是在2007年,奈飛成立了在線視頻業務,因為找到了這個增長跳板,奈飛迎來了第二次高速增長。
但馬上,奈飛的增長又遇到了瓶頸。因為奈飛只是一個網絡播放平臺,真正的版權并不在自己手里。當時,奈飛全年的影視版權大約有4300部,其中58%的版權來自一家叫Starz的公司。
2008年,奈飛花了3000萬美元從Starz手里,買下了4年的影視版權。版權到期后,Starz坐地起價,版權費飆升到了3億美金!
奈飛沒有付3億版權費,而是花了1億殺入自制劇領域,幸運的是第一部劇就孵化出了《紙牌屋》這樣的神劇。于是,奈飛依靠自制內容,又找到了一塊增長跳板。
奈飛的故事告訴我們:增長來自于下一個機會跳板,而不是努力壓榨自己。但是,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如果只是“投機”就能獲得增長,就不會有那么多韭菜了。
用尋找機會跳板的方式,獲得持續增長,我們一定會遇到兩個關卡,只有把這兩個關卡打通關了,你才能迎來爆發式增長。
1. 第一個關卡:用暫時的失速,來換未來的超速
奈飛切換了兩個賽道,才迎來了兩次爆發式增長。但很少媒體報道,奈飛在這兩個周期里付出的代價。
雖然看視頻的人數逐年遞增,租賃DVD的用戶逐年下滑。但是在線視頻要燒掉大筆版權費和帶寬成本,奈飛一直是賠錢的。
為了不讓這塊業務拖垮公司,奈飛在2011年把業務拆分了。而且奈飛拆分出去的不是賠錢的在線視頻業務,而是賺錢的DVD租賃業務!
這個舉動,讓奈飛股價半年內狂跌70%。2012年,奈飛利潤下滑了92%!這種壓力你扛得住嗎?這就是增長跳板的代價:用暫時的失速,來換未來的超速。
可見,如果一家公司按出財報的節奏來衡量增長,它只能成為一家平庸的公司。
2. 第二個關卡:非連續的連續
有些人會把持續增長的狀態,叫“非連續性”,意思是幾條增長曲線并不在同一個賽道上。但這種描述其實給我們很大的誤導,因為增長曲線只是“看上去沒有連續性”,其實內在是連續的。
我們看奈飛的幾條增長賽道,分別是租賃DVD、在線視頻和自制內容。雖然看上去不是一回事,但這些選擇都有相同的目的,就是讓用戶更方便看到好內容。
這就好比我們要從北京去羅馬,起初坐汽車,后來改火車,再后來乘飛機。汽車、火車、飛機是三條完全不同的交通線路,但是他們都是開往同一個目的地。
死死盯住用戶需求,忍受住失速的危險,尋找到下一個增長跳板,我們才能實現持續增長。
三、錯誤三:做的都對,就是不夠狠
一些大品牌的市場部負責人,經常問我一個問題:“梁老師,現在很多新消費品牌靠內容種草起家,但我們也試了一下,感覺沒啥效果。是我們這種大品牌不適合做內容種草嗎?”
我的回答是:“不是內容種草沒效果,也不是大品牌不合適,而是你們不夠狠。”
新消費品牌做內容種草,一年的預算能花掉三四千萬,某些大品牌的市場部只拿出幾十萬的預算試一下,怎么可能出效果?
如果前期的策略都對,但依然停留在增長低迷期,原因很可能是:你的資源配比不足。
拿廣告行業舉例。現在某媒體在極力勸說廣告公司成為直播服務商,幫助品牌做店鋪自播運營和直播引流。當下,很多廣告公司都摩拳擦掌地進軍直播電商業務,他們的普遍做法是公司內部選出十幾個人,試水新業務。
我在這里預判一下:80%的廣告公司最終只會給媒體和客戶做嫁衣,結局只有喝湯的份。為什么我會如此肯定這個結局呢?
大家都在同一時間看到了同樣的機會,大家也都認為有些風險,于是投入了幾乎相同的資源,都是內部搭個小團隊來試水。既然在機會面前,大家的付出是一樣的,你憑什么認為自己是贏家?
而且,廣告公司的對手還有傳統的電商代運營公司、做直播MCN公司,所以大部分公司只能蠶食掉少量客戶,賺些蠅頭小利。
心理學上有個“優于平均效應”,指人們通常會認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比如,我們現在到大街上做街坊,讓大家給自己的顏值打分,幾乎所有人都會給自己打60分以上。
這種“優越感”害人不淺。在一個增長機會面前,我們也常常自信地以為:雖然大家投入的資源都差不多,但是自己還是可以甩開50%以上的“差等生”。
當自己和別人投入同等資源時,真正的聰明人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成為贏家。當真正的聰明人看到增長機會時,他們會投入遠高于對手的資源,那種投入程度是可以讓對手感到絕望的。
例如,百度從2020年到2021年至今,百度所有的節點創意,都啟用了同一個增長模型,連續、反復地擊穿這個增長目標。
這個增長模型是:抓取搜索詞探知用戶需求——根據用戶需求,生成創意廣告,給產品引流——產品端策劃相關活動,承接用戶需求。關鍵是,這個飛輪已經轉了一年半了。百度的“狠”,在于敢連續投入營銷資源,死磕一個增長目標。
對于資源配比模式,我把它分成三類,分別是:財力資源配比、精力資源配比和杠桿資源配比。
1. 財力資源配比——增長的硬件
我說的“財力資源”是個寬泛的概念,指的是一切靠花錢能解決的資源。
華為在2014年才開始做手機,為什么能后來居上呢?這幾天查資料我才知道:當年,小米手機的產品研發部有兩百人,已經很多人了。而華為的手機研發部直接招攬了1.2萬人!對手的60倍投入啊!
這才是一個大企業該有的覺悟,一旦下定決心做一件事,就配比出讓對手絕望的資源,提前把成功鎖在保險箱里。
2. 精力資源配比——增長的軟件
有時候,“精力資源”要比財力資源更重要,因為一切增長目標,都是心血澆灌出來的。
開過店的人都知道,店鋪陳列和銷售額息息相關。很多零售企業都對店鋪陳列有著明確的指導原則。比如,商品包裝必須正面朝外,面向消費者;商品與貨架之間得留一定空隙,方便拿取。
名創優品也是按照這套行規來做,但是名創優品做得更“狠”。
名創優品把這些原則細化到每一米貨架的商品該如何陳列。比如,帽子必須使用掛鉤陳列,每一米貨架只能放5列;太空箱的24個圖案,3米之內不能重復。
這就是“精力資源”的配比,同樣一套方法,你做得更細、更完善、更容易落實,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3. 杠桿資源配比——增長的“作弊器”
所謂的“杠桿資源”,就是用少量的成本,撬動更大的增長。
比如,微商其實就是把“員工”和“微信”作為杠桿資源,投入極少的創業成本,實現了幾十倍的增長。
對于實體店來說,“加盟”模式就是一種杠桿資源,通過品牌共享,讓其他人復制自己店鋪的經營模式,從而實現快速增長。
但顯然,“杠桿”也意味著危險。如果你沒有麥當勞的店鋪SOP管理能力,參差不齊的加盟商就會毀了品牌口碑。
財力、精力、杠桿,三類資源的配比,構成了一個增長動力泵。如果你認為自己什么都踩準了,就是沒能出頭,就問問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資源配比不足?是不是自己還不夠狠?
四、結語
- 專注于路徑,而不是專注于需求;
- 壓榨自己,而不是尋找下一個機會點;
- 做的都對,就是不夠狠。
這三點都是我犯過的錯誤,也是我今年一直反省自己的三個問題。如果你也陷入了“增長迷茫期”,希望對你有點啟發。
我的經驗是:在“增長”面前迷茫了,往往和技術無關,但和內心有關。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