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雜的模型,到簡潔的思維

編輯導讀:在工作中,經常會看見一些專業模型,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世界,解決問題。那么,本文將究模型背后的模型,規律背后的規律,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家都知道,“模型”是個好東西。

重要的報告會上,稍有經驗的員工總是免不了在PPT里亮出一些專業模型,老板喜歡聽,參會的同事們也更容易被說服。

知識付費時代,我們到底在為了什么付費?其實也是模型:XXX必備十大技能;成為一個XXX的人,僅需三步;10天get XXX的體系化增長方法。凡此種種,你必定也見過很多。

但模型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被構建的?

如果不思考背后的原因,我們頂多是一個不斷去尋找模型然后去套用的工具人而已。

這篇文章,試圖去探究模型背后的模型,規律背后的規律,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就是在頭腦中建模的一個過程。

人腦根本無法存儲大量的無序信息,因此需要不停的在龐大的知識庫里尋找規律,總結經驗,形成模型并不斷優化,模型幫助我們更清晰的認識世界,解決問題。

模型,是對事物規律的可視化描述。

但模型只是一個結果,關鍵是我們怎么得到規律的?

為了搞懂這個問題,讓我們返回上一句:模型,是對事物規律的可視化描述。

事物又是什么?這里必須要引出一個跨哲科的概念:類。

凡是世間存在的事物必定屬于某個“類”。

比如家里的桌子椅子是家具,路邊的小草、花朵是植物,以及人類,還有由人類重點組成的家庭、企業。再到城市、國家,地球,宇宙。從父類到子類,從宏觀到微觀,無限級套娃。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我們認識一個事物,首先是將其歸類,就像把信息存儲到大腦中的一格格已經存在的抽屜里面一樣。

比如我們碰到一棵香樟樹,首先在大腦里的反應是它是一棵,然后是樹的名字。也就是“香樟樹”被儲存到了大腦中“”這格抽屜里面。

我們常說的品牌定位,其實就是在消費者心智中一個已有的 “類”上占據位置,這個“類”可以是品類(如:網校就上學而思),也可以是一個獨特的場景(如:累了困了喝紅牛),或者功能特性(如:神舟專車,就是安全)。

“類”是從哪里來的?它是從語言中來的。

人類自從有了語言,就開始對事物進行分類命名,將自己和萬物建立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對事物有了一定的支配力。

所以當你在路上遇見一只從沒見過的狗時,大腦會告訴自己,不必驚慌,這只是一只狗,和家里的那只狗差不多。

而當我們無法將事物歸類時,大腦對它的感受是模糊的,這時你要么選擇性忽略,比如一件晦澀的藝術作品,要么會產生困惑和混亂,比如上學時候不得不做的數學難題,初入職場時不得不面對的棘手方案。

由此可以總結一下:

萬物都是用“類”來表達的,認識事物的過程就是分類的過程,而對“類”的混淆,是大腦產生混亂的根源。

01“類”是個什么樣的東西?

既然萬物都屬于“類”,那么如果我們能夠抽象出“類”的特征樣貌,是不是能夠指導我們去認識“萬事萬物”的特征呢?

沿著這個思路,我找到了計算機編程中對“類”的總結。

百度百科上對“類”的第一解釋是一種編程術語,即一種用戶定義的引用數據類型。用戶是如何進行“定義”的?它正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語言對一類具有共同特征事物的抽象。

比如小紅和小明,他們的共性是人,那么他們可以被歸到“”這個類中。

襯衫和褲子,他們的共性是衣服,那么他們可以被歸到“衣服”這個類中。

在編程的世界里,“實現一個類“的意思,就是把這個類(事物or行為)用代碼寫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類”深刻理解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編程中的“類”的特性,和我們現實世界中“類”的特性是相通的。編程中另外一個概念“領域模型”,即“對領域內的概念類或現實世界中對象的可視化表示”,恰恰也和我們說的模型思想相吻合。

當然本文僅僅借用編程中的概念來做分析,請程序員大大們不要嫌棄它太土太簡單。

編程中“類”的特性:

編程中“類”的使用,是為了避免重復創造函數(方法),提高代碼的復用性和擴展性,從而讓系統建設更有序、更簡單、更安全。

編程中對“類”的特性有幾個總結。一是封裝性,二是繼承性,三是多態性。

分別怎么去理解呢?

1. 封裝性: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封裝性的表現是將數據和操作封裝為一個模塊化的有機整體,給外部人員提供一個接口,從而能夠增加安全性和簡化編程。

在創建一個類時,需要考慮其內部實現細節;當封裝后使用類時,不需要關心其實現細節,主要使用它的接口即可。

應用在現實場景中,比如公司將部分無法內部消化的項目進行外包,就相當于使用一個可封裝的類,當找到了合適的外包,我們就不用過于關心對方是怎么實現的,只要關心他們能不能幫我達成某個目標即可。

再如職場中的常用黑話SOP(標準操作程序),就是體現“封裝性”的典型案例。將某類工作的操作流程量化并以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讓原本比較困難、風險較高的工作變得有方法可循,并且即便員工離職了,新來的人也可以通過對接SOP接口快速跟上執行,他只要在原有的SOP基礎上進行調整優化,而不必發明新的輪子。

但假若這個SOP設計的極其復雜,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就說明SOP沒有抓住該類工作的關鍵,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抽象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才是實際工作中最難的問題,弄得不好就是代碼越寫越復雜,整個系統越來越龐雜混亂,徒增人力成本。

2. 繼承性:類具有層級結構

繼承性揭示了“類”的內部結構。

繼承發生在兩個類之間:子類和父類。子類具有父類的各種屬性和方法,構建子類的時候可以調取父類,而不需要再次編寫相同的代碼。

其核心思想是抽象提取共性

當我們已經認識了“動物”這個父類,那么在見到某個動物的時候,即便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知道它是一個動物,因為它繼承了父類“動物”的屬性特征:能自主運動。

所以我們在認識某個事物或者行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對應的父類是什么,父類的父類又是什么,通俗說,就是刨根問底,找到問題的根源。

3. 多態性:每個子類都具有特殊性

多態性是建立在繼承性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層級結構,也就不存在一個父類下的多個不同的子類狀態。

多態性告訴我們子類既有父類的一般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從而讓整個系統不斷進化。

如“私域運營”的本質是對人的回歸。它繼承了父類“用戶運營”的一些屬性和行為,但同時又在父類的基礎上擴張了版圖,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成為一個重要又特殊的運營手段。

想想我們在梳理公司的品牌建設體系的時候,通常是從公司戰略層的使命愿景出發,再推導出品牌的系統和傳播規劃,雖然所有事都是一件事,但越是下層的子類越具有多態性,傳播規劃會隨著市場環境的進化而不斷改變,手段逐漸增加。

用編程術語來說就是:“我們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重寫一些屬性。”

因此人們總說,在變化的世界里要抓住不變的東西,所謂不變的東西,就是最上層的父類,而最最上層的父類,往往都是“存在”問題,即為何存在?若放在企業中就是使命愿景,若放在個體的人生中就是你的本心,若放在某個具體項目中就是其最終目標。如果抓不住這些本質的東西,子類行為都是在抓瞎。

總結一下:

萬事萬物都屬于某個“類”,每個“類”首先是一個整體,其次具有層級結構,另外子類具有父類的屬性或行為,且可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這么說似乎有點抽象,對應到實際生活中,比如一個企業:企業首先是一個整體,其次它從董事長到各部門再到員工,具有層級結構;另外每個部門、部門中的每個員工在履行上一級所賦予的職責之外,還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員工需要遵循企業的價值觀,同時他也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個性和喜好,且在整個管理系統中不可被忽視。

基于以上關于“類”的三個特性,我們可以抽象出一個概念,姑且叫它“類思維”,就是我們將萬事萬物看作“類”,來觀察其整體結構,子類之間的關系。

一旦我們看清了一個“類”的全貌,拆解清楚了子類之間的關系,那么也意味著我們理解了這個類,從而可以提取它的模型,大腦從混亂到有序。

這個過程,是分類的過程。

所以類思維暗含著兩層意思:

  1. 類,是事物的歸屬;
  2. 分類,是認識事物的方法。

02 分類的方法  還原論&整體論

分類是認識事物的方法。而“類”的特性暗含著分類的兩大角度:還原論和整體論,即:“類”可以被層層拆解,還原成N個子類, 同時它又是一個整體,有其明確的功能或目標。

還原論認為,任何復雜的問題都可以拆解成一系列相對簡單的部分,如果覺得還太大,就再分解,如果分子級別搞不清楚,就深入到原子級別,一點點直至問題解決。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拆解。

相信還原論的人,在面對一個別人看來毫無頭緒的項目時總是更樂觀一點,無非就是細分拆解嘛,即便這件事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只要將它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總是可以一個個實現的。

像Xmind思維導圖,就是日常工作中很好的拆解工具,它采用層級結構,強制你把輸入的內容放到某個父類下面,促使你在事物之間找到共性以歸成一類,從而不斷拆解事物的內部結構。不管在學習中梳理知識系統,還是工作中寫PPT,思維導圖都能幫助我們高效理清思路,簡化問題,減輕大腦的負擔。

最基本的分類拆解邏輯有這么幾種:

  • 二分法:即找出一個維度,把事物分成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部分。比如對內和對外;陰和陽;利與弊;是和非
  • 矩陣法:把二分法再次二分,就可以得到2×2矩陣,比如工作中按照重要緊急程度分的時間管理矩陣;業務戰略制定中,按照市場占有率和市場增長率分的波士頓矩陣。
  • 要素法:即構成事物的要素組成,把一個整體分成多個部分。比如公司的組織架構圖;比如一個房子按照房間類型可以分成客廳、臥室、書房、廚房、洗手間等。
  • 過程法:即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流程、程序,對過程進行逐一的拆解。比如運營中的AARRR模型,用戶生命周期模型;活動策劃中的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
  • 公式法:即可以用公式表達的分類邏輯。比如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從理論上來說,任何復雜事物都可以進行拆解和組裝,即便是一個宇宙系統。但實際上,人們認識世界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過程,我們總是沒辦法全面的了解一個全局復雜的類。

全局復雜的類,比如一個企業、一個星系、人體、大腦、我們的整個人生等等。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很多層級結構,且子類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同時又和外部的環境有交互,保持隨時間的動態變化,這讓還原論的拆解組裝方法也有點力不從心。

于是認知學界又提出了“整體論”,指出要把事物和行為視作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解為各種構成元素進行研究。

其實整體論和還原論并非二元對立的。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就蘊涵著深刻的整體觀和還原觀。

“美國圣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認為,中國的老子把世界看作是整體的、無限的、永遠變化的。這種思想,對于他們研究復雜適應性系統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面對一個復雜系統式的“類”時,我們不僅需要拆解,更要開啟旁觀和上帝視角,打破原有的框框和邊界,跳出來將該“類”視為一個整體,從系統功能或目的出發,思考如何形成正循環(系統科學中又稱為“增強回路”)。

比如喬布斯在思考智能手機的創新問題時,沒有像諾基亞等傳統手機廠商那樣,想方設法去改變鍵盤的外觀,材質或者位置等等,而是抓住手機鍵盤的本質——信息輸入,創造了今天人們手中的觸摸屏

對于個體來說,我們經常思考怎樣才能過好這一生?選擇躺平還是奮斗?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標準答案,但這里面有一個正循環系統。如果能夠真正領會,煩惱會減去大半。

在這個系統中,首要因素是意愿,因為能夠驅動個人不斷突破的根本動力是意愿,往大了說,是個人的使命。方法是可以學的,唯有內心的意愿,因人而異。躺平還是奮斗都沒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人就變得比較平靜,人生的系統就可以歸于平衡。而不至于今天羨慕這個人,明天羨慕那個人,搞得自己很焦慮,很迷茫。

從“類思維”的角度來看,解決一個復雜問題的步驟是:

  • 跳出子類,抽象出父類,即從整體上弄清楚系統的目的或功能;
  • 用還原論方法拆解出影響系統目的或功能的要素;
  • 提取關鍵要素,抓住主要矛盾;
  • 用還原論方法分析關鍵要素/主要矛盾,找到相互關系;
  • 得出解決問題的模型。

03 從復雜的模型到簡潔的思維

如開頭提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無窮無盡的概念、復雜的事物、以及被無數前人總結出來的模型,面對這些,我們并不需要去死記硬背或者生搬硬套,而是抽象出思維方式來理解,甚至構建出自己的模型。

當然,如今關于思維方式的概念也層出不窮,比如組塊思維、結構化思維、系統化思維、開放思維、第一性原理等等。

當我們理解了“類”,即事物本身的規律,我想我們就不容易被種種概念的表象所迷惑。

因為人類大腦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環境結構的“鏡像”。

為什么會有組塊思維,是因為“類”可以被封裝,將碎片化信息組合成一個整體,便于理解和記憶;

為什么會有結構化思維,是因為“類”本身具有金字塔式的層級性;

為什么會有系統化思維,是因為復雜“類”的結構和動態關系太多,而我們無法拆解出每個細節,而需要從整體上思考目標和循環系統;

為什么會有開放思維,因為在邊界之外,永遠有更大的類。開放思維,讓我們不會讓自己困在眼前的類別之中。

第一性原理,就是通過整體論的方法,找到最接近本質的父類。

如何找到最接近本質的父類?查理·芒格常說,“永遠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尋找答案”。這是因為,最基本的方法更接近因果鏈的源頭,更有普遍的解釋力,更接近本質,因此,也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最基本的方法,往往存在于各個基礎學科,比如物理學、數學、生物學、腦科學等等。這又引出了人們常說的“跨學科思維”。

請注意,當你受困于某某事物,如名利、職場、行業、情緒等等時,請記得抽身看看你正在使用的類別,確保沒有被困在一個封裝的存儲類中。

聊到這里,也許你會發現,自上而下,所有的事仍然是一件事。

但理解以上這些,并非抵達認知的盡頭,恰恰是我們理解事物的開始。只是更底層的思維可以讓我們在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少一些畏懼和庸人自擾,多一些自在和樂觀,如同置身于大型積木樂園中探索玩耍,開心的搭建自己的人生作品。

都看到這里了,不如在留言區聊聊你的看法~~

可參考書目:

[1]《 錢學森論系統科學》 錢學森

[2]《復雜》梅拉妮·米歇爾

[3]《系統之美》德內拉·梅多斯

 

作者:Lemon;公眾號“檸檬了嗎”(ID:bzcopy)

本文由 @檸檬了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從復雜的模型,到簡潔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