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人容易踩的“雷”

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行業也進入了精細化運作的階段。而作為新媒體人與新媒體運營,除了找好內容定位、了解用戶需求之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注意、避免犯錯?本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新媒體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一起來看一下。

顯然,新媒體的浪潮現在已經越翻越高,總有人在唱衰,然而并沒卵用。

新的平臺越來越多,新的內容形式百家爭鳴,新的玩法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進入新媒體行業,過去公眾號大火的時候可能很多企業沒開通公眾號,現在再看這些企業至少都在做一個新媒體平臺,不做會慌啊!

雖說新媒體行業早已從過去野蠻式增長,變成了現在的精細化運作。但我發現,很多新媒體人踩的雷基本相似,還真是蒼天饒過誰。

這一次,老賊就來聊聊新媒體人最容易踩的雷,都是大實話。如果已踩,你我共勉;如果還未踩,及時排雷!!

一、新媒體平臺不是企業內刊

這是個老雷了,把新媒體做成企業內刊從開始有公眾號就興起了,源自于企業極強的 “榮譽感”,以及傳統思維的局限。

非得整天對外發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精神、領導講話、團建新聞等等。

做內刊沒問題,可以專門弄個對內平臺自己嗨啊,對外這么干那不是等于發瘋嗎!還一個勁說為啥粉絲不關注!企業新媒體平臺應該是獨立的,致力于解決企業品牌、公關、營銷、用戶經營等問題,如果往內刊發展,不如不做。

二、過于關注玩法和形式

很多新媒體人總喜歡聚焦于新媒體的創意、玩法、形式,以及追熱點,卻很少去了解公司資源以及產品本身,新人最容易踩這個雷。

做新媒體,一定要首先對公司現狀、現有可利用資源、以及產品有全盤了解,而且應該是深入了解。脫離企業本身去做新媒體,那就是耍流氓。連品牌和產品都不能了然于心的心,不是合格的新媒體人。

如果你是做個人自媒體,那也要先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現有的資源以及能提供的服務,這比多學幾個玩法重要百倍。

三、老板領導一干涉就自暴自棄

“老板瞎指揮”、“領導啥也不懂,一點都不專業”、“算了,領導說怎么樣就怎樣吧”……經常能聽到新媒體人發出這樣的聲音,然后很多人就聽之任之,也不思考就你怎么說我就怎么干了。

首先,新媒體這行還在高速發展,沒有說誰有多專業,誰又是個傻子。第二,千萬別老板說什么你就做什么,沒做好他會很不爽,老板的需求不一定就是你理解的需求。

第三,不管你的領導還是老板,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新媒體人確實會有所不同,但都是希望企業新媒體能創造更大價值,之所以會去 “瞎指揮”,還是因為心里沒底。你要做的是認真聽他們講,然后做出超出他們預期的成績,我相信瞎BB的人會變少。

四、硬生生干成一個小透明

我始終認為,新媒體人至少是半個營銷人、半個品牌人,而不是每天在桌角低頭默默編輯文章的一個別人甚至都喊不出名字的人。

為什么要是營銷人品牌人,因為你得學會樹立自己的專業感以及自我品牌包裝,你要往那一站往那一說往那一頓操作,別人就知道這是個專業新媒體,是個高手,而不只是個小編,更不是個打雜的。

千萬別指望別人花時間去讀懂你,你要自己干得光芒四射。

五、錯付了不適合的新媒體平臺

有的人壓根就不太適合做公眾號!有的人就是更適合今日頭條!有的可能更適合抖音的短視頻!也有的人是適合知乎的問答……

不同的新媒體人,根據自己能力、資源、發展方向的等的不同,適合做的平臺也不一樣,錯付了平臺,當然就踩了雷。

其實新媒體平臺有很多,賺錢方式也有很多,隨便組合一下都有幾十種做新媒體的模式和方向。給大家列個思路框架,好好去思考一下你適合怎么做。

  • 自媒體內容形式:圖文、短視頻、音頻、問答、直播、條漫、vlog等。
  • 自媒體主流平臺:公眾號、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百家號、喜馬拉雅、網易號、企鵝號、知乎、小紅書、Bilibili、微信視頻號、簡書等。
  • 自媒體變現方式:廣告、帶貨、打造個人品牌、知識付費、社群付費、做IP產品、投稿賺稿費、咨詢服務、直播、原創優質內容獎勵、平臺活動獲獎收益、流量收益、粉絲贊賞等。

六、有錢,我就能干好

幾乎所有的新媒體人都會吐槽:“沒錢沒資源,我怎么做好新媒體……”

那問題來了,這話外音好像是,你給了我錢我就能把這事干好。可事實如此嗎?完全不是!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你給了錢也不知道怎么花,或者說怎么花得漂亮。這絕對是個大坑大雷。

所以別總吐槽企業不投錢,花錢是個大學問,有時候做新媒體花錢比不花還難。你得先去學會如何花錢,如何才能保證投資回報率最大。

七、借鑒學習僅限于同行業

這個雷,著實沒必要。就是在平臺運營新媒體的時候,總喜歡去借鑒觀摩同行的。

學習同行沒毛病,問題在于只關注本行業的號,太狹隘!學習應該是博采眾長,新媒體是通的,你不要什么都跟在同行屁股后面,這不會有什么明顯優勢,而且時間長了很難跳出。

反而多去跨行,看看不同行業的新媒體,甚至是不同平臺上的新媒體是怎么做的,去拆解那些做得好的,相信收獲會更大。

八、無腦追熱點

做新媒體要不要追熱點?當然要!追熱點可以說是內容創作的加油站,運營的助力器。

但不是所有的熱點我們都要去追,也不是所有的熱點都適合去追,對熱點首先要有一些判斷標準,雷就埋在這里。

首先要看這個熱點的火熱程度或受關注程度;然后得看它的傳播性,破圈層的能力如何;接著再看熱點的話題性怎么樣,比如有爭議、有漏洞、有群體指向、情緒激烈、開放話題、與 “我” 相關、有延展性等。

最重要的還有兩點,一是相關度,是否與你定位相關,且是否與目標用戶相關;二是風險度,必須考慮風險,保持底線、價值觀以及平臺規范。

九、混群 “學習”

不知道為什么,好像新媒體人特別喜歡混群,喜歡在各種行業群、交流群、大咖群里,雖說目的是以求成長,但實際上整天聊天吹水……

真的沒啥用,還不如去好好鞏固自己的硬實力,花更多時間去了解產品,花更多精力把內容打磨好。我一直覺得大多新媒體人現有知識其實夠用了,關鍵是狠執行。

十、做新媒體,文筆好最關鍵

如果你想要練好文筆,干嘛不去干文案呢?

對于新媒體運營來說,重點不是你把文字說得多么漂亮,而是你對用戶有多了解,你的選題是什么,你想傳遞出來的是什么觀點以及情緒是什么。

很多新媒體大V,你要說文采,其實也就那樣,但他們贏在對世界的敏感度、對生活的思考、與眾不同的觀察、特別的經歷以及自己多年的生活積累。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內核的東西,還得是新媒體人一點一滴去修煉。

十一、極其害怕取關

作為新媒體人,想增粉,想降低取關是好事,但別把取關這事本身看得太重。

任何一個新媒體平臺,取關掉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基本越頭部的大號每天掉粉越多。我們要重點關注取關背后的事兒!

要考慮的是用戶為什么取關?這些取關的是我的精準用戶嗎?如何搭建更穩定的用戶增長體系以及轉化體系?

十二、瞧不上所謂的員工轉發

一些新媒體人很反感要員工去轉發內容,覺得太Low了,我做內容全憑自己的本事,干嘛還干這樣的事?

還是太年輕啊!其實如果企業員工很多,那這群人一定得用起來,并且要用得徹底。很多大平臺的新媒體啟動流量就是靠自己的員工,沒什么Low B的,自己員工都不想打開的內容才真正叫Low

你可能更應該想的是,我應該如何把這邊的這幫人好好用起來,如何讓他們自主自愿就非常樂意幫我傳播。

十三、違規侵權

隨意亂用文章、圖片、視頻、音樂、字體等等,輕則平臺違規刪文,重則可能被版權方起訴、索賠。這是一個新媒體人完全承受不了的雷。

用這些東西一定要謹慎,越是涉及到商業利益,越是你的內容用于商業目的時,越要小心。不管是圖片還是視頻,能原創就原創,字體就用免費字體,原創不了的可以到一些可商用的網站上去找,或者現在很多新媒體平臺本身就提供了免費圖庫,用那里面的安全。

另外,特別是涉及到國家黨政內容的,最好不要碰,不是相關官方號一定要避而遠之!

十四、離職單干新媒體

怎么說呢,這其實不算一個完完全全的雷,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但我還是建議不要輕易辭職搞新媒體,對于大多數人剛開始做的人,短時間沒什么收入,一旦離職沒了錢,會非常焦慮,每天想得最多的不會是把內容做好,而是怎么漲粉,怎么弄閱讀量賺錢。

這很容易走偏,且心態完全會變得不同,不能保持一個很好的創作狀態,結果是無盡的焦慮和急切。

十五、不真誠,端著

做新媒體,特別是個人自媒體,最好的內容,是帶有自己的經歷、認知以及思考,保持真實的一面。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你裝腔作勢地來表達,不僅顯得假,還與你個人的習慣格格不入。強行為之,沒有靈魂。用自己的風格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這可能是你最強大的武器。

真沒必要端著,心存敬畏,保持謙卑,真誠地去溝通與進步,這條路長到你本根看不到盡頭。

十六、活在新媒體的 “套子” 里

互聯網人身上總有種優越感,看的資訊多,看的干貨多,懂得互聯網前沿的詞匯多,就誤以為自己什么都會,實際上自己只是活在了互聯網的“套子”里,眼光看不到更遠的地方了。

新媒體人也一樣,我們把新媒體當天,感覺新媒體無所不能,感覺新媒體就是全世界。實際上在很多行業,新媒體的影響微乎其微,在很多企業,新媒體創造出的價值有如毛毛雨。

之前看到一個段子說:絕大多數企業的新媒體運營,按用人標準應該給15k,實際只給了8k,而最終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只有2k。

這很真實,也是現狀。你在“套子”里覺得老板不專業,領導傻,而實際上呢,在他們的世界里有太多比新媒體更需要去做,更需要重視的。

好了,新媒體不息,踩雷不止。你還踩過什么雷?歡迎來說說看。

#專欄作家#

木木老賊,微信公眾號:木木老賊(ID:mumus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知名上市教育集團品牌總監,專注于持續生產新鮮又有料的品牌營銷、新媒體運營貨、文案進階技巧。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2人打賞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新媒體人容易踩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