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這幾年SaaS在國內的發展增快,更多企業開始選擇創建SaaS產品服務,SaaS軟件服務可以給一些中小企業帶來更多便利;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SaaS公司如何發展會更好的討論,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國內的SaaS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進行擴張、擴大,豐富產品線,這也是行業和企業發展到一定結果的必然步驟,那么產品的擴張必然引來其他問題,在抉擇上會存在A模式和J模式的搖擺。
國內的發展大多切合J模式的發展方向,亞太地區的經濟和公司都存在這種問題,這是以日本快速發展為基石,其他國家跟進,公司一旦到了一定的地步,就會涉及到很多的領域,美國以小而美著稱,極力發展一個產品,先把產品做到極致,然后再考慮其他的問題。
這也帶來兩種現象,J模式發展的攤子比較大,企業的利潤很低,導致大多數的企業需要獲得政府的補貼,A模式比較專注,盈利能力充足,自己可以發展的很不錯。
那么國內是A模式還是J模式呢?國內的發展大多采取的是J模式,公司可能盈利能力不行,政府會進行一定的補助,也就引發了國外的反傾銷。
不扯遠了,J模式的發展方式在ToB的企業中有什么啟發呢?
接和千億大佬溝通繼續書寫,ToB公司的發展模式。
一、市場急劇的變化
在ToB企業發展的前期,公司的市場足夠大,用友、銷售易這一類的老牌SaaS廠商并沒有貿然進入對方彼此的領域,因為另外一個領域不是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在一個應用上做到極致,占領足夠的市場份額。
市場的空間也會有很多的后起之秀,這些后起之秀不單會蠶食老大占領的底盤,而且也會毫無底線的開展其他的業務,簡單來說,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公司的增長乏力。
C端的公司由于走不出國門,海外增長乏力,大多數公司都開始布局ToB的市場,近兩年我們看到各大廠每年都會有架構調整,而且ToB的業務線一直保持高地位、高投入的模式,而且大廠在進入任何一個行業的時候,都會把各個行業攪起一灘渾水。
公司都會考慮第二增長曲線,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橫向拓展占領其他廠商的市場,以此緩解公司業績增長的壓力。
于是,SaaS混戰的時代就到了,也有人叫后SaaS時代,至于是不是后時代還有待商榷。
二、環境決定
國內五千年的文章和規章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國內做生意講究合作、共贏,更多的時候還要看關系。
國內小公司的付費能力低,生存環境惡劣,雖然工商注冊的公司很多,生存超過3年的公司都比較少,這樣導致做小客戶的產品有兩個問題:
客戶的單價低,單價一般在幾千到上萬,能做到三五萬的產品都比較少,特別是一些增效類的產品,在國內的形式并不太好。
客戶續費率低:國內的生存環境導致了他們的生存困難,很多公司在第二年就倒閉了,第二年續費就無望。
于是,國內的SaaS企業都開始瞄準腰部以上的客戶,這些客戶典型的特征,產品能力基本達標,解決方案看似專業,關系一定夠硬。
特別是以政企單位,如果沒有一層關系,不走動一下,中標的可能性極低,國內的大公司現在也存在這種問題。
這就導致,一旦拿到一家政企單位,那么就期待把他們的業務都做下來,自己做總包,把部分業務分包到其他公司。
這就要求,你公司有足夠實力,能夠在SaaS的江湖中號召部分廠商,大家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
根據你產品的能力,拓展上下游的應用,自己進行拓展,也可以自己組建團隊研發,總之要能涵蓋用戶的所有需求。
其他,客戶也有這種需求,他們期待在一家供應商進行一站式采購,而不希望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三、公司的抉擇
在產品拓展的時候就有意思,不可能把產品都進行拓展,貿然進入一個領域大概率要面臨失敗的風險。
目前國內的SaaS產品拓展有兩個方向:
在場景中深耕:
公司對于某個場景理解比較透徹,可以根據場景的需要,補充需要用到的SaaS軟件,豐富場景的解決方案。
在核心能力上深耕:
公司一定要有一項產品做到頭部,然后根據核心能力拓展產品,實現第二增長曲線。
最可怕的拓展方式,不結合公司的當下情況,直接進行產品的拓展,拓展的產品與當前產品的場景以及核心能力沒有任何的關聯。
盲目的拓展應用,極有可能導致自己無效的投入。
所以,SaaS公司的拓展和發展,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單點突破,全面開花。
在公司的前期選擇A模式,把一個產品做透、做大、做強,然后在開始拓展進入J模式,把公司擴大、提高、占有。
#專欄作家#
張沐,《運營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互聯網產品運營經驗,微信公眾號:運營官張沐。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