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場景是一個產品的靈魂,生產出來的東西,要明確 for who ,for what,用來誰的解決什么問題。本文作者以醫患看病的場景為例,分析在這樣的復雜場景下,要如何進行產品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01 引言
“大家在做產品時,經常提及、用到的詞兒有哪些?”
用戶、客戶、市場、業務流程、產品功能、痛點、產品定位、產品價值、競品、產品優勢、產品規劃、MRD、PRD、迭代、上線、bug、排期、測試、效果?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哪些詞兒是經常用到,同時又是非常重要的呢?可跟著我一起想一想哈~
是不是,還有“場景”、“數據”、“優化”、“定價”、“計收”……數不勝數,就是這么些一個又一個短小精悍的詞語,構成了我們產品汪的工作日常。
再深究一步,開頭我羅列的那些“詞兒”都是什么時候用到的,是否清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新產品/一個新的產品功能/一個新的產品矩陣,從0-1,然后再從1-0的完整階段是什么樣子的,可參考下圖:
當你試著將這些詞語按照上述流程(0-1-0)歸類的時候,實際上你同時也在回答著“在什么階段、誰該干什么事兒”的問題,即“這些詞兒的應用場景是什么”。下圖是我梳理的,在什么環節該干什么事兒的示意圖,可參考:
“我認為場景是一個產品的靈魂。”
——即生產出來的東西,要明確 for who,for what,用來誰的解決什么問題。
而今天這篇文章,我主要想探討的是如何從實際業務場景中抽象出一個功能、一個產品或一組產品。我將以一個【病患預約看病】業務模擬場景為例,嘗試搭建一套產品矩陣,來實現“病人預約看病、醫生看病診斷、病患復查醫生復診”的業務需求,假定需求來自于銷售。
02 場景產品設計實踐——【病患預約看病、醫生接診】場景
在進行場景產品設計前,我們要先調研、梳理清楚實際的業務流程,都有哪些環節,哪些角色參與,每個環節哪個角色做什么?在整個業務流程中,哪些是客戶已建設的?你的團隊要做的是全套流程產品,還是其中某幾個環節的產品?然后是怎么做?做成什么樣?做完了,能夠解決哪些問題/提供哪些服務?作為場景PM心里要一清二楚。
【病患預約看病】場景的業務流程大致如下:
1. 新建就診預約——“看病預約”微信小程序
對于患者(需要預約掛號的用戶)來說:應該有一個平臺,可以為患者提供看病預約,應支持按科室(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肝腸科、牙科等)、按醫院、按醫生、按地理位置進行組合篩選、按日期-時間創建預約。
所以這里我考慮 以“即插即用”小程序的形態,為患者提供“看病預約平臺”。初期可以先打通1-2個醫院的數據庫(需包含醫院信息、醫生檔案等信息),后續考慮打通多個醫院的數據庫,供用戶新建預約時選擇和查看;至于我們新建一個庫表,用于存儲醫院、醫生檔案等信息,還是我們要用的時候去客戶 數據庫里現查,這個主要由實際情況和需求實現難易程度等多個因素決定,對于PM來說,我們只要將需求、數據情況、客戶數據對接情況闡述清楚即可,剩下的事情交給研發。
由于用戶可能需要按地理位置遠近進行醫院篩選,所以需要自動定位功能;
為保證醫生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需要用戶支付掛號費才能預約,超時未支付,預約自動取消,因此還需要和支付系統打通;
此外,在實際場景中,病患只能在選定時段內(如8:00-10:00)參加一個就診,無法同時參加多個就診,故系統功能上還要考慮: 同一病患在同一時段只能創建一個預約任務這種邊界情況。
在進行上述系統設計時,還需要考慮資源分配的問題,即兩個人同時預約了同一時段的同一醫生,這種情況該怎么解決?一個手段是按照預約任務提交時間的先后順序決定,另一個手段可以是誰先支付誰優先,還可進行策略的組合。類似于搶票、打車場景,背后需要有一套資源分配和合理調度的策略邏輯,當然這需要PM 指導業務,研發人員具體設計策略實現。
假定患者在既定時段內,前往醫院順利完成了就診。在就診后,患者應能夠查看醫生出具的診斷證明和診斷記錄,以及自己當時創建的預約信息(預約看病的時間、科室、醫生姓名、醫院地址、填寫的病情描述等)。
此外還需考慮,患者創建的預約是否支持取消,取消的規則又是怎樣的?
至此,小程序(看病預約平臺)的功能點已基本產出了,這里我將【取消預約】、【就診提醒】這兩個功能的優先級放在了P1,原因是:“取消預約”、“就診提醒”,并不影響業務流程的完整性,故考慮后續再建設(僅供參考,讀者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留心的讀者可能還注意到了:我增加了“登錄”功能,登錄后才可掛號,這是為何?許多小程序都要求用戶微信或手機號登錄后才能使用 其中的一些功能,這又是為何?我認為,原因有二:
- 一是由某些產品的功能權限決定的。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功能,在付款時,是要求用戶登錄微信/登錄支付寶賬號,才能付款,保證 安全性。
- 二是由產品設計的功能本身決定的。對于“看病預約”這個小程序,后臺需要識別哪個用戶創建了哪天的預約,這是最基本的,那后臺到底怎么區分用戶A 還是用戶B呢?一個常見的方式,就是要求用戶登錄授權,用戶授權后,后臺便可通過用戶微信ID,或手機號,來區分哪個用戶是A,哪個用戶是B。有了用戶唯一ID,后臺便可以記錄每個用戶必要的操作信息,用于完成某個產品功能,還可以提供個性化推薦等功能。
關于該小程序登錄,我的需求是這樣的:登錄后才可掛號。即 掛號功能是有權限限制的,即登錄后的用戶才可使用;未登錄的用戶不可使用。這里我提到的是功能權限,與用戶權限、角色權限又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我們來看下圖:
所以,在設計帶有用戶權限的產品時,一個邏輯通常是:先確定該產品有幾類角色,每類角色的功能權限/數據權限是怎樣的?然后為各個角色賦予功能權限/數據權限,最后才是角色與用戶的關聯;因為功能和角色是數得過來的,而用戶量是無法精確預知的,沒辦法每次都為一個新用戶開通/禁用每一個功能權限,這樣做就很傻。
通過用戶是否登錄來判斷, 用戶是哪種角色,是新用戶、老用戶、還是游客?通過用戶身份判斷是管理員、超級管理員、還是普通用戶?然后再判斷當前用戶的功能權限有哪些。
2. 看診任務分發
在進行任務分發設計前,要明確 任務/工單的接收對象都有誰?這里任務/工單的接收對象為“醫院”和“醫生”兩大類對象。
在系統建設初期,首先需確保按照一定的分發邏輯,使得工單能夠正確地送達至接收對象處,而后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盤活池子里的醫院和醫生資源,使得C端用戶(患者)能夠預約到想預約的科室/醫生?這時就需要一整套智能分發邏輯了,由此整個系統也從 『傳統應用系統』 向 『智能化應用系統』轉變。滴滴、美團、攜程等工單分發的策略,是非常復雜的,想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的,可以閱讀下面這篇某大佬的文章,可能會有些領悟。
https://blog.csdn.net/jinjin603/article/details/78793243/
3. 醫生看診——PC端web應用『看診系統』
按業務流程,系統分發后,該某醫院的醫生看診了。沒錯,這里,我考慮做一套『看診系統』,PC端web應用。用戶是各個醫院的醫生和各個醫院主體。
系統功能很簡單,核心功能是『查看詳情』和『開始看診』。看診工單分為兩個狀態:“待看診”和“看診完成”。若C端應用增加“預約取消”功能,這里工單相應的狀態應該還有“用戶已取消”。
- 對于超級管理員來說,可以查看所有醫院、所有醫師的看診工單;
- 對于醫院管理員來說,只能查看當前醫院的所有醫師的看診工單;
- 對于醫師來說,只能查看自己的看診工單,同時填寫診斷意見和上傳診斷報告;
在實際業務中,還需清晰定義各個狀態的含義,比如“待看診”指的是,當前時間還未到達用戶預約的看診起始時間;“已看診”的判斷邏輯是,醫師填寫完診斷意見和上傳完 診斷報告,提交“看診完成”時,即認為 當前工單的狀態是“已看診”。當然,還可增加其它狀態,如看診中。
醫院、醫生該如何使用該系統?
工程獅們開發完成這套軟件后,要依次給各個對接的醫院開通賬號,沒錯,假設對接了100家醫院,且這100家醫院都有醫生要用你這套系統,那么你們團隊就要為這100家醫院開通賬號,在每個醫院賬號下,還要掛接該醫院的醫生信息,醫生用其姓名/醫生代碼(我編的,類似于職工編號)可登錄系統進行看診操作。
4. 醫院——終端顯示屏
醫院通常會有一個顯示屏,用于向來醫院看病的人,展示當天的就診記錄,通常長這樣:
這里就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展示功能,需要明確展示哪些信息,不展示哪些,哪些信息展示時需要脫敏處理即可。比如要向患者和醫生,展示本醫院,當天等待就診的全部就診記錄,包括:序號、患者姓名、就診醫生姓名、診室名稱及診室門牌號、候診狀態(等待看診、就診中)用不同交互區分(如顏色不同或滾動效果)。
03 寫在最后
本文以 〖看病預約、到醫院就診〗的實際經歷出發,嘗試搭建了一套 【用戶看病預約】場景的產品矩陣,重點在闡述場景產品的設計思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經驗。
身處這個互聯網時代里,可以發現,不論是ToC 的產品還是 ToB 、ToG 的產品,只要涉及 機構、組織,基本上都需要多產品、多方角色參與才能走通 某一場景的具體流程,滴滴、淘寶、美團、醫美類產品,無一例外。任何產品最后都逃不開商業化變現,當抖音、快手、小紅書開始引入電商,允許用戶注冊為商家后,就帶有了“To B產品”的基因,負責他們的產品經理們必然也逃不脫對業務流程和業務場景的梳理。
因此掌握業務流程和業務場景,是場景產品搭建和市場分析的第一步。
學習,思考,實踐,成長,是產品經理永遠的必修課,共勉。
本文由 @南方碟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