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產品交互設計中,用戶的感受是在開始行動之前應當要提前調研的一項基礎指標。為什么用戶感受對于產品交互設計這么重要呢?作者分享了自己對于用戶感受的交互設計思考。
我是胡子,一名野生產品經理,在產品經理崗位的成長期行業規范和方法論促進了崗位的繁榮,但在當下崗位飽和、內卷嚴重的成熟期,又需要跳出規范,尋找新的方法論,來突破限制。
基于此我開始嘗試分享我在產品設計上的思考,將“野路子”進行到底。這是第三篇。
今天和大家分享衡量用戶感受,感受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功能,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并不善于表達感受。
圖1:該如何表達感受©️胡子
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微信為什么沒有顯示已讀提示?
思考完后,請繼續往下讀。
《非暴力溝通》中提到的第二要素就是感受,我和你們一樣在學校里學習過近20年,回想青澀學生時代,不曾有人問過我感受,從來沒有!
所有人都覺得感受無關緊要,更重要的是各種權威的“正確思想”,小學時我不止一次被老師“請出教室“趴在地上補作業,我很害怕,但這不重要,他們更關心我沒有寫作業。
剛上初一的時候有一天放學被打劫了幾乎我所有的零花錢,我很傷心,家里的大人們告訴我:“老爺們別慫,愛誰誰,直接揍Y的”,也有人說:“為什么劫你?下次躲著點走”,依然沒有人問過我的感受。
仿佛在這個世界里我的感受只是我的感受,從來沒有人關心。
所以長大的我好像忘了如何表達感受,周末的早上被電鉆聲吵醒,我氣憤的說:“周末早上裝修太不道德”。
別人問我吉他彈的怎么樣,我會回答:“特別爛……”
這些都是評價,而非感受。沒有人知道對于周末早上的電鉆我是氣憤,還是心神不寧,還是不滿,也沒有人知道吉他彈的很爛,是慚愧,還是驕傲,還是麻木。我想你們也如此吧……
圖2:對于感受已經習慣閉嘴©️胡子
不僅僅在交流溝通中,用戶體驗的核心也是用戶感受,產品設計者可以嘗試上萬種方法,結果只有一個:提升用戶感受。但在現實的用戶體驗設計中卻很少使用感受指標來衡量產品。
相信大家同時使用過釘釘和微信,兩個產品在對話部分的交互設計有一些差別,例如釘釘在對話頁有已讀提示,而微信并沒有。
從用戶知情權的角度看,產品理應讓用戶知道對方是否已讀,修改流程圖如下,A和B的對話看起來很合理,沒有問題。
有已讀狀態的對話流程©️胡子
如果我設置一個用戶場景:信用卡馬上就要逾期了,我(A)找朋友(B)借錢救急,他沒有回復我。流程圖里加上用戶感受:
在上面的流程里我產生了傷心的感受,這不屬于正面的用戶感受,如果沒有已讀提示,我更愿意相信他沒看到,這樣我的心里好受一些。
也許你會說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是這樣的場景,并不能因為一個場景的差體驗就否定這個交互,是的,你說的對。
那該如評估這個已讀提示要不要加呢?
首先我先借用盧森堡博士總結的感受詞匯表。
得到滿足:
興奮、喜悅、欣喜、甜蜜、感激、感動、樂觀、自信、振作、振奮、開心、高興、快樂、愉快、幸福、陶醉、滿足、欣慰、心曠神怡、喜出望外、精力充沛、興高采烈、平靜、自在、舒適、放松、踏實、安全、溫暖、放心、無憂無慮。
沒被滿足:
害怕、擔心、焦慮、憂慮、著急、緊張、心神不寧、心煩意亂、憂傷、沮喪、灰心、氣餒、泄氣、絕望、傷感、凄涼、悲傷、惱怒、憤怒、懊惱、苦惱、生氣、厭煩、不滿、不快、不耐煩、不高興、震驚、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獨、郁悶、難過、悲觀、沉重、麻木、精疲力盡、萎靡不振、疲憊不堪、昏昏欲睡、無精打采、尷尬、慚愧、內疚、嫉妒、遺憾、不舒服。
基于上列詞匯,使用思維導圖分析用戶的感受變化,如下:
用戶收到回復和沒收到回復兩種情況下已讀提示帶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用戶在發布消息時基本帶著正面感受,有已讀提示,在獲得回復條件下可以延續正面感受,沒有獲得回復的條件下會產生負面感受,具體來說可以使用用戶的感受曲線,如下:
在沒有得到回復的條件下用戶感受大幅轉向負面感受,所以綜合考量,已讀提示對于熟人社交產品會加速產生負面情緒,降低用戶體驗,而像釘這種工作社交產品則不同。
用戶使用產品是一連串的感受過程,衡量交互設計的數據幾乎都無法用來衡量感受,所以感受設計更依賴于對行為的體驗和分析,也需要一些的心理理論。
正如我在這個分享系列里提到的“非常規”設計,優秀的產品經理之所以優秀很多是來自于“非常規”的思考。
本文由 @胡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