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畢業后想從事產品或轉行產品的同學

編輯導語:互聯網行業如今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風口,因此有不少在校生想要在畢業后進入互聯網行業從事產品經理崗位,但是由于在校期間并沒有對口的專業,又缺乏相應的經驗,這可難倒了不少人。本文作者在成功轉行產品經理后,為大家總結了一些經驗。

目前還是有很多人想轉行互聯網產品經理或畢業后想要從事產品經理的工作,而我不久前剛剛轉行產品經理,所有可以稍作分享,也算是對我這段時間的一個總結,希望能幫助到有需求的朋友。

主要分為幾個部分:

  1. 自我介紹
  2. 轉行經驗教訓總結
  3. 工作一段時間后對于產品的新認識新思考

一、自我介紹

我是19年燕山大學的本科應屆畢業生,2019年7月來到北京工作,2020年12月份經過歷時近半年的學習+求職終于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目前仍在試用期。

我主要是在公司負責c端產品,因為產品復雜度不高所以目前主要是由我在負責,哎,承受了我這個水平不該承受的壓力。

二、轉行經驗教訓總結

1. 選擇大于努力

多少有點老生常談了,但我這里想強調的一個層面意思是,盡快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或事情,當然這里并不限于產品經理了,如果沒有那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事情,那什么是喜歡或者合適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難回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具有各異性。但有一個所有人都適用的方法就是試錯,和做產品一樣,在試錯中認識并迭代自己,爭取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優解。

你能在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進行試錯這就是你巨大的優勢。

2. 需不需要報培訓班?

分兩種情況來看吧:一是如果找到一份產品經理的工作對你來說并不迫切,那么無需報名任何培訓班;二是如果求職對你來說是第一位的,那么我認為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最有成效的。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你報名了培訓班,他對你求職的幫助也是非常小的。

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初級產品經理課程都是在講一些基本的理論,實踐方面涉及的甚少,然而產品經理是一門典型的在實踐中去認知、迭代的學問,單純的理論輸入只是紙上談兵。

從企業用人的角度來看,企業招攬人才是要創造營收的,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能契合企業的需求。

所以咱們就能清楚了,市面上大部分面向新人/轉行等群體提供的課程多是切中了這個人群求職的痛點,販賣焦慮割韭菜的。說到這里其實我自己也是被收割了,花了七千大洋報了培訓班的,到現在錢還沒還完呢。

那么問題又來了,不報培訓班我要通過什么途徑來學習呢?

我的答案是網絡資源+動手實踐​,現在網絡上的課程有很多,例如B站就一搜一大堆產品經理課程​,找到適合自己當前所處階段的課程,學一學基本的理論、方法和技能就可以開始著手試著做一個項目。

哪怕是解決身邊的一個小問題我們也可以按照需求分析到產品方案/解決方案的過程來實操一遍,然后結合效果反饋繼續迭代優化​。如果能整個流程做下來相信會比購買一份新手​課程更有幫助。

3. 對于考慮轉行的同學千萬不要裸辭!

這點就不多解釋了,就是那種全世界都與你為敵的感覺,當然我也知道肯定是攔不住有些朋友裸辭的步伐。

1)增強對自身的判斷力,必要的時候先進入這一行再考慮優質公司

這里其實是基于我自己的經歷說的,所以對于自身綜合素質非常優秀或對于自己有深刻認識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同學,完全是可以直接沖擊一下互聯網中/大廠的。

我在準備一段時間后,面試的第一家公司就答應給我offer了,是一家面向海外市場做社交產品的創業公司,非常早期,應該是天使輪。

公司創始人是霍普金斯回國的碩士,我跟她聊得還挺開心的,她也明確有說過希望我過去,但當時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沖昏了頭腦,因為我當時面試這家公司完全是練練手的心態,沒想到面試的結果還不錯。

最終沒有選擇去的原因一個是我判斷太早期的創業公司對自己產品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因為當時他們團隊也只有一位產品經理并且不到兩年經驗;二是因為面試完第一家后有點蜜汁自信,覺得自己能沖一沖更好的公司,結果傻逼了,后續經過兩個月才有了下一份offer。

要知道當時我已經是辭職的狀態,一個人在北京花銷也不小,所以各方面壓力都很大。

現在回想起來選擇第一家公司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當然我更多是從經濟方面考慮的哈,因為在我看來好項目/好團隊的產品經理的職位是極少的,能不能遇上就比較看個人造化了,比較玄學。

當然這里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什么是好團隊的判斷維度,第一團隊成員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并且能力互補;第二團隊有不錯的化學反應,大家在一起做事情很開心;第三團隊成員認可所做事情的價值并愿意為之犧牲一部分個人時間以完成共同的目標。

2)產品經理分類有這么多種我該選擇哪一種?

目前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了,所以細分出來的產品經理方向也比較多,例如電商、教育、本地生活、文娛內容等等。那么作為新人或轉行的同學應該選擇什么方向呢?

第一:選擇自己感興趣、認可其價值的行業。

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基于個人認知的世界,所以當你從事一個職業是難免會發現一些與你之前認知不同、甚至是不贊成的東西,這個時候如果你對于所從事的行業不感興趣、不認可的話是很難做好工作的。

第二:如果有可能的話選擇當前快速迭代發展的行業,例如在線教育、社區團購的業務等等。就像我之前說的,產品經理是一個重視實踐的職業,而只有在快速變化、快速成長的業務下,才能提供給產品經理一個快速試錯、快速驗證、迭代認知的場景。

三、工作一段時間后對于產品的新認識新思考

目前為之我正式從事產品工作有2個月,說一說我新的認識。

根據其做的工作內容,產品經理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功能型產品經理,其二是創業型產品經理。

  • 功能型產品經理:顧名思義就是做具體功能的產品經理,這個我們平時了解的都比較多了,就是原型、需求文檔那一套,這種產品經理是比較基礎的,大部分人都是停留在這個層面。
  • 創業型產品經理:視角不能限于功能或產品本身,而是能夠打通行業、公司、用戶、產品并且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尋求利益總和最大化的,需要宏觀的思維和微觀的執行能力。創業型明顯要比功能型更被市場需要,所以大家努力吧,為了35歲以后我們仍是一條產品經理而奮斗。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總體來說產品經理已經供大于求了,很多產品經理真的很水,所以不要覺得誰誰誰多有經驗、多厲害,產品能力這件事還是很看個人天賦和發展機遇的(當然頂尖的產品經理還是非常非常少的)。

一直在說產品經理也需要進行自身迭代,那么如何迭代呢,除了在業務中成長,我認為至少還有三個路徑:

  1. 多讀書:包括產品專業書籍,以及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產品經理除了重實踐以外,還是一門比較雜的學科,尤其是c端產品經理,主要還是在研究人,當你的用戶體量上來之后就要學會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衡量了。
  2. 參加培訓:這里也可以是產品經理培訓班,當然這個時候就不要搞什么新人課程啦,多聽一聽大佬們的分享,思考一下對于同一件事物大佬們是怎么看的,自己是怎么看的,有什么不同,差距在哪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
  3. 多交一些朋友、尤其是優秀的產品經理朋友:余軍老師說做產品可以說是一個從發散到收斂的過程,只有當你跟別人去交流時才能更好的彌補自己單一視角的所導致的缺陷和不足。

 

本文由 @Alannnn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寫給畢業后想從事產品或轉行產品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