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跳槽記——面試篇

編輯導語:設計師在跳槽過程中,必然要經歷面試環節。如何在面試環節中清晰地表達自我并展示自身能力、且能將自己的設計經驗與產品進行完美的結合?本篇文章里,作者對設計師跳槽過程中的面試環節做了經驗總結,一起來看一下。

面試是設計師跳槽的必備環節,其過程中的表現更是決定了設計師能否獲得崗位的關鍵因素。本人有很多的面試經歷,成績各異,對面試有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夠為正在或準備跳槽的同行設計師做前車之鑒。

根據時間來劃分,面試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面試前的準備、面試中的表現、面試后的復盤與追蹤。

文章接下來從三個階段,逐一詳細闡述其要點。

一、面試前的準備

俗話說,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針對面試準備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客觀準備、主觀準備、業務準備。

1. 客觀準備

面試分為現場面試與遠程面試。如果是現場面試要提前確認好面試時間和到達時間,通常,到達時間在面試時間的前15分鐘為宜,即可以體現自己的守時有點,也能夠讓面試官有所準備,不會因為自己的遲到或早到而打亂面試官的時間安排。

由于疫情影響,當前的工作招聘面試多為視頻面試或電話面試,而且面試時間多為工作時間。因此,如果不能請假,最好給自己安排一個不會被打擾的時間段與環境來準備相應的面試,以確保自己的網絡通暢,說話清晰。

個人經驗可以安排到晚上,提前預定一個會議室,并預留充足的面試時間,避免面試過程的中斷。

2. 主觀準備

除了以上客觀條件的準備,在與目標公司、招聘崗位相關的內容也有必要做相應的準備。比如了解招聘公司的業務范圍、核心產品等,然后研讀招聘崗位的JD,以便在面試過程中針對崗位要求,重點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在面試過程中,詳述針對崗位要求的個人優勢以及能夠帶來的設計價值,讓面試官覺得你是這個崗位最合適的應聘者。

另外,還要準備一個簡潔、重點突出、有針對性的個人簡介,切忌一張簡歷走天下。

簡歷應該包括一個通用的基本信息介紹,包括學歷、經歷等。然后根據公司業務以及相應崗位要求,調整自己要表述的個人優勢以及過往項目,來向面試官展示自己與崗位的匹配度,暗示自己是合適的應聘者。

二、面試中的問答

該階段是面試的核心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個階段,個人簡介、核心(重點)項目闡述、Q&A環節以及反問環節。

1. 個人簡介

個人簡介包含基本信息、項目經歷及個人優勢。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學歷、畢業時間工作經歷等,需要展示自己的優點而忽略自己缺點。例如,你是非211的碩士,那就強調自己的碩士學歷,避免自己的學校經歷。

項目經歷包括最近兩年的項目經歷、項目中的工作內容、個人成長等。這部分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所面試公司的業務以及招聘崗位要求,挑選匹配度較高的經歷與項目進行介紹,最好能與下個階段的項目問答相關聯。

個人優勢主要包括專業能力、性格以及學習等。個人優勢不僅僅要展示當前的設計素養以及方案推動能力,還要展示自己的韌性及學習能力。如果當前的項目經歷或工作能力,有所欠缺,那么,學習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2. 核心項目闡述

在基本信息介紹以后,面試官往往會要求面試者,介紹一個最有成就感或最好的項目進行介紹。這面試官考察面試者能力、技能、專業素養等的核心過程。這就用到了面前的專業準備。面試者可以根據之前的準備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于項目闡述的邏輯和方法很多,本人常用的方法是STAR法則,可以參考之前文章《設計師跳槽記——作品集篇》,當然,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自己的方法。

在這里,主要根據個人的經驗,介紹一下如何利用STAR法則進行項目闡述。

所謂的STAR法則,就是情境(Situation)、目標(Target)、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對于面試者而言,STAR法則可以簡潔清晰地向面試官項目概況以及成就。

設計師跳槽記之面試篇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一個人應聘某企業的交互設計崗位,如果介紹重點項目時說“曾在公司負責XXX項目的交互設計,最終實現了項目的正式上線,并得到了用戶的好評反饋。”這樣的項目介紹,對面試官來說,沒有獲取任何價值,甚至會給面試官造成不知所云的錯覺。

問題在于,面試者的項目經歷很難和面試官的經歷重合,面試官可能根本不知道你講的是什么樣的產品,也不清楚你在項目中做了哪些工作,為什么要做這些工作,以及做了這些工作后,取得了哪些可量化的成果,即面試者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

結合STAR法則,可以進行如下闡述。

1)關于情境(Situation)

首先,要介紹一下產品的情況,包括產品定位、目標用戶、應用場景等,讓面試官對產品概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便于后續的設計分析、用戶分析、方案闡述都是基于同樣一個產品的共識。

其次,介紹一下團隊的構成以及你在項目中所負責的內容,讓面試官清晰地知道你在項目中的價值。

最后介紹一下之前產品(或新產品的目的)存在的問題。基于問題過度到下面的目標。

2)關于目標(Target)

應該是從之前的情境中概括出來的問題,二者具有關聯性與延續性。目標是后續做設計分析和方案的著眼點及抓手,因此目標可以盡可能的簡練、概括,后續可在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發揮、延展。

3)關于行動(Action)

是針對之前的目標而進行相應的解決方案,即如何實現目標的過程與成果。

這個部分是面試者展示自身能力與經驗的核心環節,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設計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需求分析、用戶研究、用戶訪談、用戶體驗地圖等。

其二是結合之前的目標與設計分析,而產出的設計方案以及方案中的亮點。闡述要詳實、邏輯嚴密,體現出設計方案的層層推進與落地,這樣的設計方案才更有說服力。

4)關于結果(Result)

是針對設計方案落地后,通過第三方反饋,來驗證設計方案的優劣,增加說服力。

第三方反饋可以是項目組以及用戶的反饋、用戶的增長,可以產品銷量、效益的提升,也可以是申請的專利、研究方法或方案的復用與推廣等等。

另外,也可以談一下當前版本沒有實現的遺憾及原因,以及后續產品迭代的方向,展示個人對整個項目的反思。

如此這樣,整個面試中最重要的環節已經完美呈現,接下來就要掃除面試官心中的疑慮,為最終的面試爭取更好的結果。

3. Q&A環節

在結束核心項目闡述以后,會進入Q&A環節。這是面試者最好的解決面試官心中的疑惑與顧慮的最好時刻,也是彌補或細化自己前期闡述的絕佳機會。

面試官通常會根據面試者的闡述進行發問,主要涉及項目中的一些問題,如實(也可適當包裝)回答,但要做到有理有據。

4. 反問

通常在面試流程后半部分,面試官了解了面試者的情況以及解除疑惑之后,都會詢問面試者是否對崗位和公司有問題需要了解,往往標志著面試即將結束。

在這個階段可以面試者可展示自己對目標公司的了解,并針對自己的了解發出自己的疑問。如崗位的招聘原因、項目團隊(設計團隊)的構成與分工等,便于后續做出判斷。當然,可以對其他一些其他問題進行發問。

下面羅列一下本人在反問階段的問題集錦,當然不需要都問一遍,也不要限定在這個范圍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設計團隊的構成?

這是一個客觀問題,可以了解設計團隊的構成以及工作分工。

對設計師而言,太小的設計團隊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個人的成長,比較健全的設計團隊或項目團隊能夠更加有利于設計師開展工作,并能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

2)如果我去了貴公司,會負責哪些產品與業務?

這個問題可反映,公司招聘這個崗位的目的,可以與自己的目標、職業規劃進行對比,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

3)一個人干好這份工作,需要哪些素質和能力?

這個問題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面試官或者崗位對應聘者的要求,可以與下一個問題結合來做出相應的解釋。

4)我剛剛的表達展示出來的能力與該崗位的匹配度如何?有哪些讓您懷疑我適合這個崗位?

這個問題可以了解面試官對你個人的評價,從而窺視面試結果,如果面試官對你有疑慮,你也有機會進行直接解決這些問題,避免在沒有任何辯解的前提下,有面試官自己做決定。

5)這次面試什么時間會有最終的結果,以及個人如何跟進了解這個結果。

這個問題可以讓你對面試結果有一個明確的截止時間點,從而掌握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結果。

三、面試得失復盤以及結果跟進

面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多輪面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持續的關注度。

每次面試結束后,需要及時對面試的過程進行復盤,總結個人在面試中的不足,并及時做出調整與優化,便于在后續的面試中彌補不足,做到更好。

另外,還需要及時對面試結果進行跟進。

如果通過面試,就要確認后續的面試計劃及面試官的身份,是技術面還是產品面或是主管面,這就回到了面試的準備階段。如果沒有通過面試,那務必讓面試官給出面試過程的優缺點,以及不通過的原因,這是個人在后續和其他崗位面試中要避免的問題。

四、總結

面試不僅考驗面試者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面試者有較強的邏輯表達能力,不僅僅要言之有物,還要簡潔、清晰地表達出來。

在面試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簡潔

與簡潔相對應的是啰嗦,而不是詳細,這是兩個概念。

在面試中切忌啰嗦、反復,這樣會給面試官留下邏輯混亂、表達不清的印象。如果設計師在方案闡述上有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你對設計方案的推動能力。

2. 清晰

清晰是面試過程中的回答問題的原則,包含回答內容和語氣上的明確、肯定。如果回答過程中,內容或語氣上不夠肯定,面試官會對你的回答產生質疑,甚至會懷疑項目經歷造假。

3. 坦誠

坦誠的定義不是事無巨細地講出來,而是有重點地闡述。做得好的地方要著重強調,不好的地方要略講或不講。切忌過于夸大或無中生有,如果被發現那就慘了。如果被問到不曾考慮到的問題,坦誠或許是最好的回答。

當然,也可以嘗試回答在后續的版本中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或和面試官進行探討,讓其發現你的思考能力,變被動為主動。

這就考驗個人在溝通中的技巧與經驗了。

五、寫在后面的話

面試是需要準備的,讓自己時刻保持著準備狀態,說是枕戈待旦也不為過。但過程中也要保持耐心和平常心,不要因為一次的表現不好而氣餒。就像高考一樣,在當下做到最好,以期更好的結果。

同時,面試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如果順利的話,往往會經歷三輪及以上的面試:用人部門面(專業面)、部門主管面(領導面)、HR面。每一次的面試官會有差異,面試的目的與考核的內容也有差異。因此,針對不同的面試階段,也應該有相應的表達重點,但基礎的專業能力都是你進行面試的核心。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祝君前程似錦。

#專欄作家#

弘毅道,公眾號:UIUX設計工作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to B業務,尤其擅長后臺程序界面設計,包括需求溝通,原型設計以及后期的設計評審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設計師跳槽記——面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