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需要“一人千面”

編輯導語:設計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設計師需要構建同理心,特別是交互設計師的崗位,需要做到深入理解用戶的行為,進行產品的設計;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設計師應該如何做到“一人千面”的思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今年,看著和自己曾經并肩作戰的幾個小伙伴紛紛離開了交互設計崗位,面對著在現有互聯網環境下交互概念很重要,交互設計師不是很重要的情況下,大家似乎對自己崗位都感到了疲倦,看著大家離去的背影讓我開始對交互這個崗位有了更多思考。

在線框流程、用戶數據、交互說明的背后,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的我還能做些什么,可以解決我作為一個中年交互設計師的焦慮。

在B端的設計中,我們除了顯性的要完成甲方商業化的內容外,還在隱性的打造著甲方和自己設計團隊長遠的品牌效應,表明了我們的設計應該更加洞察用戶,去長遠的思考用戶需求給品牌帶來的價值。

就像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曾經說過:“如果我問顧客需要什么,他們會說需要跑的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

這樣直白的詢問并完成用戶的需求看似高效的背后,卻往往讓我們會繞更彎的路并永遠在不斷的需求中疲于奔波。當我決定嘗試走入自己的用戶,模仿他們的行為,通過數據和有理性的邏輯分析后明白,學會利用同理心做到比他人更了解自己可能是提升交互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構建自己與角色之間的同理心,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訓練出的,這里將分享我利用體驗派演員的一些訓練方法,幫助我們進入自己設計的職業角色中,做到設計師的“一人千面”去為千人設計。

一、更好的利用數據需要角色的沉浸

我們都知道遇到問題的人,才是解決問題最合適的人,所以用戶畫像逐步受到關注并成了設計師作品集中的標配內容。

我們會看到一些去定義目標人群的年齡、性別、學歷、收入的用戶畫像,但其實我們在意的從來不是這些指標,不是配一個好看的肖像照片,就能準確定義到我們要進入的職業角色,或者說這樣指標是遠遠不夠的。

用戶的行為數據我們可以通過埋點、問卷等種種方法獲得,甚至在大量數據泄露的現在,可以直接通過購買獲得很多用戶基礎數據信息,但直接利用這些信息往往并不能提升用戶的體驗,反而帶來的是對用戶更多的騷擾。

在B端設計中我們需要利用這些數據,研究他們的工作背景、工作狀態、從文學上、心理上、精神上去做研究,不僅僅是觀察職業角色周邊的外部環境,還要觀察為了詮釋角色而想象出來的環境對我們內心產生的影響,去模仿當時情景下職業角色的動作;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達成角色的沉浸,從人物內心出發,提升行為的真實感和表達的信念感。

在緩慢沉浸到角色的過程中的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

1)至少通讀三遍以上的PRD文檔或者需求說明,就像我們期望開發人員能認真閱讀我們交互說明那樣去了解需求。

2)想象其實是利用推導論證,而不是幻想虛構。我們通過信息的收集,轉換為符合邏輯、貫穿故事線、貼合真實的論點論據,這些推導出的結果是可能存在的內容,或者會發生的事件。而虛構的內容根本不存在,過去沒有,將來可能會有但它是X的存在。

3)要積累日常生活中的模版,去觀察哪些人們無意識會做出的事情,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轉換為大眾可理解的形象。離開久坐的工位,不僅能保持健康還能幫你在想象的世界中找到支點。

4)相信且愿意把自己放到職業角色上,而不是直接操作軟件解決需求,只有在正確的循環中,設計出的內容才更遵循自然的法則。

設計師需要“一人千面”

二、目標與單元的設計

當有了一個甚至一組的職業角色后,我們首要的內容是了解這個故事的最終目標,當我們擁有了一個明確定義的總目標,需要把這個目標與之前的職業角色進行關聯,去創建一個動詞命名的最終任務;利用最終任務切分成單元,我們做的是把那些無關的環節、瑣碎的過程剔除,濃縮在一個故事單元中,使每一個單元的中心都有一個創作任務。

我們需要找到那個創作的任務,刺激它形成這個單元的“戲劇沖突點”,從職業角色出發找到一條貫穿線,刺激著劇本的所有單元及任務,并把他們引向最高任務。

從那個時候起,它們全都為一個共同目標而服務,在這個追求最高任務的過程中我們的設計要謹慎的處理與貫穿線不相干的傾向和目標。

為了更好的搭建目標與單元我們可以做到下面幾點:

1)重復:模仿用戶的行為動作,一套行為動作定義了用戶的角色,相同的行為和目標可以規劃在一個單元中,在整個大目標中可以重復利用這些固有單元。

2)替換:從我們積累生活的模板中找一個與單元目標類似的行為,當然替代的除了類似的動作外更重要的是將當時思維轉換至當前的環節中。

3)節奏:一個單元的構成除了用戶的行為外,還有行動的反饋,反饋的有無與快慢影響著節奏的變化,好的節奏會讓用戶頭腦清醒,并且投入當下的操作中。

設計師需要“一人千面”

三、內心注意力的訓練

當我們有了角色和整體框架后,還需要做很多內心注意力的練習幫助我們可以隨心的去填充角色和框架內容,在《演員自我修養》這本書中提及,內心注意力是以我們在虛擬環境下所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和感受到東西為中心的。

擁有這種強大的內心注意力會幫助我們在設計中更好的完成目標,除了真實的設計任務外,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同樣的訓練。

我們可以嘗試做以下兩個練習:

1)晚上上床之后,關上燈,試著回想一下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盡可能地回想每一個細節;比方說,我們在回想一頓飯時,不單單記得要吃了什么,同時盡量能描繪出食物的擺盤、食物的味道、上菜的順序;回憶一下席間談話所引起的一些想法和內心的感受,最好能用準確文本的語言描述出來,減少信息在第一環節的流失率。

2)把自己放在任意一個環境中,辦公室、臥室、地鐵上等等,設定一條線索,去窮舉一個帶有物理屬性的物品,這個物理屬性可以是形狀、觸感等。

設計師需要“一人千面”

四、學會放松

這一點看上去似乎與設計本身無關,但無論是日常的工作交流中還是與用戶的交流時,身體的緊張感會不自覺的流露在空氣中,從而影響到信息的傳遞和我們進入角色的過程。

只有讓自己由內而外的放松下來,讓我們在面對“項目范圍大”、“需求目標不清晰”、“排期不足”等等情況下更好的面對;所以學會使我們的身體處于放松狀態也是我們貼近、理解、表現用戶需求的重要一環。

我們可以嘗試向貓一樣在柔軟的平面上留下身體的印跡,如果沒有感覺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去繃緊想要放松的肌肉然后感受到緊繃后肌肉的感覺。

設計是我們的工作但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在我們為千人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保留自己最輕松的一面。

最后啰嗦一句:

交互設計是一個在理性和感性中平衡的角色, 這里所描述的一些觀點也是我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在面對當前困境中試圖擺脫焦慮的自救,希望在設計的頁面背后有更多用戶洞察,提升長遠的品牌價值。

 

本文由 @cloud墨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1人打賞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設計師需要“一人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