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案例:不懂這些指標,你就做不出優秀的SaaS產品!

導語:優秀的SaaS產品經理,應該懂得使用指標,而不是追逐指標;懂得質疑指標,而不是迷信指標。因為指標只提供現象,而現場才提供答案。

01 SaaS如何實現增長?

做出一款優秀的產品,給客戶創造價值,也給公司創造收入和利潤,是每一個SaaS產品經理的核心職責。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客戶愿意付費的產品?如何才能實現用戶和收入的快速增長?要實現這些目標,產品經理就必須以關鍵指標為切入點,通過拆解和分析指標,找到提升業績的方法。

為了幫助你深入理解SaaS產品的關鍵指標,本篇文章將圍繞以下兩個主題展開討論:

  1. 如何提取關鍵指標
  2. 如何提升關鍵指標

而如何提升關鍵指標,又分為兩個子主題:

  1. 指標分析
  2. 策略制定

以上就是本文的結構,為方便大家理解,我會在全文穿插一個案例:產品經理小李,如何通過指標分析和策略制定,持續提升產品業績。

02 提取關鍵指標

商業目標是SaaS產品的終極目標。要達成商業目標,SaaS產品就必須在“從獲客到客戶使用,再到客戶續約”的整個客戶生命周期中,都有良好的表現。因此,在提取產品關鍵指標時,我們也可以按照客戶生命周期分階段提取。

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如下:線索-新客-存活-活躍-留存-轉介紹

各階段說明:

  • 線索:即我們獲得的客戶聯系方式。在線索階段,客戶還沒有和我們簽約;
  • 新客:即已經簽約的客戶。在新客階段,客戶還沒有正式使用產品;
  • 存活:即開始正常使用SaaS產品的客戶。在存活階段,客戶還沒有頻繁使用產品;
  • 活躍:即開始頻繁使用SaaS產品的客戶。在活躍階段,客戶的大部分賬號都在頻繁使用產品;
  • 留存:即續約和增購的客戶。續約且增購的客戶,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入留存;
  • 轉介紹:即幫助我們介紹新客戶的老客戶。我們往往用NPS指標來衡量客戶轉介紹的意愿,所謂NPS,其實就是客戶對一個簡單問題的答案: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把我們介紹給你的朋友。

每個階段,我們都可以提取一個關鍵指標,以綜合評估這個階段的產品表現。比如,在“活躍”階段,我們可以提取“活躍用戶數”作為關鍵指標。因為活躍用戶數增長率,除了能反映SaaS訂閱收入的增長速度,還是客戶續約的前置指標。

考慮到線索、新客和存活三個階段主要是市場、銷售和客戶成功部門的工作,產品經理更多是協助的職責,因此本文我們會合并為一個階段進行分析。另外,轉介紹階段的工作雖然也涉及產品經理,但牽頭部門是客戶成功部,限于篇幅,文本也不展開討論。

03 分析指標與制定策略

如前所述,我們將按照以下階段進行產品指標提取:

  1. 線索/新客/存活
  2. 活躍
  3. 留存

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將提取一個關鍵指標,并通過對指標的拆解,制定出可行的提升策略。

1. 線索/新客/存活階段

1)指標提取

在這個大階段,各部門有不同的關注點。比如,市場部門會更關注有效線索數量,而客戶成功部門會更關注企業存活率,即簽約客戶中,開始正常使用產品的客戶比例。

SaaS產品經理作為對客戶和產品具備最深洞察的崗位,有義務關注這個階段的最終產出:有效企業數,并協助市場、銷售和客戶成功等部門,幫助他們做好工作。

所謂有效企業數,即正常使用產品的客戶數量。根據產品實際情況,我們需要對有效企業定義一個量化的標準。比如,有效企業=連續30天都有賬號登錄的企業。

2)指標分析

首先對有效企業數進行拆解:有效企業數=渠道數*渠道有效線索數*簽約率*存活率

SaaS公司一般會從多個渠道獲客。比較典型的包括SEM(付費搜索投放)、SEO(搜索優化)、信息流(如抖音)和自媒體(如微信公眾號)等。尋找到高質量的獲客渠道非常重要,從一定程度來說,增加獲客渠道就是增加線索數量。

  • 渠道有效線索數分析

渠道的有效線索數既取決于渠道質量,也取決于我們如何使用渠道。比如,百度付費搜索的規則是“價高者優先”,即誰出價更高的廣告排名靠前。但是,搜索詞的篩選也非常重要,因為客戶是通過“搜索詞”看到我們的廣告。

而客戶往往會使用“長尾搜索詞”進行搜索,這樣的搜索詞不但價格便宜(因為投放的企業比較少),獲客也更加精準。比如,搜索詞“市面上正在使用的進銷存管理軟件有哪些”就比搜索詞“進銷存管理軟件”有更高的精準度和性價比。

SaaS時代,由于客戶會進行在線試用,同時——為了提高續約率——銷售人員也不敢超出產品能力隨意進行承諾。因此,產品與需求的匹配度,往往成為簽約的關鍵。

簽約本質上只是正式的試用,只有正常上線并保持活躍的有效企業,才有可能續約。影響存活率的首要因素是客戶畫像。一個不匹配的客戶,很難真正把SaaS軟件用好。

客戶成功部門對存活率也有很大影響。一個SaaS創始人給我說,當他派駐項目經理到客戶現場后,客戶的存活率有了顯著提升。

3)策略建議

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需要主動和市場、銷售、客戶成功部門的同事溝通,給出自己的建議,一起完善相關策略。畢竟,沒有源源不斷的新客戶,就像樹苗失去了土壤,SaaS產品也很難長成參天大樹。

產品經理應該多和客戶溝通,了解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比如,客戶可能喜歡刷抖音,那么制作一些客戶案例的短視頻,讓銷售同事每天在抖音、甚至微信上轉發,不但可以獲取新線索,還可以激活未簽約線索。

  • 渠道有效線索數提升策略

不管在哪個渠道,優質的內容越來越成為獲客的關鍵。比如,一篇有深度的行業分析文章,就可能吸引到高度匹配的客戶線索。

優質內容的關鍵,是找到客戶的關注點,并通過有力證據說服客戶——這就要求對客戶行業具備一定的洞察。我建議產品經理可以定期輸出一些文章,重點對客戶行業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數字化轉型建議。這樣的文章,不但本身就是優質的獲客內容,還可以幫助市場部同事加深對客戶的了解,并從中提取關鍵內容,從而提升渠道有效線索數量。

需求與功能的匹配度,是客戶簽約與否的關鍵。

產品經理需要和銷售部同事密切配合,了解他們在簽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雖然我們也要防止“有了這個功能就簽單”的陷阱,避免做出只有極少數客戶使用的定制化功能。但是,產品經理仍然可以多和潛在客戶交流,確定他們需求的普適性,同時了解客戶的用戶規模和簽約意愿,綜合判斷是是否優先滿足需求。

產品經理可以和客戶成功部的同事一起分析如何提高存活率。

首先,梳理成功客戶的畫像,會有助于市場和銷售同事更精準的觸達和跟進客戶;其次,分析客戶使用失敗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產品可用性太差?或者客戶內部缺乏推動?找到失敗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4)案例

小李剛接手一款SaaS產品,這款產品已推出半年多,但是有效企業數很少。公司甚至宣布過限期免費試用,一開始使用的企業很多,但是很快就沉寂下來,成為僵尸賬號。

小李找到客戶成功部同事,溝通了企業為什么放棄使用的原因。原來,目標企業的核心痛點,是他們的連鎖門店目前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向總部下訂單,不但錯漏多,也增加了總部訂單錄入的工作量。因此,他們需要一款能夠對商品、客戶和訂單進行移動化、規范管理的SaaS軟件。

而小李接手的這一款SaaS產品,目前只能提供簡單的訂單錄入功能,缺乏商品、價格和客戶管理等核心功能,無法解決目標企業的問題。因此,他們簡單試用后,就很快放棄。

找到了問題所在,小李明白了當前最重要的任務:盡快完善核心功能,形成客戶愿意付費的產品版本。經過3個月的努力,隨著新的商品管理、價格管理和客戶管理等功能的上線,有效企業數開始快速增加,不但原有沉默客戶被激活,還簽約了很多新客戶。

2. 活躍階段

1)指標提取

只有大部分賬戶都是正常使用的企業,才有可能續費乃至增購。因此,對于“續費決定生死”的SaaS公司而言,活躍賬戶數是最核心的指標之一。

同樣,我們需要定義活躍賬號的標準。比如,周活躍賬戶,可以定義為一周內存在1次以上登錄的賬戶;月活躍賬戶,可以定義為一月內存在4次以上登錄的賬戶。

2)指標分析

首先,對活躍賬戶數進行拆解:活躍賬戶數=有效企業數*平均付費賬戶數*賬戶活躍率,有效企業數這里不再敷述,我們重點分析平均付費賬戶數和賬戶活躍率兩個指標。

  • 平均付費賬戶數分析

對于面向中小企業的SaaS產品來說,平均付費賬戶數是一個和利潤高度相關的指標。原因在于,面向中小企業市場時,獲客和服務成本并不會隨著賬戶數同比增加。這就意味著,一個客戶購買的賬戶數越多,我們從中獲取的利潤就越大。

付費賬戶數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企業規模大小,二是SaaS產品覆蓋業務范圍大小,即:付費賬戶數=企業規模*上線業務范圍。

SaaS產品為了減少標準化設計的難度,往往只滿足一部分客戶的一部分需求。但是,有時候只需要進行局部功能調整,就可以在不影響原有客戶使用的基礎上,擴大目標客群或目標業務范圍。這就使得產品經理有一定空間,可以通過產品迭代提高平均付費賬戶數。

賬戶活躍率是客戶續約或增購的前置指標。如果賬戶活躍率低于50%,那么即便客戶續約,我們也會面臨客戶要求減少付費賬戶數的壓力。

賬戶活躍率受到功能使用數和功能使用頻率的影響。功能使用數越多,意味著覆蓋業務范圍越廣;功能使用頻率越高,意味著覆蓋核心業務越多,即:賬戶活躍率=賬戶使用的功能數*功能使用頻率。

3)策略制定

產品往往是影響賬戶活躍的核心因素。比如,如果產品能夠解決客戶業務痛點,同時產品包容性很強,就可能覆蓋到更多客戶群體的更多核心業務;反之,定位不夠精準的產品,由于沒有解決客戶業務痛點,往往賬號都不太活躍,客戶流失率也很高。

  • 平均付費賬戶數提升策略

要提升平均付費賬戶數,產品經理就需要密切關注:

  1. 更大規模的客戶群體
  2. 目標客戶群體的相關核心業務

銷售部門會接觸到很多難以成交的客戶。產品經理要密切關注這些客戶,特別是其中規模較大的客戶。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客戶我們都要覆蓋,這里的關鍵在于,產品經理要明確產品的核心能力,并圍繞核心能力去尋找合適的客戶。

比如,當前產品的客戶群體是連鎖企業,我們的產品主要解決“手工抄單導致錯漏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作為日用消費品廠家,他們對一級經銷商訂單的管理,其實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把消費品廠家作為目標覆蓋群體。

除了擴展客群,滿足當前客戶的更多需求,也是提升平均付費賬戶數的有力手段。

比如,當前客群主要使用我們的手機端訂單管理功能,他們會安排專人查看訂單,并及時導入到舊的進銷存系統,以便管理發貨、收款等業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順勢切入到庫存管理、發貨管理和收款管理環節,除了可以提升付費賬戶數,還能提高客戶的粘性。

除了順著業務流程“縱向擴張”,還可以順著相關業務“橫向擴張”。比如,現有客戶群體既有常溫奶業務,也有低溫奶業務,而我們的產品目前只能用于管理常溫奶業務。在這種情況下,擴展到低溫奶業務管理領域,就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 賬戶活躍率提升策略

提升賬戶活躍率的最好方法,是提升:功能使用數以及功能使用頻率。除了根據客戶的需求增加功能數量。充分研究競品,不斷擴充能夠提高客戶效率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比如,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按照銷售、采購、庫存、應收應付等子模塊設計功能,相關業務單據也都散落在這些模塊。但是一個企業的經銷商,實際上會在銷售、庫存、應付等多個環節與企業發生業務,并產生相關單據。

當經銷商的應付余額出現爭議,財務人員就需要跨多個模塊進行單據查詢。如果我們增加一張按照單個經銷商/供應商跨模塊查詢所有業務單據的報表,無疑會大大提升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會增加一個客戶常用的功能。

功能使用頻率則與功能類型有關系。對于一個在外面推銷商品的業務人員,移動端商品信息無疑是需要頻繁查看的功能;而對于一個負責一線業績的管理人員,移動端業績報表無疑是每天必看的功能。因此,把資源傾斜到高頻使用的功能,也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增加可用功能數,特別是高頻使用的功能數,我們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盡可能擴大需求收集渠道,并通過產品化減少需求提交的難度。比如,可以給客戶成功部、銷售部的同事開發需求提交端口,并承諾每一個需求都會得到正式、慎重的回復。

  • 一線調研/競品分析機制

把一線客戶調研、競品研究機制化,落實到每一個產品經理。然后你就像有了一個“需求產出器”,可以源源不斷產出高質量的需求。

產品經理要圍繞著“活躍賬戶數”指標,對需求進行優先級評估。對于高頻使用的功能,應優先開發。

產品經理應該培養10個自己的核心用戶,與他們一起設計,能顯著提升功能的成功率。

上線宣傳可以快速提高新功能的使用率。曾經我們對幾個核心報表進行了大改版,通過在菜單上動態提示的方式,在第一周,這幾個核心報表的訪問用戶數就增長了60%+。雖然第二周增幅回落到40%+,但再沒有繼續回落。這充分證明了上線宣傳的必要性。

4)案例

發布最小可用版本后,雖然有效企業數在不斷增加,但是大多數企業購買的賬戶數仍然偏少。CEO沒有透露虧損情況,但是小李明白,提高平均付費賬戶數是當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小李接手的這款SaaS產品,定位于經銷商銷售業務管理,他們使用軟件管理業務人員,并且處理銷售訂單、發貨和收款等業務。因此,功能迭代的優先級也主要圍繞經銷商的需求進行評估。但是,最近開始有小品牌商來咨詢產品,和經銷商不同,他們往往有自己的銷售訂單、發貨和收款管理系統。

但是,由于原有系統移動端體驗不佳,因此他們需要一個體驗良好的移動端系統,來支撐銷售人員頻繁查看商品庫存信息,并隨時提交訂單的業務需求。雖然小品牌商的需求與經銷商有所差別,比如,和經銷商比,品牌商有完善的銷售管理制度,因此銷售訂單需要支持審批流程配置。

但是,他們兩者的需求并不存在根本性沖突,可以通過一個標準化版本兼容。而小品牌商的業務規模,往往是經銷商的數倍甚至十倍,這就意味著平均付費賬戶數的大幅提升。

于是,小李馬上著手完善訂單審批等相關功能,并通過與銷售人員的配合,陸續拿下幾個小品牌商客戶的訂單。隨著更多小品牌商客戶的陸續上線,三個月后,產品的平均付費賬戶數提升了25%,而且有繼續上升的勢頭。

3. 留存階段

1)指標提取

在這個階段,收入留存率是最核心指標。所謂收入留存,即去年簽約的客戶,今年還能繼續貢獻的收入金額。

不管我們今年新增了多少客戶,只要去年大部分客戶沒有留存,或者留存的客戶大部分減少了賬戶數購買,那么我們都注定是一家失敗的SaaS公司。這里面最關鍵的因素在于:我們從客戶取得的第一年收入,往往不能覆蓋獲客成本和第一年的服務成本。因此,如果大部分客戶都不續約,都將導致我們的虧損。

作為產品經理,可能獲取不到財務相關數據,因此,這里用付費賬戶留存率作為收入留存率的替代指標。

所謂付費賬戶留存率,即去年新簽客戶購買的賬戶數,到今年變成了多少。比如,去年新簽了1000個客戶,一共購買了20000個賬戶。今年流失了200個客戶,剩下的800個客戶,一共購買了18000個賬戶,那么付費賬戶數留存率=18000/20000=90%。

2)指標分析

付費賬戶留存率=續約率*(1+增購率)*(1-減購率)。這個公式雖然存在邏輯上的不嚴謹,但還是清楚的說明了:要提高留存率,重點是抓好續約率、增購率和減購率。

續約率主要受到兩個關鍵指標的影響,包括:1)賬戶活躍率;2)產品差異化,即:續約率=賬戶活躍率*產品差異化。賬戶活躍率剛才已經分析過,這里重點說一下產品差異化。

曾經我和客戶成功部同事一起分析一款產品的續約率,雖然企業的賬戶活躍率都非常高,但是產品續約率仍然不斷下滑。更奇怪的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些節點,該產品續約率甚至出現斷崖式下滑。

我們很快就分析出了答案。這款產品屬于辦公協同類產品,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但是缺乏行業深度。因此,隨著釘釘免費版本的推出,客戶開始不斷流失。而那些斷崖式下滑的時間節點,正好是釘釘發布重要新版本的時間點。

  • 增購率/減購率分析

在客戶續約的前提下,增購和減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產品迭代、客戶自身業務狀態、銷售政策等等。比如,客戶業務團隊擴充或者縮減,都會影響到客戶對賬戶數的需求。特別是面向中小企業的SaaS,客戶規模波動是常有的事。

但是,由于一款SaaS產品服務于多家企業——如果不考慮客戶行業的整體波動——客戶規模的擴張和縮減會相互抵消,綜合的影響并不明顯。

相對而言,產品迭代對增購/減購的影響,更需要產品經理持續關注。比如,新功能成功上線,或者老功能增強,可能會覆蓋客戶更多業務和部門;反之,失敗的功能迭代可能導致客戶投訴,最終減少賬戶數購買甚至終止續費。

3)策略制定

留存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差異化優勢的打造。比如,一個在可用性和操作效率方面都超出競爭對手的產品,無疑具有一定的差異化優勢。不過,對于SaaS創業公司來說,沒有永遠的護城河,所謂的構建差異化優勢更像是一場長跑。

要提升續費率,產品經理應特別關注核心功能的使用頻率。所謂核心功能,往往有兩個特征:其一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其二是解決了客戶比較大的痛點。

一個沒有核心功能的SaaS產品是很危險的。比如辦公協同類SaaS產品,雖然解決了客戶移動辦公等痛點,但是他們的功能在釘釘、企業微信等巨頭面前,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很容易就被免費策略打垮。

除了不斷強化核心功能的優勢,我們還可以圍繞著核心功能,將客戶業務的更多環節納入系統管理。

比如,作為一款移動訂單管理SaaS,客戶一開始是被移動端的商品、客戶和訂單管理等功能所吸引的,但是,如果我們也提供后續的庫存管理、發貨管理和收款管理等,那么客戶切換成競對產品的成本就加大了。

一位優秀的創業者給我說,他們去年把客戶業務整個鏈條上的主要功能都做了,結果就是:年終續約率接近90%。考慮到他們的目標客群是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接近90%的續約率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數據。這樣優秀的續約率也幫助他們順利融到C輪。

除了提供更完整的軟件解決方案,我們也應該多關注決策支持類功能,比如毛利分析表、員工業績報表等。這一類功能往往是管理層高頻使用的功能,而管理層擁有SaaS續約的決策權;另外,如果開始使用業務決策支持功能,說明客戶對產品已經有了較強的依賴。這也是我們的差異化優勢。

除了產品和數據,SaaS的差異化優勢還包括品牌、C端粘性等,大家可以點擊《SaaS的護城河》,閱讀我對SaaS差異化優勢相對完整的分析。

如果我們已經做好了賬戶活躍和續約的工作,增購的發生是自然而然的。不過,我們仍然需要關注增購和減購的客戶,搞清楚他們增購和減購的原因,從而不斷提升我們的產品力。

4)案例

客戶成功部負責人找到小李,提到最近客戶流失率有所增加。直接原因是競爭對手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部分客戶因此切換成了競爭對手的系統。

小李明白,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不能構建產品的護城河,我們將面臨客戶流失的風險。那么,除了不斷完善現有功能,還有其他辦法能提高客戶粘性嗎?

小李想到了經營分析報表。其實小李接手前,這些報表已經上線,但是由于相關業務功能無法提供支撐數據,以及報表本身的邏輯問題,導致報表的使用率一直很低。

比如,在利潤分析報表中,客戶需要在成本中包含贈品成本。但是在目前的訂單功能中,贈品只是以文本形式保存(類似增加了一個備注字段),無法區分和計算贈品成本,因此,得出的利潤數據根本無法使用。

因此,小李單獨規劃了一個版本,從結果倒推,首先梳理正確的報表邏輯,再根據報表邏輯完善相關業務功能。不久,新的報表系統上線了,簡單推廣后,就有一大批客戶開始使用。

過了一段時間,小李又和客戶成功部負責人溝通續約率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報表上線后,客戶流失情況有所改善,特別是使用了新報表系統的客戶,續約率幾乎是100%。

04 指標背后的真相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指標判斷產品狀態的好壞,通過發現和解決問題,推動產品業績的改善。但很多時候,真相并非顯而易見,需要我們努力去發掘。

比如,如果我們查看SaaS產品的整體續約率,可能發現是一條時高時低的曲線。

但如果我們按照功能類型,將產品拆分為通用類功能和行業垂直類功能兩個部分,就會發現通用類功能的客戶續約率持續下滑——特別是在競對發布新的免費版本時,出現斷崖式下滑;而行業垂直類功能的客戶續約率則穩步上升,如果剔除掉“未存活”的客戶,其續約率更是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如下圖:

不懂這些指標,你就做不出優秀的SaaS產品。附案例

案例: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小李負責的SaaS產品開始步入高速發展期。按照CEO給小李的KPI:企業銷售訂單的數量,其年化增長率已經超過400%,這意味著付費用戶數巨大的增長潛力。

但小李也有擔憂。產品的目標客群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快消品行業,在此時恰逢夏季,水飲類等快消品需求巨大,會不會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的短期增長?

帶著這個疑問,小李隨機調研了幾十家活躍客戶的情況,發現雖然有很多水飲類經銷商客戶,但也有更多食品類、百貨類甚至家電類經銷商客戶。因此,季節應該不是一個顯著影響因素。

又過了3個月,天氣轉涼,但是企業銷售訂單數量的增長趨勢仍然很強勁,小李這才松了一口氣。

05 心懷敬畏

很多時候,我們盯著各種數字,在會議室爭論增長緩慢的原因。卻忘記了:決定這些抽象數字的,其實是一個個具體的客戶。

我們離真相,永遠差著一個客戶。因此,優秀的SaaS產品經理,會懂得使用指標,而不是追逐指標;懂得質疑指標,而不是迷信指標。優秀的SaaS產品經理,都懂得一個道理:指標只提供現象,現場才提供答案。

#專欄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附案例:不懂這些指標,你就做不出優秀的SaaS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