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如今,廣告行業已經大不同于從前,技術、算法和AI讓廣告業的銷售變得越來越難。但是,技術對廣告業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在對廣告業進行思維改造。本文作者給大家介紹了三種“技術流”思維,看看廣告行業如何利用技術流派解決當下的營銷難題。
當一項新技術出現時,我們常常只把新技術當成替代工具,用技術去提高做事的效率。但其實,新技術帶來的不是新工具,而是新思維。
比如,在微博、微信這些社交媒體崛起時,企業開始做社交賬號運營,大家覺得這是一種不花錢就能宣傳品牌的渠道。后來大家才明白,社交媒體賬號不止是個宣傳工具,而是用戶運營的陣地、是私有的流量池。于是,“私域流量”的理論漸漸普及。
再比如,直播剛興起時,大家認為直播是一個天然的“互動場”。品牌方植入打賞道具、設計互動活動,絞盡腦汁地在直播間和用戶搞互動。但后來大家發現,直播其實是“導購場”。直播間對于品牌的意義,已經從和用戶互動,變成了分銷渠道和使用說明書。
讓我們把視角放回到廣告領域。誰都不能否認,廣告行業正在被技術革新。算法在取代策略人大腦,AI在覬覦創意人的idea,程序化平臺在解放媒介,效果廣告正讓銷售失去用武之地……
但正如我前面說的,技術對廣告業的最大沖擊不是替代廣告人的大腦和雙手,而是用一種新思維徹底改造廣告業。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種“技術流”思維,看看廣告里的技術流派是如何解決當下的營銷難題的。
一、廣告是營銷的大動脈,還是營銷的毛細血管?
在介紹三種“技術流”思維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下的營銷環境和過往有什么不同?
過往的營銷環境,是「鏈條式」的:產品——渠道——媒介——服務。
一家企業會先生產一款產品,再把產品鋪到更多的渠道上,然后在媒體上打廣告,賣出貨品后開始做售后服務。在這個營銷鏈條里,廣告幾乎只在第三個環節上發揮作用,各個環節之間是先后發生、互不干涉的。
如果把企業的市場營銷比喻成一個人的話,那么廣告就是這個人的大動脈,這條動脈的輸血能力,決定了這個人的心臟活力。
而現在的營銷環境,是「魔方式」的:產品、渠道、媒介、服務,四種角色在相互流轉。
- 快手是媒體,其實它也是購物渠道;
- 朝陽大悅城是商超渠道,其實它還是一個線下媒介空間;
- 海底撈等位做美甲是服務,其實也是媒介宣傳手段;
- 很久以前羊肉串送你一罐呼倫貝爾空氣,你以為是產品,其實那是一個廣告。
在這個營銷魔方里,產品、渠道、媒介、服務互相支撐、互為彼此。這就產生了一種結果:消費者和品牌的每一個接觸點,就可以是一個廣告,廣告變得無處不在。
這個時候,如果把企業的市場營銷比喻成一個人的話,那么廣告是什么?廣告不是動脈,而是這個人全身的毛細血管。當廣告成為營銷的毛細血管后,外加上數以千計的媒體,我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廣告大爆炸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做廣告,我們不得不面臨三個問題:
1. 用戶的廣告耐受力越來越強,用戶購買意愿持續走低
如果你買彩票中了100萬,我想你會開心到失眠。但如果是巴菲特買彩票中了100萬,他老人家會非常淡定,因為他已見過了太多的100萬。
現在的用戶看廣告,就相當于巴菲特中了100萬彩票,早已喪失了當初的那種興奮勁。無論多驚艷的創意,見多了也就無感了。
2. 媒體越來越“吃”素材,廣告的量產能力越來越重要
隨著用戶對廣告耐受力不斷加強,廣告的壽命就會越來越短。2前年,一條信息流廣告在媒體的衰退期大約在一周,現在這個周期已經縮短為2天。
于是,以前一周產出10條素材就可以了,現在一周要產出30條以上的素材,才能填補媒體的流量黑洞。所以,現在比拼的不是如何產出一條好創意,而是如何產出1萬條好創意。
3. 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用戶需求難以琢磨
以前,廣告是迎合用戶的需求。而現在的廣告,可以創造用戶需求。比如,你正在刷小紅書,本來沒有任何購物目的,但是刷到了一款布朗熊圖案的靠枕,被瞬間萌到。于是,激情下單。
這種“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廣告如何能挖掘用戶的多面需求,成了我們的一大課題。
- 用戶的廣告耐受力越來越強,行動意愿持續走低。
- 媒體越來越“吃”素材,廣告的量產能力越來越重要。
- 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如何挖掘用戶的多面需求?
可以說,這三件事是流量時代最難攻堅的三個廣告課題。我們就來看一下,“技術流”是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的。
二、思路一——體驗前置:廣告如何增加用戶的行動意愿?
在過往的很多年里,我們想提高顧客的購買意愿,大多是依靠心理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比如,跟風心理——“王菲都在悄悄背的##包”;比如,安全心理——“米其林大廚認證的好味道”。
但不管什么樣的方法,都是在廣告生產環節上,表達產品的某個賣點,來刺激顧客的購買行為。
營銷鏈路是這樣的:廣告展示產品——轉化行為——體驗產品
這種解決方案的問題是,不管廣告如何表現,顧客都只是”隔層紗”瞭望產品和服務,他們并不能真的感受到你的好。當技術人員加入廣告陣營后,我們有了一種全新的思維路徑——「體驗前置」。
舉幾個例子:
1. 場景描述VS場景前置
比如,某短視頻平臺在拉新時,走的是網賺模式,廣告賣點是“刷視頻、金幣天天領”。但是廣告只是描述了用戶下載后的利益點。如何領現金?領現金有沒有貓膩?用戶依然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
但如果能把領紅包的場景前置,讓用戶在下載前就能感受到領紅包的氛圍和流程,就能打消用戶的部分顧慮。
2. 賣點描述VS體驗前置
我們再拿消消樂的游戲舉例。
正常的消消樂廣告,只是在描述用戶玩消消樂的游戲體驗。廣告會說:“這款游戲畫面精美、上手簡單,是打發時間的不二選擇,讓你告別每一分鐘的無聊!”廣告文案描述很準確、也很生動,但用戶依然無法感受到玩游戲時的真實樂趣。但如果我們把廣告做成這樣呢?
這個廣告落地頁,直接把消消樂的游戲體驗“預覽”了。
用戶不用下載就能體驗到消消樂的樂趣,操作兩下之后,沒玩嗨的用戶會果斷下載試玩。上面兩個案例,是騰訊的互動廣告,它的基本邏輯是:用技術把產品體驗前置,讓你在沒下載APP的情況下,就能感受到產品魅力。
從現有投放案例來看,這種“技術流”的解決方案,直接把CTR(點擊率)和CVR(轉化率)提升了50%以上。在部分優秀投放廣告中,提升了100%以上。除此之外,用戶留存率也有40%左右的提升。
可以說,這種“技術流”玩法,直接改變了營銷鏈路:廣告(虛擬)體驗產品——轉化行為——(真實)體驗產品
不要以為「體驗前置」的技術邏輯只適合游戲類客戶,這種互動廣告的想象力還沒有被完全釋放出來。我們再舉幾個其他行業的例子:
3. 效果描述VS效果前置
比如,你是一個健身APP 。你的廣告一般會向用戶傳達產品賣點或用戶的某個痛點。你的廣告文案可能是:“夏天來了,買它!告別小肚腩!”但這種廣告只是在描述減脂的效果,它并不能讓用戶真實感受到減脂后的狀態。
我們試試把減脂后的效果前置,我們可以把廣告做成一部第一視角的A/B劇。在A劇情里,“你”被同事捏肚子上的肉,不巧被男神瞧見;在B劇情里,你穿著露臍裝,被同樣的男神偷瞄。
廣告會跳出兩個選擇按鈕:
- 選A劇情,過一個沒有男神的夏天——跳出廣告頁面;
- 選B劇情,一個被男神狂追的夏天——進入APP下載商店。
4. 服務承諾VS服務前置
我們再假定你是一個婚戀類APP,正在做用戶拉新。一般性的廣告會說:“為您提供一對一配對服務。”但如果我們把“服務前置”,可以開發出一個簡易的AI問答程序。廣告可以是一個模擬對話場景,扮演婚戀顧問的AI,可以針對用戶興趣和自身狀況定制初級的服務方案。
上面我分享了四種「體驗前置」的廣告場景。而且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只是用最簡單的技術,改變了傳統廣告的轉化邏輯,從而大大提升了用戶的行動意愿。這就是我說的第一種技術流思維:將產品或服務的體驗預支,為用戶帶去半真實的體驗感,從而加速交易行為。
三、思路二—基因重組:解決廣告的規模化量產問題
在今天做廣告,廣告的量產能力,將決定生意的增長速度。一般思維下,增加廣告的生產規模,就是招聘更多的人,找更多的供應商。但是臃腫的團隊和水平參差的供應商,可能會把你的增長拉平。
那么,“技術流”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在“技術流”眼中,生產內容和生產手機一樣,都是一堆零部件的組裝。我們生產手機時,可不是生產一臺手機,再生產下一臺手機。而是找到所有的零部件,同時組裝出成千上萬臺手機。
同理,我們生產內容時,也應該把內容拆分成更小的顆粒、把內容打散成一組”內容基因”,通過基因的重組,就可以生成批量的廣告內容。以一張KV圖為例,設計師認為KV圖是由文字+圖畫構成的。但在技術流眼里,一張KV圖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組合方式。
比如,從顏色構成角度,一張KV圖是否符合品牌風格,可能是由色點的組合方式決定的;比如,從比例布局角度,一張KV圖是否吸引用戶點擊,可能是由商品、文字、圖畫之間的相對距離和相對大小決定的;再比如,從內容意義角度,一張KV圖是否能帶貨,可能是由KV圖關聯的多個內容標簽達成的。比如味道、賣點、產地、價格、活動等……
在“技術流”眼里,通過內容的「基因重組」,就可以二次、三次、N次生成數以萬計的內容,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在上文提到的互動廣告,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實踐了。廣告主把APP內容打散成更小的內容元素,就能生成不同類型的落地頁。
比如,前文提到的騰訊互動廣告,其實制作原理特別簡單。假設你是一款交友類APP,你只需要把APP里的畫面截取出來,輸入到程序里,就能快速生成一個體驗前置的互動廣告。
雖然你不是技術猿,但也能看明白:這種互動廣告的制作流程并不復雜,尤其是在平臺提供了大量“基建”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技術猿做開發,上傳內容元素,就能一鍵生成。
所以我一直強調,重要的不是技術工具,而是技術思維。這就是我分享的第二種技術流思維:把內容打散成更小的基因組,通過內容基因的重組,生成批量化的廣告內容,解決廣告的量產問題。
四、思路三——內容架構:解決用戶的多面需求
曾有人攻擊拼多多,說拼多多的用戶就是中國三四線城市里的“羊毛黨”,如果拼多多不拓展城市高端人群,它就沒有未來。
但黃崢反駁了這種觀點。黃崢認為,拼多多吸引的其實是追求高性價比人群,而不是什么低端人群。這群人會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也會9.9元搶一箱芒果,這跟消費能力沒有關系。
黃崢舉了自己媽媽的例子。以黃崢的財力,他的媽媽應該算一個很有錢的媽媽了,但是她出去買菜,還是會在意一塊兩塊的差異,但同時她媽媽也會買高配版的蘋果手機。
黃崢總結:傳統公司用一二三線來劃分人,而我們滿足的是一個人的很多面。這句話值得所有營銷人玩味。那么,為什么過往我們只滿足消費者的一面,就可以贏得生意?現在就必須要滿足消費者的很多面呢?
因為人的需求是被生活環境左右的。如果一個女生不知道有脫毛儀這種東西,她是想不起來買它的。可一旦她發現女明星和某些追求精致感的同事都在用,她的需求就被釋放了。
雖然我們每天的生活環境還是兩點一線,但我們的信息環境卻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消費者的隨機購物需求,被各類信息喚醒。所以,廣告要從抓緊消費者的單一需求,到滿足消費者的多面需求。
可能你的品牌依然要靠定位來卡位市場,但你的廣告卻不能只是表達定位,必須圍繞定位架構起一個內容體系。打個比喻,以前你的廣告可能是一支利箭,現在你的廣告可能是一張蛛網。我把這種廣告的生產方式叫「內容架構」,我們要像工程師一樣,架構起一個有體系的內容。
我們先來看一下最基本的廣告內容體系:
- 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信仰、品牌故事……
- 產品:賣點、便捷性、差異、價格……
- 用戶:消費觀、生活習慣、心理偏好、痛點、流行元素……
- 背書:代言人、資格認證、名人推薦、跨界聯名、……
- 場景:什么時間額外被關注?什么渠道或地點會被用到?什么對話下會被提及?
- 活動:買贈、折扣、抽獎、集卡……
以上,是六個最基本的廣告內容維度,每一種維度或者每一個維度下的每一個分支,都會觸動消費者的某一面需求。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品牌特性,采集多個維度的指標,搭建自己的廣告工程模型。
比如,攜程的廣告語叫“攜程在手,說走就走。”經過多年的積累,再加上數以億計的廣告費,當我們忽然想“說走就走”時,自然很容易想起用攜程。但在無數個場景下,“說走就走”并不能喚醒我們的消費欲。
比如,一對閨蜜想結伴旅行,可能這樣的廣告語才更有吸引力:“最出片的旅行路線,網紅打卡地一網打盡!”這種廣告語,利用的是女孩子的消費偏好。很多女孩子旅行時,發朋友圈曬圖要比玩的開心意義更大。
再比如,在某些特殊景點(例:大理、烏鎮),主打民宿的APP可能搶了攜程的酒店生意。在這個競爭場景下,廣告應該這樣打:“住宿安全、有人打掃,出來玩住的安心最重要!大理##酒店,攜程下單3折優惠。”
在過往,廣告之所以“一招鮮吃天下”,是因為當時的媒介生態不成熟,廣告沒法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所以我們只能做取舍;現在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連入互聯網,在一個千人千面的媒介環境里,我們已經可以架構出復雜的廣告內容體系,喚醒消費者的每一種消費動機。
在當下,只用品牌定位指導廣告創作是遠遠的不夠的,廣告應該是捕捉用戶的蛛網、是營銷的毛細血管。這就是我分享的第三種“技術流”思維:像工程師一樣,架構起一個有體系的內容,挖掘消費者的多面需求。
總結一下,
- 體驗前置:解決轉化效率問題。
- 基因重組:解決規模化量產問題。
- 內容架構:解決用戶的多面需求。
五、結語
我們不是要用“廣告+技術”去適應時代,而是從“技術思維”出發,重新理解廣告業。面對洶涌而來的“技術流”廣告,大家要提前布局,為未來的增長釋放想象力。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