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遍地是老人!

編輯導讀:為了解決老年人被互聯網時代“拋下”的問題,不少互聯網產品都開始適老化改造。巨頭們把目光瞄向了龐大的老年群體,2.6億老年人,正在成為互聯網下半場的主力增量。新人群,新變化,一切營銷都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當新消費風向緊跟年輕人時,有一個廣闊而隱秘的增量市場卻一直游離在關注之外。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2020年10月23日發布的《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互聯網時長達到64.8分鐘,比40歲以上的用戶多16.2分鐘,同樣高于平臺用戶平均水平。

如果你經常逛B站就會發現,Z世代聚集地B站,不斷出現老年UP主的身影,并且在B站用戶包容化的社區文化之下,Z世代文化和老年人碰撞的畫面和諧而且有趣。

抖音也在今年3月26日推出“老友計劃”,以吸引更多的老年用戶;當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巨頭們把目光瞄向了龐大的老年群體,2.6億老年人,正在成為互聯網下半場的主力增量。

京東APP于今年5月上線了“長輩模式”,推出適老化版本。面對老年人網購過程中搜索商品、售后等痛點問題,進行了對應的貼心設計。

相比于普通版本,長輩模式強化了圖片展示和語音搜索功能,“長輩模式”的商品頁面也突出短視頻內容。

不止購物,還有出行。滴滴今年1月在全國上線“滴滴老年版”微信小程序,老年用戶在設置常用地址后,即可輕松實現“一鍵叫車”功能。

老年人群已成為很多出行企業的重點戰略,不止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公司均成立了董事長或總經理掛帥的項目專班,集中資源加快推動。

新人群,新變化,一切營銷都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來源:安信證券《“銀發經濟”醞釀養老產業新機遇》

一、跨越數字鴻溝,適老化是第一步

面對2.6億老年人的龐大觸網需求,“數字鴻溝”的跨越成為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今年4月底,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在城鄉住戶調查戶中抽選196位老人開展老年群體智能技術運用情況調查。其中,有46.4%的老人表示步驟繁瑣,有54.6%的老人表示記不住使用方法,其中因誤操作導致麻煩的占據一大半。

不得不承認,對于老年人這群低效率、慢速度、思維方式不同于年輕人的群體,市面上的大部分APP對老年人而言,門檻較高,相對復雜,基本的功能使用上存在難點,甚至其中還有不少APP,趁機“收割”流量。

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觸及增長瓶頸的當下,老年用戶們成為貢獻新增量的主要力量。面對老年人的旺盛觸網需求,本是讓生活更便捷的移動互聯網卻給了老年人一定的“接觸”門檻。

如何通過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更順利地觸網,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所謂適老化,即按照老年用戶的生理、心理特征,為其提供更適合、更便捷的觸網環境與移動產品。

比如在最基礎的頁面設計層面,更大的字號、更具飽和度的色調,都有助于老年人群體的感官認知;使用層面,更精簡的功能,減少繁瑣的步驟,則更貼合老年人的行動與記憶體驗。

來源:中國移動《一二線城市銀發族數字化生活洞察報告》

但真正的適老化遠不止如此,除了設計外還需要在日常生活方面,解決老年人使用體驗不佳與獲得感缺失的雙重觸網痛點。我們在進行適老化改造時,需要進一步洞悉老年用戶需求,注重功能上的精細化調整,才能提高老年人的使用意愿。

老吾老及人之老。本質而言,適老化是對老年群體需求洞察后的一種“使用-滿足”模型的搭建,并非流量至上,而是回歸到了互聯網誕生之初的工具服務屬性,也是科技向善的初心回歸。

適老化大潮之下,人文關懷外,老年賽道與新興技術的連接將會更加緊密,不僅會催生出一個個優質標的,還將加速開啟“老齡化社會”的新興紅利。

二、離老年人更“近”的決策路徑

若想高效服務老年人群體,首要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收獲老年用戶的信任。

數字化浪潮下,與年輕人相比,老人對信息的分辨能力更弱、獲取能力更有限。這也意味著老人的信任門檻被拉高,短期內很難對陌生事物建立信任感,對更加龐雜繁復的外界信息亦如是。

信任建立在“記憶”之上,能讓老年用戶記住品牌,就已經走出了成功的一大步。與其他消費群體相比,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經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據尼爾森腦神經科學研究團隊研究,從腦結構上看,負責記憶(海馬體)和決策規劃(前額皮層外側)的腦區比感知相關腦區(比如視覺初級皮層)要衰退得更快。

衰老帶來的記憶障礙,會導致老年人更傾向于相信熟悉的信息才是真實的——“我之前聽過,所以它很可能是真的”。老年人時常為“一時想不起來”而苦惱,于此,品牌應重點強調核心信息的表達,有的放矢,以獨特記憶點建立記憶連結。

因此在宣傳方面,老年市場行云流水的品牌,其營銷宣傳普遍“大道至簡”。

比如最典型的,打開中老年保健品市場的一代傳奇“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腦白金,年輕態,健康品”。兩個卡通形象的老人音樂動畫通過電視廣告的循環大投放,實現心智占領。

時代向前發展,媒介環境也發生巨變。腦白金時代電視是當之無愧的主要媒介,而今老年人的觸媒習慣也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電視以外,抖音、微信也成為老年人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有小年糕、糖豆、早安看看等老年人聚集的垂直渠道,電視時代的造勢傳奇已經過去了。

聚焦老年營銷,梯媒當屬傳播媒介層面的一塊難得價值洼地。電梯媒介“封閉、低擾、強制觀看、高頻曝光”的顯著優勢下,更貼合老年人群體的認知習慣,也更容易與老年人群建立認知橋梁。

尤其是在新產品/品牌的導入期,讓老年人放下“心防”,認知-記憶-下單-復購的拉新鏈路,在電梯之中就能完成。

比如生鮮新零售領導品牌叮咚買菜,其目標用戶正是城市家庭,更包括了老年人群體。但生鮮電商對于老年人來說存在一定“陌生感”,顛覆了其習慣的菜市場買菜的決策路徑,完成心智滲透并不容易。

叮咚買菜與新潮傳媒聯合,登陸新潮電梯智慧屏,覆蓋杭州、深圳、上海等多個核心城市,簡明生動的品牌海報在電梯間循環展現,“即需即達”的快送服務與拉新獎勵的政策得以有效被老年人熟悉接受。

結合線下地推活動的優勢講解與贈品拉新,叮咚買菜得以收獲老年粉絲,進入更多家庭。

三、從“心”出發,附加價值與情感連接

適老性的產品體驗、更近的決策路徑之外,對于老年群體還有兩點必不可少:附加價值與情感連接。

附加價值即在產品之外,為老年用戶提供產品價值感的升級,核心在于提高滿足感。

產品或服務在實現基本的使用功能后,要提供給老年用戶一種差異化的、獨特性的價值。需求角度而言,這種附加價值可以是超高性價比、稀缺性或是滿足社交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比如體育運動品牌李寧,在2021年4月獲得一項關于“智能老年鞋”的專利,包含鞋本體、裝設于鞋本體上的監控裝置。該專利摘要顯示,李寧所研發的智能監控裝置,可以記錄用戶的運動數據以及身體參數,方便了解及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參數,及時獲知測得的身體參數反應的健康狀況。

在基礎鞋履的“舒服”特性之外,以科技感滿足老年人運動生活中的特殊需求,稀缺性的同時,又能滿足一定的社交需要。

說到底還是用戶思維。無論是適老性的改造設計,亦或是打造專屬于老年人的產品,本質上都是從“心”出發。

來源:中國移動《一二線城市銀發族數字化生活洞察報告》

情感連接方面是做好老年營銷必不可少的“潤滑劑”。老年人群體非常重視情感連接,細節處的用心與關懷即可換來老年用戶支持、喜愛甚至推薦,也就是說,品牌觸達的態度與方式,直接決定了老人是否對這個品牌產生依賴和歸屬感。

比如建立會員制度,對會員用戶進行精細化服務,針對性地提升情感體驗的同時,還能沉淀用戶資產。并且能有效將成為會員的老人與非會員區隔出來,在特定增值服務上有所區分,提升會員用戶忠誠度。

同樣,專業性與溫度也必不可少。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群體的垂直需求,如何將產品與服務標準化,并在交付過程中充滿溫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領域內的權威背書,服務交付時的個性化體驗,定期回訪,都是提升專業性與溫度的良策。

銀發經濟正當時,每個行業都值得用“老年”再細分一次。

存量博弈時代,依然有很多未被重視、未被廣泛開采的價值富礦,比如老年人的“特需”市場。洞察老年人群的特點與痛點后,或許能找到另辟蹊徑的增長方法。

 

本文由 @社區營銷研究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互聯網遍地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