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講好品牌故事?

編輯導語:有感染力的故事可以讓聽者共情,折射至品牌故事層面,一個好的品牌故事可以拉近用戶與品牌之間的距離,建立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深層聯系。那么,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本篇文章里,作者從“故事”講起,闡述了他對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不妨先從“我的故事”開始。

兒時,我比較淘氣經常深夜10點鐘不睡覺,爺爺就會在耳旁告訴我,智遠我跟你講個“南郭先生”的故事。

從前,聽著聽著也就漸入夢境。現在他已遠走人世間三年,但我仍印象頗深不能忘記,甚至每次回憶時眼淚還會奪眶而出。

人人處處難道不是“故事”在支撐意志,從聽故事到長大學會與人講故事,這一切都在發生角色變換,如今在創投營及營銷圈混經常聽到這種對話:

剛創業?盈利模型找好后故事想好沒?怎么能讓VC給你投資很重要。上市了?那么多股民看著,財報及走勢好像不及預期,你的第二曲線故事想好沒?

首次接觸特斯拉、理想、小鵬汽車絕非性價比,或是創始人為什么做車的故事。首次接觸小米或不是他出款手機,而是“小米極致性價比”與雷軍老師的“厚道”標簽。

每天都有來自各行業新商業故事映入眼簾,由此可見我們需要故事,從小面積說它驅動人成長,從大視野看它是組織精神支柱。

換個角度,故事也是讓人在理性主義下接受某些事的最佳方式,那么過于接地氣或低于期望值又讓人覺得無趣,過于氣質高昂又顯得不接地氣,由此可見講故事是件有水平的事。

智遠將站在品牌營銷視角從認知心理學及歷史出發,結合自身思考與工作中總結的方法論帶你了解如何講好不同階段“品牌”故事。

一、故事的起源

認知信息差告訴我們“每個故事只要找到差異的人,都會顯得異樣精彩”。

但若讓資深專家或品牌實戰者去定義它,或一時半會也不好說出其原理,按照字面意思它分為“故”和“事”,指一些舊事,舊業所包含的典故。核心分為虛構與事實兩種,虛構不乏“神話,童話”,事實不乏“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經典,人類一切從虛幻故事開始。

我們從最頂端神話的演變來說,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1976.02.24生(Yuval Noah Harari)在其著作《人類簡史》中認為:

1. 我們靠故事得以生存,為什么?

因為在人類起源約170萬年元謀人之前,按照著名的鄧巴數字定義理解為“動物的族群一般不會超過150個個體”,超過這個規模的族群就會因為無法相互交流協作而自然解體。

動物也有語言與喜怒哀樂用來基礎溝通,但與人類最大區別在于“人類可以用語言描繪并不存在于眼前的虛構事物”,換句話說,只有人類具有想象力,也只有人類的語言可以使用想象力。

我們可以動輒以幾萬幾百萬的規模形成民族等統一的生活形態,其核心靠統一的想象力進行規范,這個規范就是一個一個故事。

在認知革命之前,許多動物和人類都能用聲音或行為表達“小心,有獅子”,但認知革命后,智人就能說:“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

所以你看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但是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至于讓人類能夠具有想象,更重要是“可以一起想象”,編制出共同的虛構故事。

不論是《圣經》的《創世紀》,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夢世記》(Dreamtime),其實都是種想象,這樣的虛構故事才能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

再比如我們歷史常說“你是炎黃子孫”,可我們都沒有見過,你相信龍圖騰嗎?你是漢族人,什么是漢族呢?漢族這個概念本質就是種虛構的自我認同,它并不是真實存在。

美國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專著《想象的共同體》中描述,民族其實是一種民族意識的結果。

換句話說,民族的本質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堯舜禹,儒釋道,只不過我們一直在使用同樣的故事來理解這個世界,這樣就算大批相互不認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某個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隨著進一步時代變化,再往后的發展中,由神話到童話、到事實、到“愿景”,經過歲月洗禮,雖看似身邊一切在變但內核卻永遠不變,就是“故事”。

改革開放后社會技術發達,人類在腦、精神科學等方面有巨大突破。研究中發現在人與人在合作中,人類大腦中具有幾百億神經元,但有種特殊神經元是每個人都有的,那便是“鏡像神經元”。

它最早是在1996年被意大利帕爾馬的腦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在“猴子”的大腦中,核心讓人起到感同身受的作用。

比如我說10分鐘后有個美女來到你面前,她高高的身材像某位明星,于是你就會在折射她的模樣。

這種神經元像鏡子一樣映射你所有生物的感受,模樣,它更容易激發人的大腦讓其擁有豐富想象力,這一切產生幻想的動機背后被稱之為“共情”(empathy)。

怎么講好品牌故事?

2. 發展中共情(empathy)的能力

什么是共情?劍橋詞典中定義為:“能夠想象自身置于對方處境,并體會對方感受的能力”。

比如在與朋友或家人交談中,通過自我表達,感到自己種種情緒瞬間被融開也是美妙至極。

如果你共情能力強,就能設身處地思考對方所描述的任何場景,從而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喜悅、悲痛等情感,你所做的回應可能也可以滿足對方情感的需要,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走心”。

理論定義總是枯燥,你講個故事。

現在身邊有兩個人,分別為暖男和鋼鐵直男,若讓你選擇你會選哪個?或許多半人會被暖男所征服,若拿他們兩位做比較,就是共情與不共情鮮明的對比。

如當女生說:

“我今天中午一直做PPT,中午飯都沒吃”。暖男就會體貼觀察你的情緒,說“餓著肚子會不會很辛苦,想吃什么?我幫你叫”。

而鋼鐵直男則會說“那報告寫完了嗎?你為什么不吃?你看,這每句話就跟扎心一樣,炸平女生脆弱的心靈。

在比如創業場景中你經常看到的故事:“那個創始人在年輕時,剛畢業找到市場機會就在地下室天天寫代碼,一個人整整度過近90天才拿到天使投資,而現在公司做到市值100億”。

我們內心就會覺得“好厲害”,覺得自己創業時可能也需要艱苦投入,這種從某個故事中試圖找到一種對照自我努力的方式,來彌補存在感。

若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什么?

人在枯燥平庸無聊的循規蹈矩的約束中,需要英雄主義和傳奇與冒險,需要離經叛道來豐富自己。

猶如劉小楓《沉重的肉身》中所述“敘事改變了人的存在時間和空間錯覺”。

讓一個人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破碎不堪時,當我們的生活想象遭受挫傷時,我們通過敘事找到“共情點”,然后讓自身重返生活想象的空間,甚至重新拾起被生活中無常抹去的自我。

這種來自于故事的共情,激發生命的激情,拓展生命的可能,那換個角度,故事里不能沒有情感,因為情感證明著自我真實的存在。

所以共情能力(empathy),從基礎維護人際關系,社會發展,到品牌營銷都是不可缺失的一種“替代彌補”。

二、什么是共情系統?

海法大學研究中證明,人大腦有“簡與繁”兩套共情系統,分別在不同場景中使用。先來說簡單系統,它被稱之為情緒模仿系統(emotional contagion system),從本質角度出發來說,共情就是與人產生相似的情感體驗(I feel what you feel)。

1. 我懂你的情感與功能訴求

這套系統主要幫助人們在觀察別人動作,畫面中面部表情及語言時,自動激發大腦某些區域,然后調動預測性編碼(Prediction Coding),產生與親身經歷相似的情感。

這種場景我們往往在故事撰寫時要求抓住消費者“功能需求以及情感訴求”。

如某位女性創始人在做款女生bar,故事表達環節往往會說出自己心聲,如使用時拘謹、不舒服,而做這款初心是要為更多人提供任何場景下的“無拘束感”。

而當用戶在看到相同經歷時,負責處理信息的腦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以及處理痛覺的島葉(insula)等區域就會變得很活躍,讓人產生相似的情緒,從而產生共鳴。

而如若品牌價值感做得更高,用戶為其付費決策成本將會更小。

在這套系統中,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起到了至關的作用,它活躍度越高,通常共情能力也就越強。

如當一個人看到對方臉部表情的變化時候,鏡像神經元同樣也會活躍起來,在大腦中模仿對方的表情,并因此給自己創造相同的情感體驗。

如嗶哩嗶哩(bilibili)抖音出圈的“蜜雪冰城”TVC(TV Commercia),你就會不自覺地進行重復,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被情緒所感染”。

但情緒呈現是多變的,它可以是信息、圖片、視頻等,我們想要什么類型用戶則需要對等策略即可。

用戶通過“自己來體驗”的這種方式,就會更能理解身邊人的情緒,用戶通過品牌故事來感同身受,他內心就會自我共情。

怎么講好品牌故事?

2. 我理解并感受你的感受

但共情也不僅需要情緒上的感知,有時也需要復雜的認知推斷,這就會用到大腦的另一套高級系統,換位思考系統(cognitive perspective-taking system),什么是換位思考(perspective-taking)?

簡單來說你能從他人角度去想問題的能力,從別人立場上理解他的情緒與舉動,這點在共情能力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很多品牌故事經常犯這種錯誤,只顧自嗨的表達欲,卻忘記“我的受眾使用產品的感受是什么”?

猶如上述中鋼鐵直男與暖男的例子,他們雖都可以感受同事情緒,但因為他們無法從對方視角出發理解她為什么要說這句話,所以給出的回應并不能滿足女生的真正訴求。

換位思考要求不僅是“我能感受到你感受”,而是“我理解你的感受”,這比單純情緒共鳴更近一步。

在認知科學中這個系統被大腦內的腹內側前額葉(ventromedial prefrontal)所控制,腦科學家還發現,人為刺激增強這個腦區域的活動可以大大增加人們體察情感的能力。

但是如果這塊腦區域受到病變或者損害,人的共情能力就有所下降,那么到這不妨冷靜下來思考,共情的本質是什么?

其實是人孤獨(軀體、精神、價值)境遇的反抗,但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共情是人在社會性中的張揚,追求人際交往的豐富性、相遇、相投、相依、相助與相生這6個張力的組合,所有品牌故事基礎也是基于這些因素。

方便理解,講個簡單故事。

在女性護膚品中有款高端產品“海藍之謎”,在他們官網上有這樣一則故事,麥克斯·賀博士在實驗室遭遇意外,喚起他對修護容顏的探索之旅。

白天他仍是一名太空物理學家,而夜幕降臨,則化身追夢者……歷經12載,6000字實驗,博士終獲另其受益終身的頓悟。

你看海藍之謎與用戶的共情點在哪里?

境遇反抗、源頭、相遇、相依、覺悟,而它目標用戶再次選擇時,除金錢外也會認同其心理,這就是我理解并感受創始人的感受,知道其匠心精神,當然國貨也有多相似品牌,如認養一頭牛。

三、賦能“故事”意義

除共情(empathy)外,我們對某事的出發更追求意義,換句話來說叫“有所啟發”,也是基于認知革命前所述“想象力”的統一。

若我現在問你什么是意義?你可能工作中經常把“這件事有什么意義嗎”掛在嘴邊講,但瞬間讓你來定義它,你也不好回答。

意義確實沒有單獨存在的時候,它往往與某件事或人所在場景掛鉤,形成特定屬性,先從廣義的商品來說“意義”,在我看來,任何商品+意義等于商品的價值。

比如一雙套鞋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站在消費者立場它能替代在家休息時所穿的皮鞋,站在工廠老板角度它是賺錢工具,所以你看意義并不孤立存在,每件商品都有其價值,人類也喜歡為商品賦能“意義”。

那現在我們來思考:故事的意義是什么?

為此我翻閱大量認知科學研究文獻與美國作家,教育與語言心理學家C.K.奧格登(C.K.Ogden,1889~?)的《意義之意義》這本書,得到了兩種解答。

其一“制造快樂描繪遠景”,其二“達成某個想象力的統一”。

1. 先說制造快樂描繪遠景

若我問你人的快樂來自于哪里?你可能會幻想如“得到自身想要的”、滿足欲望、做自我實現的事情、擁有很多金錢、尋求更大突破性意義創造社會價值等。

這一切其核心其表現是對欲望的追求,那么人的欲望是怎么來的呢?

要知道人腦中有種細胞被稱之為“多巴胺”,他的作用其實很簡單,準確的本質描述為:其一多巴胺作用于人的獎賞系統,讓我們產生欲望,其二作用為“讓大腦預期獎賞”,從而指導相應的行為。

簡單來說多巴胺的作用就是“讓你想要”和“讓你選擇能得到更多獎勵的行為”。

就像高曉松所述:

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快樂的,欲望就是當你想它時,你是痛苦的,這個欲望就是多巴胺的分泌。

1978年Roy Wise發表了篇關于多巴胺研究論文,他用抗精神病的藥物清空了多巴胺神經質,結果老鼠變得對美味的事物或一些會導致成癮的藥物變得無欲無求,不會做出任何努力來獲取獎勵。

后來幾十年研究中,科學家一再重復觀察認為多巴胺和愉悅,快樂有關。

但之后密歇根大學神經科學家Kent C. Berridge研究,發現小老鼠沒有多巴胺后不會主動尋找食物,但它們看到好吃的在眼前,還會表現很開心。

反之,科學家通過電刺激小老鼠增加多巴胺水平,結果它就會拼命找吃的,這意味著多巴胺并不會愉悅,而是產生欲望。

我們看到一則動情的品牌故事或TVC宣傳片所表述的意義及感覺帶來的“共情”(empathy)外,會讓人產生想要滿足的感覺,而這種被滿足就會在腦中制造“遠景”,消耗體驗。

譬如很多女生使用海藍之謎,有的人覺得很貴買不起,她或許看過很多宣傳片和身邊朋友分享的心得后,欲望就會加大,內心描繪出自身擁有的感覺,同等女生買包也是一個道理。

怎么講好品牌故事?

2. 達成某個想象力的統一

再者換個角度,“故事的意義是對行為結果”是否有助于目的實現的判定。

即我講這個故事的核心目的是什么?能不能傳達內在精神的同時賦能更多用戶認可我,為商品買單同時還幫我傳播。

猶如《意義的意義》一書中給予意義的定義:

它是投射到客體的運動,它是事物在我們未來經歷中的實際結果,它陳述所包含或暗示的理論結果,它也是任何事物所引起的情感,它是刺激的記憶結果所獲得的聯想。

方便理解講個故事。

聚美優品在早些年有則宣傳片叫“我為自己代言”,在當年電視圈轟動一時,這則故事依然有人記憶猶新。

比如當中經典臺詞“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汗水”,這句話其則投射到客體運動上,對一切潛在群體在經歷或現狀的實際結果無能為力的反抗。

“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這本質在陳述暗示在你追逐夢想過程中,規則雖重要,但每個人選擇不同。

“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背后折射部分群體對現實無力的反抗,但通過努力我可以決定自身的未來,從陳述現在來暗示未來的結果。

而這一切的串聯核心所推動“整體的聯想”,最后起到指令性作用達到想象力的統一。

四、講故事“方法論”

分享這么多故事背后的起源及認知科學的思維模式,由此可見故事文化的本質雖有“戲劇性”覺得很虛,但站在品牌營銷角度來看其力量巨大。

企業(品牌)階段不同,故事所講也有所不同,智遠的法則為“向內求,向前看”,那么如何寫好一則品牌故事呢?這里也有些方法論可供參考。

1. 向內求的找初心

先從創始人IP角度出發,這種方式常用元素為“地下室,夢想,吃苦,偶然事件”,講得好稱之為擁有很強大初心,得力于內心共鳴與后天努力而成功。

講不好就成為“屌絲逆襲”,不過都不會差,這種方式對于多數初創公司老板是具有可實操性的。

因為很多人在開始創業時期并沒有很多錢,所以你宣傳“起點的窘迫,過程的辛苦”就很容易找到共情點(empathy),然后在商品的質感上進行合理優化,用幾十年沒多大問題。

你看IT巨頭,不論是國外的谷歌還是facebook、國內的阿里,還是字節跳動、滴滴等,創始人都會宣傳自己在地下室或宿舍基于某個想法而開始創業的。

可口可樂的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負責人到處講,品牌成立第一年只賣掉25瓶飲料,不管是品牌負責人或創業者自身撰寫時可以采用“黃金圈法則”和5W2H公式對照,先把問題羅列然后在進行串珠式鏈接,細節不做闡述。

早期故事的可讀性要點不在情節,而在于“說服性”,因為你可能需要用它做融資、拉合伙人,所以打造信任感很重要。

再從產品角度出發,有些老板因為性格內向或做事低調的原因,不想讓自身拋頭露面,那此時品牌故事就可從“源頭開始”,什么是源頭?根源。

譬如海藍之謎就是典型案例,這位博士在為美國太空署NASA工作時,臉被火箭燃料燒傷,為修復皮膚它便開啟尋找材料與實驗之路,故事并非要真實,可虛實結合帶有“戲劇性”,但不能把其“匠心精神丟掉”。

以產品為主導描述過程中,盡可能細化數字加上“戲劇性”描述,不然就可能成為一段概述讓人無記憶點。

怎么講好品牌故事?

2. 向前看講夢想

小時候經常吃一款餅干叫做“奧利奧”,它的品牌標語為扭一扭、舔一舔,再泡一泡,其背后有則經典故事big concept,翻譯中文為“奇思妙想”。

縱觀歷史發展軸這款品牌做過很多神話類型創意,如音樂盒、故宮視頻,開的腦洞讓年輕人認為“很奇妙,有趣”。

所以你看它采用方式為“向前看”,一切圍繞用戶群體去講“用戶需要的故事”,試想下吃奧利奧的有哪些人群?90后,所以再為用戶閑暇時間造“休閑腦洞夢”。

講夢想是針對于有資歷發展史的品牌,在現在這個時代,如若初創不建議上來就“偉大的夢”。

人們越來越理性化,沒人愿意聽一個沒有拿出成績的人畫餅,所以講合適的故事給合適的受眾聽很重要。

世界第一位造電動汽車,火箭的人埃隆·馬斯克,他是把每個小品牌故事講大的人,國內小米創始人雷軍下個十年演講中造車很多人也能接受,不妨思考下,這類大佬講偉大的夢別人為什么會“覺得靠譜些”。

其因曾經把每個小概念都“兌現”,有信用資產所在,并且在保留業務第一曲線增長的情況下,依然在開拓邊疆,所以人們愿意接受并相信其實力可以完成“下個階段的夢”。

偉大的夢,也要設定合理的時間,3年、5年、10年,節點很重要,節點代表想象力的統一。

寫到這里,不妨思考下你的故事講給誰聽?你準備3年、5年,把它講到什么狀態?用戶、股東、股民會為之買單嗎?

五、總結一下

故事是什么?大到神話,小到“故人的事”。

如何把故事講到用戶心里去?要有共情的思維(empathy),換位思考賦能故事與意義,制造快樂,描繪遠景,達成某個想象力的統一。

怎么講好故事?向內求找初心,其一圍繞創始人IP關鍵詞:“地下室,夢想,吃苦,偶然事件”。

其二圍繞產品性能關鍵詞:“源頭,戲劇性,匠心精神,關鍵數據”,以上創新不是不可以。

向前看講夢想,其一基于用戶講奇思妙想的腦洞,創意,其二基于信任資產講3-5年里程碑所匹配的初心。

最后分享下爺爺給我講的故事,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短期雖好,可始終還會原形畢露,任何時候要練就真實力,做到內外統一,知行合一或才是本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務實也要務虛,希望你的品牌可不要這樣,祝你成功。

部分關鍵信息參考文獻:

1.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人類簡歷》

2.維基百科“人類的起源”。

3.劉小楓《沉重的肉身》,2007華夏出版社

4.教育與語言心理學家C.K.奧格登(C.K.Ogden,1889~?)的《意義之意義》

 

作者:王智遠,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公眾號 ID:Z201440

本文由 @王智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1人打賞

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品牌行銷策略,產品行銷與設計,各類型行銷推廣案例分享-品牌行銷點點讚 » 怎么講好品牌故事?